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水分閾值與永久凋萎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讀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幾個專有名詞,本來想放在文章裡,可是覺得這樣會讓文章變得很難讀,所以就把它們移到這裡。


第一個名詞,是所謂的「永久凋萎點」(Permanent Wilting Point,PWP)


「永久凋萎點」指得是,當土壤已經乾到植物無法從中吸取到水分的程度。這時候,雖然土壤還沒有全乾,但是土壤裡面的水分已經少到植物無法從中吸到任何水分了。


這時候,植物會呈現枯萎的狀態。至於澆水是否能讓植物復原,就要看到底乾多久了。如果才剛剛到達這個狀態不久,那麼澆水應該可以讓植物恢復元氣;但是如果已經在這個狀態有點久了,就要看運氣了。


「永久凋萎點」這個概念,是由Lyman Briggs 與 Homer LeRoy Shantz在1912年提出所謂的「凋萎係數」(wilting coefficient)[1]。


「凋萎係數」指得是土壤中水分的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已經低到,在該土壤中生長的植物,雖然大氣中的蒸氣壓是飽和的,但是除非澆水否則該植物無法回復到正常狀態時,這個土壤裡的水分比例,就是所謂的「凋萎係數」。


基本上來說,「凋萎係數」就是「永久凋萎點」,而這個定義,在植物生理學裡面會提到。


但是,論文裡還有另外一個名詞:「臨界水分閾值」(Critical Soil Moisture Threshold, θcrit)


所謂的「臨界水分閾值」,同樣也是土壤含水量的百分比,但是,當土壤到達「臨界水分閾值」時,植物還吸收得到水,只是植物們會開始感應到缺水。所以,當土壤裡面的水分低到「臨界水分閾值」時,植物會感應到缺水的壓力(stress),此時植物的氣孔(stomata)會關閉、光合作用速率會降低。


如果以「水勢」(water potential,簡而言之就是土壤中水的濃度)來表示的話,臨界水分閾值通常是隨土壤質地而有變化; 砂質土壤的θcrit約-0.03 MPa,黏土的θcrit約-0.6 MPa。


至於「永久凋萎點」,則不論是什麼土壤,都是落在-1.5 MPa左右。


在實務上,「臨界水分閾值」比較有用,因為在這個時間點,雖然植物開始感應到缺水的壓力,但是只需要澆水就可以讓植物恢復元氣;而當植物已經達到「永久凋萎點」時,有時候就救不回來囉。


事實上,加大戴維斯分校的Frank Veihmeyer 與 Arthur Hendrickson在1928年時,就提出「永久凋萎點」的數值與環境無關[2]。


參考文獻:

[1]Briggs, Lyman J.; Shantz, H.L. (1912) The wilting coefficient and its indriect deermination. Botanical Gazette, 53(1):20-37. doi:10.1086/330708

[2]Veihmeyer, F.J., & Hendrickson, A.H. (1928). Soil moisture at permanent wilting of plants. Plant Physiol. 3(3): 355-357. doi:10.1104/pp.3.3.3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1/22
謝謝老師分享!這篇內容非常好看!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43會員
788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28
NLR 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3/28
NLR 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07
在《「葉」明珠在握的陸生植物》中,我們提到了一個名詞「CO2補償點」。 什麼是「CO2補償點」呢? 簡單來說,當我們把植物關在一個密閉的透明箱子裡並給予光照時,一開始裡面的CO2濃度會下降,但是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降了,這個時候就是「CO2補償點」(Γ)。 這個數值有什麼重要性呢?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1/07
在《「葉」明珠在握的陸生植物》中,我們提到了一個名詞「CO2補償點」。 什麼是「CO2補償點」呢? 簡單來說,當我們把植物關在一個密閉的透明箱子裡並給予光照時,一開始裡面的CO2濃度會下降,但是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降了,這個時候就是「CO2補償點」(Γ)。 這個數值有什麼重要性呢?來看看!
Thumbnail
2024/12/28
在大家看《水稻說:SSS~矽!》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有注意到一個特殊的詞「昆蟲-雷射」呢? 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其實是「蚜蟲切口技術」(aphid stylet technique)的更新版。 原來是使用蚜蟲,但是在水稻的這篇論文裡,他們開發了使用褐飛蝨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2/28
在大家看《水稻說:SSS~矽!》的時候,不知道是否有注意到一個特殊的詞「昆蟲-雷射」呢? 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其實是「蚜蟲切口技術」(aphid stylet technique)的更新版。 原來是使用蚜蟲,但是在水稻的這篇論文裡,他們開發了使用褐飛蝨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像一下,在乾旱地區,有一些神奇的草本植物。它們可以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存活,甚至看起來完全乾枯了...但是,只要再給它們水份,它們就能迅速恢復生機。科學家們稱這些植物為「復活植物」(resurrection plants)。 這些復活植物,為什麼可以失去95%的水分還能復活呢?來看看它們的基因吧!
Thumbnail
想像一下,在乾旱地區,有一些神奇的草本植物。它們可以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存活,甚至看起來完全乾枯了...但是,只要再給它們水份,它們就能迅速恢復生機。科學家們稱這些植物為「復活植物」(resurrection plants)。 這些復活植物,為什麼可以失去95%的水分還能復活呢?來看看它們的基因吧!
Thumbnail
耕種少不了要灌溉與施肥,而這兩種行為都會把礦物質帶進土壤中。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土壤鹽化(salinazition)的問題。 土壤鹽化造成土地無法耕種,但是,到底土壤鹽化對植物有多大的影響呢?
Thumbnail
耕種少不了要灌溉與施肥,而這兩種行為都會把礦物質帶進土壤中。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土壤鹽化(salinazition)的問題。 土壤鹽化造成土地無法耕種,但是,到底土壤鹽化對植物有多大的影響呢?
Thumbnail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Thumbnail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Thumbnail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Thumbnail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Thumbnail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Thumbnail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Thumbnail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Thumbnail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Thumbnail
雖然是垂死,但我會一直看著她~
Thumbnail
雖然是垂死,但我會一直看著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