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2/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陪你讀書 EP2-10|誘因、數據與懷疑的藝術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  「誘因之所以強大,不只是因為它會影響其他人的決定,也是因為它讓我們渾然不覺自己受到多少影響。」

——《一如既往》Morgan Housel


🌟導讀:


作者 Steven D. Levitt 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終身教授,擅長將艱澀的經濟學理論轉化為貼近日常的趣味現象,透過數據分析揭示人類行為背後的誘因。他與前《紐約時報雜誌》記者與編輯 Stephen J. Dubner 合作,推出一系列《Freakonomics》(直譯為「怪胎經濟學」),試圖用非典型的視角探索世界的運作方式。

Levitt相信事發總有個原因,幹話總要人來聽,世間萬物皆有其因果,而「誘因」正是影響人類決策的關鍵。為了研究誘因如何改變人類行為,他曾與幫派接觸、走訪芝加哥街頭、甚至進入妓院進行田野調查。他認為,經濟學不能僅仰賴理論推演,而必須透過數據驗證,更需要不同理論甚至對立觀點探討,並實際走訪才能對現實世界有更深入完整的了解,否則只會流於空談,淪為象牙塔中的「黑板經濟學」。


🌟心得:


●|三種閱讀樂趣|✏️


猜謎——自己推測答案並尋找依據。

  • 皮條客與房地產經紀人,誰能創造更高的價值?
  • 19 世紀中,為何街頭接生的婦女存活率竟高於醫院產婦?
  • 流鶯為什麼像百貨公司的聖誕老人?

解謎——跟隨作者的調查過程,驗證答案是否合理。

  • 皮條客能篩選高價值客戶,提供「保護」,使交易更具安全性,因此能收取高額費用。
  • 醫院因熱衷於屍體解剖,醫生經常直接從解剖室進入產房,未徹底清潔雙手,導致產褥熱大流行。

應用——思考類似的情境是否適用於其他領域。

  • 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現象,也受到類似的經濟學機制影響?


●|電視真的使人暴力?|✏️


在先前《電玩遊戲進化史》我有引用到此書,提及這幾年間印度女性意識高漲可能與「電視普及」高度相關,因為電視上的女性享有自由,因此她們開始認同自己也配享有同等待遇,於是迎來了婦女解放。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中,作者研究美國城市的犯罪率與電視普及之間的關聯,發現電視普及率較低的地區,其犯罪率也較低。數據顯示,兒童在 15 歲前每多看一年電視,未來因財產犯罪被捕的機率上升 4%,因暴力犯罪被捕的機率增加 2%。


然而,這是否能證明「電視導致暴力」?還是只是單純的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就像「冰棒銷量上升時,溺水案例也會增加」,但這只是因為「天氣變熱」,並非冰棒導致溺水。可能的解釋包括:

  • 電視中的物質享受刺激了人們的「比較心理」,進而引發財產犯罪。
  • 觀看電視可能減少兒童的社交機會,使其缺乏良好的行為規範。
  • 父母忙於看電視,疏於管教孩子,間接影響其行為發展。

最終,作者並未給出確切的因果關係,而是提醒讀者:「數據能提供線索,但不一定能證明結論。



●|你購入的是安心感|✏️


研究顯示,老式汽車安全帶對兒童的保護效果並不亞於昂貴的安全座椅,但家長仍願意購買,甚至政府立法強制使用。為什麼?

  • 心理因素:購買安全座椅,讓父母感覺更安心,認可自己是負責任的家長。
  • 政策推動:政府與企業共同塑造「標準」,使安全座椅成為必須品,而不是設計可調整式安全帶來一勞永逸。

這種「消費建立在心理滿足上」的現象,與市場行銷的許多策略如出一轍。

不過後續在車禍資料庫進一步比對,二至六歲小童雖然在防止重傷方面一致,但對於輕傷安全座椅能減少 25%,但更好的方式是一開始讓車廠就將安全帶設計為可搭配身高調整。

這種從根源掐面的方式,還有改變海水表面溫度,抑制颶風的生成,其簡易版大概需要一百美金就可以製作,當然考慮到耐用性最貴的浮筒不超過十萬,即使在全球部屬一萬個,十億美金也不及颶風造成美國一年損失的十分之一。



●|吉若維斯小姐事件|✏️


1964年3月13日凌晨,28歲的姬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紐約皇后區基伍花園社區公寓樓外遇害身亡,兩周後,《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當時有 38 名目擊者知道發生了殺人事件,但在三次攻擊中置若罔聞,均未報警或趕去救助。甚至傳出「38 名旁觀者洋洋有味觀賞全程」的說法。


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旁觀者效應」的研究,案件本身也成為 40 年來美國心理學教科書的主要內容。然而,研究人員後來發現《紐約時報》文章中存在重大錯誤,記者嚴重誇大了目擊者的人數以及他們所知道的事情。

① 第一次攻擊發生的時間是凌晨三點二十分,多數居民均已入睡。但因吉諾維斯大聲呼救仍喚醒部分人員。

② 當時人行道昏暗,沒人能看清究竟發生什麼。

③ 至少有一個人呼喊「放了那個女孩!」使犯人第一次撤離。

④ 隨後兇手再度折返,但並非報紙上所寫三次。

⑤ 當時一名男孩有發現,但以為可能是情侶吵架大喊出「閉上你們的臭嘴!」 這也吵醒了他的父親並撥打報警電話。

⑥ 該年代報案並不能直接撥打「911」快速報警,而是需要打給電信公司總機等待轉接警方總機。故警方接獲報案盡速趕往現場時,第二次襲擊已發生。

此案例揭示了媒體報導的影響力,也提醒我們:「對於看似理所當然的敘述,應該保持懷疑態度。」



🌟總結:


因為 Steven D. Levitt 的個體經濟學「太好玩了」,也遭到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James Heckman 的批評,認為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年輕經濟學家忽略更嚴肅的核心議題。

29歲就成為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 Gregory Mankiw,對此則持一個很開放且經濟學的觀點,不論是哪個模型都會隨著研究發展邊際產值遞減。當一個重要經濟領域的學者太少,即表示投入報酬很高,聰明的經濟學家自然會往該領域發展,因此「市場會自然解決這個問題」,無須杞人憂天。

作者或許不完全正確,他也不害怕犯錯並提供所有文獻依據歡迎辯論——因為,唯有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下,我們才能更接近真相



我是哈斯,每周與你分享一本書。喜歡這樣的專題介紹,還請關注與紅心支持,當然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現在在看什麼書,歡迎追蹤 IG 掌握即時動態。

下週預定是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以小說家的角度探討寫作,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衍生閱讀:


1.習慣清單 → 陪你讀書 EP2-9|微小塑造蛻變,我的提前退休計畫 ——《 習慣紅利》


2.電玩讓人更具攻擊性? →陪你讀書 EP2-7|同樂是為了拉近彼此 ——《電玩遊戲進化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