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你在串流上追劇的同時,其實也在打賞音樂創作者

▌你在串流上追劇的同時,其實也在打賞音樂創作者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02

→報導摘錄→


Spotify 前首席經濟學家 Will Page:「電影業的損失是 SVOD 串流行業的收穫,而同時音樂界也撿了一些好處。」


→報導連結→


https://pivotaleconomics.com/undercurrents/music-copyright-2023


→葉郎讀報→


Spotify 前首席經濟學家 Will Page 為 Pivotal Economics 撰寫了一份非常有趣的音樂產業版稅分析。本來以為話題重點會放在黑膠和音樂串流的營收賽跑之上,意外的是居然有一整節和電影有關係。


作者開宗明義說10年前如果你在任何場合宣稱音樂版權收入有一天將超越全球電影票房,你應該會被嘲笑的聲量轟出那個房間。然而實際上,目前音樂的版權收入已經超過全球電影票房整整38%之多。


雖然把這兩個統計數據放在一起比較不太公平,但他的重點是呈現電影市場的衰敗和影音串流的崛起的時代趨勢。而這影視業自己家裡的政黨輪替(電影把政權讓給了串流平台),居然會影響音樂版權收入。


關鍵就是電影裡頭使用到的音樂版權。


來自院線電影的全球音樂版權收入,過去十多年一直維持在大約3億美元左右的水準(最近三年受到好萊塢減產的影響還掉了數千萬。這個數字和整個音樂版權收入總數(包含唱片、音樂串流、廣播節目和現場表演支付的音樂版稅)共455億美元相比,幾乎可以直接四捨五入掉,當作不存在。


相對之下,來自 SVOS串流服務的音樂版權收入已經從2019年的5.6億美元,快速激增為去年的13.7億美元。這個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黑膠市場每年10億美元的銷售額。


為什麼串流節目打賞給音樂藝人的費用比電影高出這麼多?


其中最直覺的理由就是包含 Netflix 在內的串流服務高速成長,已經讓全球串流產業的規模達到全球電影票房的3倍。規模大,內容多,版稅自然繳得多。


另外一個比較沒那麼直覺的理由是版稅的付費授權機制大致上分為表演版稅 performance royalty、機械灌製版稅 mechanical royalty、和同步版稅 sync royalty 三種。由於串流平台上的節目


可能同時涉及公開演出、隨選播放(被版權方視同機械灌製的實體唱片)和影音同步結合,因此經常必須三種授權都要取得。


由於串流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們很難預測串流節目的音樂版稅還會增長到什麼規模,或是帶來什麼板塊變化。然而天搖地動的版稅結構變化並不是沒有發生過。音樂著作權集保團體過去最大宗的收入來自於向廣播電台收取的版稅,隨著媒體消費版圖的劇烈變化,來自數位平台的版稅早就取代廣播電台的地位。


所以下次躺在沙發上追劇時,不要覺得自己是廢物。其實你正在向節目中使用到的歌曲藝人打賞。只是和 Spotify 每年90億版稅支票相比,你的打賞暫時還只是小菜一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