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簡單經濟學》的書名雖然有「超簡單」,不過全書共有509頁、7部(價格與市場、產業與商業、工作與工資、時間與風險、國家經濟、國際經濟、特殊經濟議題)、25個章節,要讀完並不是那麼簡單。
這本書有三大重點,第一,人們傾向於在價格較低時多買一點,以及價格較高時少買一點;第二,生產商品或服務的人,傾向在價格高時多供給一些,價格低時少供給一些;第三,經濟學在研究如何有效運用具有替代用途的稀有資源。
自由市場經濟,是一個追逐利潤與迴避虧損的體系,價格不僅會引導消費者也會引導生產者,因為虧損與利潤,生產者會自動增產可以創造利潤的產品,減產會虧損的產品,從整個經濟體系來看,社會對稀有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
上面兩段,看起來都蠻好理解,直到加入「管制」的因素。
書中舉了幾個例子,為了讓大家都租的起房子,於是管制房租租金。因為租金被人為刻意壓低,導致原本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選擇租房子;原本只能租一間的人,選擇租一層,於是造成供給短缺。以房東來說,因為租金管制,當他發現管制後的租金並沒有辦法彌補房屋修繕的費用時,他可能選擇不修繕,導致房屋無法出租,同樣造成供給短缺問題。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思維,來檢視台灣的健保制度,還有疫情期間的口罩制度。因為健保便宜,導致不論大小病都選擇去看醫生,因而醫生看診時間縮短;疫情期間的口罩分配制度,大家拿到的口罩品質也都不是太好。
16世紀,西班牙試圖透過封鎖,讓安特衛普城反叛西班牙的居民因受不了飢餓而投降,結果因封鎖而上漲的食物價格,讓很多人闖過封鎖,把食物運到城內,讓居民可以繼續抵抗。最後安特衛普城決定限制某些食物的最高價格,在人為壓低下,導致食物需求大增,在供給面,也因為缺乏誘因讓城外的人冒險送食物而短缺,反而最後缺糧只能投降。
作者認為,在價格管制下的產品或服務惡化,在不同環境都很常見。當人們試圖量化某個國家對某個產品的需要時,事實上,並沒有固定且客觀的需要。
只要價格是由供需在自由市場決定的,那它們就會有效分配稀有資源在各種替代用途上,只要人們可以自由把錢用在認為最適合的地方,那反應供需的價格變化,就會把資源引導到需求最殷切的地方。在系統性的因果關係牽涉到雙向互動,每個人的意願會被其他人的意願阻撓,出現一個並非人意圖的狀況,但我們經常錯誤地以某些人的意圖來解釋系統性互動的結果。
比如把高價格視為「貪婪」,這暗示賣方可以把價格訂在自己高興的水準;但於此同時,買方也想要已盡可能的低價,買到一定品質的商品。對於貪婪一說,書中提出的看法是,眾多買方與賣方競爭產生的價格,讓個別的買方與賣方沒有什麼議價空間,任何無法提出與競爭對手同樣誘人交易的人,找不到人跟他交易。
書中同樣也舉例,在貧民區索取高價的店家,會被指責貪婪與剝削。細究原因,在低收入地區的營運成本較高,除了增加保險與安全成本外,以金融公司來說,借給五十名低所得的人一百美元,就處理交易所花的時間跟金錢成本,也比借五千美元給一個中產階級顧客來得高,所以最後這些成本反應在提供的價格上,這是系統性的問題。
價格是把商品與服務供給固有的稀少性,分配眾人的方式。高價位會讓每個人使用少一點,同時,生產者會因為高價位,所以生產多一點,這樣雖然會造就物品的稀少性(本來就沒辦法有所有的東西都滿足所有人),但不會產生供給短缺的問題,相反的,為了讓所有人都負擔得起,而設定價格上限,並不會創造更多總產出,反而會造成產量減少。
因為經濟資源稀少,且具有種種替代用途,所以需要消費者與生產者做出取捨與替代,才能有效運用資源。例如,如果柳丁價格上漲,那你可以選擇吃橘子,如果還是很想吃柳丁,那可以少買一點。柳丁價格上漲,可能是需求量高過供應量,所以必須要有人讓步,也許是沒那麼愛吃柳丁的人選擇改吃其他水果,選擇繼續負較高價位吃柳丁的人,同樣會因為要吃柳丁,而排擠到到其他預算。
這就是漸進替代。
漸進替代意味著,每樣東西的相對價值,會隨著我們每樣東西擁有的多寡產生變動,當兩樣東西都各自具有價值時,其中一樣不會「絕對」比另一樣有價值,比如一分錢的銅幣只要夠多,就會比一顆鑽石來得有價值。所以,資源的有效分配是漸進替代,在漸進替代過程中,我們得考量要獲得更多的B,願意放棄多少正在改變的A。
所以當政治人物說要就某樣東西「訂出國家優先順序」時,這意味著讓A絕對比B重要,這是全部替代。這種狀況下,就必須隨時詢問「是在什麼成本下做的?」
例如加州農民獲得優渥的用水補助,結果導致約佔加州產值3%的農業,用掉加州五分之四以上的水資源;另一方面,農民在加州半沙漠的氣候中,種植需要大量用水的作物,如果農民必須付出用水的實際成本,那麼他們就不會在當地種這些植物。
讓加州乾旱的土地可以生產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是很棒的構想,但其他地方也能生產,成本更低廉。
《超簡單經濟學》雖然很厚,有五百多頁,不過書中列舉很多例子,講述利潤、虧損,以及相關衍生的現象,這些重要的內容,都會在不同的篇章出現,無形間加深閱讀印象。
看完之後,直覺想到的是,每當物價上漲,新聞經常報導鬍鬚張滷肉飯漲了多少,事實上,虧損跟利潤會給生產者帶來訊號,一旦調漲後,消費者不買單,導致虧損,後續生產者自然得再考量是否再漲;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會決定,以這個價位來看,除了鬍鬚張滷肉飯外,是否有其他可以替代的餐點,是只有鬍鬚張漲價?還是整體物價同時上漲?當消費者最後選擇把金錢投入其他餐點時,鬍鬚張獲利下降,自然得因應市場作出調整。所以對於漲價,會變得沒那麼反感,畢竟商人漲價,消費者也是有能力做出選擇,市場最後會做出決定。
另一方面,對於政府的相關管制措施,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就以疫情間的口罩管制來說,確實讓大家都有口罩可以拿,而衍生出的問題是,因為沒有回歸市場機制,讓大家都有平價口罩可以拿,的後果是,大家都想囤,在產量沒增加的狀況下,還是有人喊沒口罩。所以是回歸市場機制,讓有口罩的人不願意再買貴一點的口罩,使得沒口罩的人有口罩可以買;還是透過管制,讓大家有平價的口罩可以買比較好?似乎沒有定論,可以確定的是,沒有管制,政府可能會被罵翻,所以這似乎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