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海派剪紙藝術的歷史與代表人物

海派剪紙即上海剪紙,是指上海境內的剪紙藝術。於19世紀出現,時常出現在民間的門箋、鞋花、綉花花樣上。2005年被上海市經委同意認定為上海市傳統保護技藝,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代表工藝師有1930年代的武萬恆、武萬吉兄弟、張二羊子、王顯欽、蔣桂榮等。1940、1950年代的王子淦、林曦明為代表。

代表人物:

王子淦(1920-2000年):

江蘇南通人,13歲隨方格子叔來到上海,街頭剪紙藝人武萬恆為師。他將北方剪紙的粗獷、大氣和南方剪紙的細膩流暢,恰當地融為一體,形成簡練誇張、裝飾性強的特點。1956年成為上海工藝美術研究室(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的前身)首批12位民間藝人之一。1987年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並授予全國工藝美術特級大師稱號和榮譽勳章,被上海市政府聘為文史館館員。1990年,上海市市長朱鎔基譽為「神剪」,得名「江南神剪」。曾出版多本剪紙專輯。




林曦明(1925-):

原名正熙,號烏牛,浙江永嘉人。擅長中國畫、剪紙。師從蘇味朔、王個簃先生。現為中國剪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剪紙協會會長、上海美協理事、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畫師。他創作了千百幅反映中國農村和城市變化作品,在全國的報刊和書籍中發表。大膽運用山水畫中寫意手法,把書畫和民間剪紙融會在一起,堪稱一絕。作品《紅梅時節》、《水滿魚肥》等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及國際大獎。出版有《林曦明畫選》、《林曦明剪紙選》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