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文明相對,在古代中醫醫學的記載之中,早已有癲狂之說,但在討論中醫對於精神異常的看法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古代中醫對於疾病的理論與哲學是什麼。
在古希臘時代後期,東方也有許多傳統醫術出現,並有類似「希波克拉底學派」那樣的體液學說開始建構,中醫與希波克拉底學派類似,都具有「體內平衡」的醫學觀念。而同一時期,印度也有自己對疾病的獨特見解,大多數的藥方都寫在《阿育吠陀》中,自成一派。
由於印度盛產各種熱帶植物,尤其是辛香料,這些平常不過的調味料,在古印度的草藥醫學中被廣泛的使用著。在後來的伊斯蘭黃金時代,這些香料還變成歐洲世界的貴重物資,而為了搶奪這些寶貴的藥材,發動了數次以宗教為名的征伐。
後來,印度的經典《阿育吠陀》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徒帶來了佛經與印度的植物知識。有了這些豐富的辛香料知識,佛教的傳入直接地加強了中醫對藥材的理解與應用,並以藥材的取得為動機,與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展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規模貿易。
與西方的知識經驗論雷同,在那個沒有現代化學的年代,基於各種草藥使用的經驗,中醫對於疾病的理解上,亦是有一套自成的見解。
但在構成之上,除了經驗法則以外,中醫更仰仗於一套形而上的理論,其中包含了「陰陽」、「五行」、「虛實」、「內外均衡」等論述,其包含之廣,甚至在漢代衰亡百年之後的南北朝、一路到隋唐時代,融合了佛、道哲學思維後,成了獨樹一幟的醫學門派。
其範圍之大之廣,已經不能單純用經驗累積和知識論來解釋中醫的體系。
某種程度上,甚至不能夠把古中醫當成是單純的醫學看待,與其說古中醫是單純的醫學,不如說古中醫是包含了大量哲學思想與宗教觀念而成的一種特殊學派。
在中醫的基本思想裡面,人會生病,是來自於體內的不均衡,而體內的不均衡則有各種原因。某種程度上,和希波克拉底學派的體液論,有類似的思維。
就以最單純的「食藥同源論」來說,一些生理上的病變即是原發性的,表示病患體內五行或著陰陽之氣調和不均、傷了體內均衡,因此致病。或著又是所謂的外力侵襲(如同西方歷史上,在黑暗時期所說的惡魔附身)導致體內無法自體平衡等等。
而這些複雜的學說則在佛教引入中原地區之後,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與傳統思想結合,而演變出類似形上學、宗教神學之說。因此民間往往也會把身體與心靈的不協調,當作是鬼氣侵擾、因果報應、前世業力等等,因而尋找神學上的解決方法。
而單就尋找宗教的慰藉這點,實際上同時期(西元400 ~ 1200年左右)的西方,因為天主教系統的成型,也是採取相同的作法,也就是進行驅魔治病。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古代道教哲學的中醫,是在隋唐時期,吸收了大量佛教思想之後,才有一套成熟的「因果報應」與「前世業力」的說法。原本的道教並沒有強調輪迴的觀念,對天庭與地府的完整架構,實際上是受到佛教的影響,才漸漸改編而成。
現代的漢傳佛教,大多基於這些融合過後再度釋出的「佛道學」、或著是宋代所謂的「理學」,即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概念後,再演變而成。與隋唐時代傳入中原的佛教已經大不相同,原本唐代的佛教,反而是在日本落地生根,變成了日本特有的佛教信仰體系。
古道教的思想,是提倡「得道成仙」,追求的是「不老不死,與天地同壽」的境界,自然不會去思考死後世界有沒有輪迴的問題。而中醫的中藥炮製學,也是基於道教對於「煉丹」、「煉仙藥」,服之以成仙的思想而來,算是一種古老的化學概念,對應同時代流行於歐洲的煉金術。
而屬於中國古代偉大發明的火藥(約在7世紀時出現),也是在道教煉丹的思想下,意外煉出的產物,並透過與阿拉伯世界的貿易,傳入了歐洲。
就中醫的理論看來,實際上對於一些蒙受精神問題(例如憂鬱症)的人,中醫自有一套治療理論。
中醫古籍對憂鬱問題其實早有記載,《內經》把一切積聚、失暢的現象稱為鬱,並在其後將所謂的鬱現象進行歸納。
就中醫觀點,憂鬱症和心、肝、脾、肺、腎等臟器有著複雜的關係,並以「肝」作為與憂鬱症狀關係最密切的器官。而所謂的去除鬱氣的調理,則是在中藥學上對肝進行藥物整治。除此之外,傳統的針灸技術也被視為一種能夠治療憂鬱症的有效方式。
同時也有部分藥方,在古書上就寫著能夠「止癲狂」,這些藥物,實際上大多是一些具有生物鹼、或著能麻痺神經的物質,是植物天生保護自己不被蟲蛀而生的化學物質,但單株植物上的量不多,必須加以濃縮提煉才能對人體生效。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古藥方都必須熬製濃縮的原因。即便當時的人不明所以,也不知道加熱熬煮其實會發生化學反應,但終究是用熬製法弄出了各種湯藥來治病。
有趣的是,中醫似乎在很早之前,就知道有躁鬱症的存在。
《難經‧十二難》中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在中醫的理論中,狂指的是暴躁、高亢、憤怒的情緒狀態,而癲指的是精神抑鬱,沉默、癡呆、失魂落魄的樣子。中醫的理論中提到:「痰鬱化火,可以現狂證;狂病延久,正氣不足,亦可現癲證。」意思是鬱太久會轉成躁狂,同樣躁狂太久會轉為鬱,這和現代精神醫學認定的躁鬱症類似。
在現代西方醫學對中醫的研究中,主要關注於針灸理論,西方醫學已經知道,針灸法對於精神疾病的緩解,甚至和西藥所慣用的抗憂鬱劑效用相當,然而實際的原理仍然不明。雖然許多治療原理和一些太過久遠的藥方可信度依舊可疑,但自古流傳至今的中醫經驗,確實在對付精神疾病上有所貢獻。
中世紀,在佛教與中原知識引入日本之後,日本基於古中醫的理論,自成了一套「漢方醫」的系統。
日本的漢方醫,主要基於兩部醫書,分別是《金匱要略》和《傷寒雜病論》這兩部書籍,以及混入了許多日本民間的偏方,如平安時代制定的《大同類聚方》等。
而《本草綱目》因為時代比較後期,是明清後再傳才進入日本,雖有送上此書給幕府將軍的紀錄,但較少人進行研究,大多的研究重點還是基於最早的兩部書籍進行,有時還參照了《內經》和其他古代著作。
雖然基於唐朝時傳入的中醫哲學,但其實日本的漢方醫很快的在地化,變成了一種具有在地特色的醫療體系。
由於地理位置與中原和印度的環境大不相同,受制於植物生態的差異,在中世紀的日本,藥材的取得是一個重大的問題。由於藥材取得不易,日本的漢方醫並無法很好的複製唐朝傳來的藥方,因此融入了許多自己的經驗論,變成了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日本的漢方醫有一個特色,除了原本中醫哲學就有的「陰陽」、「五行」以外,自己有一套「氣」、「血」、「水」的論法。然而其作用為何,與中醫的古老主張一樣,至今未明。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日本的漢方醫發展,實際上,日本的漢方醫學更重視所謂的「實際性」,如果要一句話說日本人的醫療哲學是什麼,就是:「只要有效,什麼方法都好。」
實際上,在江戶時代,洋學傳入日本,當時的日本社會受到強大的外來文化衝擊,因此產生了「蘭方醫」學派,也就是近現代西醫的傳入(約於西元1800年左右)。
外來醫學的引入,大幅度的影響了日本的傳統醫學,為了與「蘭方醫」對抗,漢方醫也激起了革新,開始系統化的用化學分析漢方藥材,將藥物的運作機制明確化。
在獲得了近現代西方醫學的基礎之後,日本的漢方醫已經掌握了物質作用和生理反應的概念,並對諸多藥材產生的功用分門別類,捨去了藥用不明和證明有毒性的藥方後,更新了漢方醫的醫典。
至今被日本政府承認的漢方藥種類約有150種以上,隨著更多的植物研究,這個數量還會再繼續增加。
有趣的是,光是明朝後期傳入的本草綱目裡面記載的藥用植物,就高達1892種(考證自傳入日本的本草綱目改譯版)其中大多數都是作用不明,或著有毒的植物(例如含有馬兜鈴酸,是一種對腎細胞的劇毒,比較近代才被實證排除)在被日本的漢方醫勘誤後,現已被現代中醫剔除大半而棄用。
其實《本草綱目》初版裡面的內容,混入了一堆奇怪的藥方,例如孝子衫、寡婦床前土、漁網和「縊死繩」(上吊用的繩子)都可以治病,而作者李時珍在這些藥方後面有加註一段話:
「觀此所載冷僻之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
白話就是:「我書上寫的這些怪東西,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反正你就試試看,因緣俱足的時候就會有用吧。」基本上就是當時的免責條款,表示自己不對這些藥方負責。
現在,日本的漢方藥多當作是保健食品,可以在一般的藥妝店購買,例如百草丸、柴胡湯、葛根湯、小青龍湯等,都是被日本衛生部門認證的安全藥物,多被使用在緩解感冒或發炎症狀等等。著重於預防與養生,但對於急性症狀,日本厚生勞動省仍是建議以現代醫學處理。
對於現代精神醫學,實際上中醫也被認證是有用的,但起效時間較晚、對於急性症狀控制不易。畢竟現代醫學的共通理解,就是用物質去改變生理反應,利用自體免疫或著其他手段控制病況,而西藥與中藥都一樣是物質,只要化學結構對,就能起相同的作用。
東方醫學與西方醫學,並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使用的。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兩者能互相補足。相對於較晚接受西方醫學的清朝,日本先行拓展了漢方醫的道路,在重新架構東方醫學的貢獻上功勞甚多。
台灣人在日本,免不了去藥妝店到處找日本成藥,不知道是否有人有注意到,日本有一種特殊的「低気圧對策藥」。
日本所謂的「低氣壓症」,是一種中文醫學界所謂的「氣象病」,意思是人在氣候改變的時候,引起的各種生理不適。包括了頭暈、頭痛、倦怠、胸悶、心悸、腸胃不適、焦慮、心情低落、疲勞、肌肉緊繃等,有各式各樣的症狀。
如同高山症一樣,指的不是特定的一種病癥,而是一系列的症狀。高山症其實也是泛指人在2000~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發生的各種生理不適,都統括叫做高山症。
然而,這種低氣壓症,其實以精神科的角度來看,就是自律神經失調。學術上的理論是,自律神經系統來不及對忽然改變的氣候進行反應,因這種「來不及調整」的發生,而導致的各種不舒服。
由於這種氣象病,通常只會在短期內發生,且多發生於春夏、秋冬交際,如果放著不管,其實多半都會自己恢復,大概一週左右就能自我調整好,故不需要就醫。就算就醫,家醫科也是根據症狀,開止痛、或心血管藥物處理。在現代醫學的角度上,並不會大量開藥來處理這種臨時的問題。
而這時,漢方醫就發揮了功能。
面對各種複雜難解、卻又不是很嚴重的低氣壓症,漢方醫的專業就是用各種複方去降低不舒服的感覺。因此「低気圧對策藥」變成了漢方醫學的主戰場,日本漢方醫界對這種惱人的氣象病,給出了各式各樣的藥方,一時之間百家爭鳴,以至於在季節交替之時,藥妝店裡面擺滿了各種低氣壓症漢方藥。
除了漢方藥之外,許多日本人也會使用「EVE」這款止痛藥來處理不舒服的症狀。
EVE系列止痛藥在台灣的知名度,應該不下普拿疼(乙醯胺酚)。但其實EVE的內容物,就是很普通的NSAID止痛藥和無水咖啡因、或跟乙醯胺酚混合使用,裡面的成分甚至比台灣買到的還低,但EVE之所以特別有效,是因為裡頭含有一種特殊的鎮靜劑。
這個鎮靜劑叫做「アリルイソプロピルアセチル尿素」(去翻EVE藥盒應該都看的到這個東西)是一種「類巴比妥鹽」物質。
「巴比妥鹽」是一種早期精神科廣泛使用的鎮靜劑和麻醉藥物,後來因發現其神經毒性和成癮性而停止使用,現在多數國家都列為管制藥品。在BZDs鎮靜劑出現之後,幾乎消失在第一線醫療上,由於有流入黑市做毒品的潛力,多數先進醫療國家甚至已經禁止生產。
就我所知,歐、美、韓這幾個現代醫學發達的國家,幾乎都沒有在使用巴比妥鹽了,而日本是唯一一個有在使用這款「類巴比妥鹽」物質的醫學發達國家。基於化學上的特性,EVE的內容物只是「類似」巴比妥鹽的結構,故有類似的鎮靜效果,而較沒有毒性和依賴性,但為了安全起見,多數國家還是傾向於禁用巴比妥鹽和類似的衍伸物質。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規範,「アリルイソプロピルアセチル尿素」是可以在成藥(第二類醫藥品)中添加的,算是常見的成藥。
自這個藥問世之後,日本並沒有禁止使用,且認為就算放在成藥中也無所謂。至於這個「類巴比妥鹽」有多強大,吃過EVE的都知道,大多數吃過EVE的人,甚至會說台灣的止痛藥沒有用(可見其強大之處)。至於安全性,日本用了超過40年,也沒有重大傷害報告,姑且就認為是安全的。
實際上因為全世界主流的醫療發達國家中,似乎只有日本允許使用這個藥品,故缺乏其他國家的醫學報告資料。即使安全性高,也要注意不要過度使用。
附註:
※由於參考的書籍《瘋癲文明史》將重點都放在歐洲地區,這個東方醫學篇在原著裡面提及甚少,只在這篇裡面補遺,原書也沒有提及漢方藥的存在,一篇就把東洋醫學全部結束掉,後續就沒有東洋考古的部分了。
接下來,後面的歷史部分,會拉回中世紀歐洲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