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工作的迷惘倦怠,我們往往強調努力熬過去。但很多情況是,不論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改善,那麼何不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我能把真正喜歡的事做成工作,甚至是一份事業。」
佐依(Zoey)這個名字,對常關注書評的讀者應該不陌生。身為定居美國的設計師,他經營 podcast,並常在社群媒體分享心得與抽書活動。他的著作探討職涯、熱情與生活價值,為讀者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書中強調,理想工作不僅是興趣的延伸,更應兼顧收入與內在價值,實現財務、熱情與意義三者平衡。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打破「高薪與熱愛」的二分迷思,找出屬於自己的第三條路:用熱愛賺錢,並打造持續發展的事業。
或許職涯的初期選擇不多,但不如從哪個起點,我們都應該向下延伸,去找尋第三條路,找尋理想,用熱愛的工作開始賺錢。
亞洲教育常聚焦於成績與標準答案,讓許多人在選擇職業時忽略了自己的熱情。只追求符合社會期待的職務,導致內心價值與工作方向脫節。
佐依建議,嘗試列出「實現理想生活的可能選項」,列出選項和要付出哪些行動。用刪去法排除不可行的計畫,並逐步訂定目標。例如,他幽默提到自己的第一條目標是「嫁入豪門成為貴婦」,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探索中找到真正適合的方向:將熱情與專長結合,並逐步實現。
核心價值
要達到內心的滿足,在《IKIGAI》書中提到必須要滿足,你擅長的事、你享受的事、別人願意付錢和世界需要的事。
如果無法四者同時滿足,內心就難免陷入空虛,因此作者主張從興趣和專長,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部分,並將其商品化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
關鍵在於:
最小可行性產品
只要有人願意為這個商品付錢,這個項目就值得被進一步開發優化。也才值得被進一步鑽研,並與社會產生連結。
佐伊的理論類似於科技業中常見的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應該盡快從興趣中完成「選擇、驗證、培養」,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以確認存在目標客戶後加以發展。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不要期待一次就能成功推出熱賣產品。有的時候市場就事不買單,要有成長型思維,能承受一次次排除不可行方案。
並且即便產品被接受,也要尋求反饋並持續做出修正。
佐依分享了三個能讓熱情持續的方法:
① 為生活與工作預留彈性
優秀的表現來自良好的生活品質與適當放鬆。正如《慢速工作力》不要盲目追求完成任務,要為自己留出喘息的時間,才能全力以赴工作。
② 忠於自我
要定期審視,確認自己在往夢想前進的道路上。
做一份你有熱情的工作,可以從工作中的成長汲取能量,才不會陷入為了紓壓高消費,又為了高消費而加班累積壓力的循環。
③ 利他
創造價值超越產品本身,藉由善舉與正向貢獻,為社會帶來影響力。這些行為不僅能提升個人形象,也能塑造品牌價值,形成正向迴圈。
這點在《慷慨的感染力》和《無限賽局》也有提及,這些不求回報的「善舉」有利創造更好的環境。不過相較於傳統道德上要求的無私奉獻,我認為隨著網路資訊的流通,這些善舉也能塑造品牌與個人形象,形成正向迴向。
關於找尋終生職涯,另一本書《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也提出觀點,他認為重點不是看似喜歡,而是充分探索自己內向、符合專長,也就是更重視《IKIGAI》中的擅長與世界需要的事(感到召喚)。
雖然偏重不同,但我認為最終目標都是找尋最終的甜蜜點「意義」。
「做喜愛的事」這聽起來很夢幻,但我認為不該放棄嘗試。
或許你可能很喜愛文學,但種種限制使你無法成為作家,那麼或許你可以成為評論家、編輯或者策劃,當然與此同時你也可以繼續寫作,畢竟到 40 歲才大器晚成的著名作家大有人在。
現在人要從 25 歲工作到 65 歲,40年的職涯和社會變遷速度,別人願意付錢請人做的事和世界需要的事可能會改變,擅長的事某種程度而言也可以透過培養達到一定水準。
因此請不要自己設限。要挖掘心中的熱情,才能不斷精進自己,去試著抓住時代的脈動,創造屬於自己獨有的職涯。
我是哈斯,每周與你分享一本書。喜歡這樣的專題介紹,還請關注與紅心支持,當然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現在在看什麼書,歡迎追蹤 IG 掌握即時動態。
下週預定是彙整一百本寫作書的《 最高寫作法》,幫助統整寫作的要點,及不論哪類型作品不便的心法。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1.何謂真實?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
2.給予的力量 →《無限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