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週,英特爾的執行長季辛格驚爆『被退休』,終結季辛格想要帶領英特爾『重返榮耀』的機會,也讓這幾年英特爾『一年一個新技術』的計畫淪為口號。隨著季辛格離開英特爾,英特爾會維持既有的路線,還是會考慮新的方向呢?
對於英特爾來說,現在最具挑戰的問題,莫過於是否『堅持』繼續開發先進製程,或是要將製造跟設計分家,把讓製造交給市場決定,讓英特爾可以把『重心』專注在晶片的設計,才能在現在AI激烈的競爭中,重新掌握一些機會。
那麼,你看好英特爾未來的發展嗎?你們覺得英特爾會把製造跟設計分家嗎?英特爾是否會把整個公司賣掉?或是把部分業務出售呢?
讓我們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1.未來發展。
我認為自2021年季辛格回鍋以來,英特爾做了非常多的嘗試,其中在晶圓製造上的投入,因應拜登政府對於『美國製造』的期待,英特爾是美國晶圓廠獲得補助最多的公司,所以這幾年瘋狂地蓋廠,購買機台,持續買進ASML最新的EUV機台。
最後的結果,英特爾的設備跟工廠,在先進程度跟台積電不相上下,但是自10奈米以下,就難以生產,即便這幾年英特爾『號稱』已經可以做到跟台積電技術一樣,但是良率就是不好,導致遲遲無法量產,也讓美國政府的期待落空。
季辛格的下台,也暗示了川普上台後,不會在『大手大腳』隨便給錢,我認為新政府不僅對於外國公司補助會減少,也會對於美國本土企業不再刻意扶持,以川普的角度,或許要求台積電來美國免費建廠,也比補助英特爾亂花錢有效。
所以,我認為未來英特爾勢必會走跟這幾年完全相反的道路,而且會更為快速,隨著政府的支持消失了,必須把虧損除去,才能讓英特爾起死回生。
2.設計跟製造業務分開。
我認為,季辛格下台後,將會加速英特爾將設計跟製造分開。畢竟工廠的成本跟虧損都是英特爾這幾季財報不佳的主要原因(第三季已經虧損58億美元)。如果讓設計跟製造獨立,那麼英特爾的設計搭配台廠製造,不論是先進製程在台積電或是成熟製造在聯電,相信都比英特爾自家工廠成本來得低。
不過,分拆最大的難度是那一家公司會接手?我認為不見得需要賣給別人,英特爾可以透過接受美國私募基金投資,將晶圓代工獨立成一家新公司,既可以把目前的補助持續使用,也不會影響到目前的業務。
日前,美國的阿波羅控股公司,就打算出資50億美金對於英特爾進行投資,換取部分股權,如果可以把部分資金用在晶圓製造上面,可以加速分拆的時間。
3.出售公司機會低。
日前,高通有意購買英特爾整間公司,不過後來雙方談判沒有結果。我認為,高通要吃下市值大約自己一半的英特爾,財務上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後續的負擔跟英特爾的債務,會是高通感到困擾的原因。
我認為目前不會有任何一家公司直接購買英特爾整個業務,不論是高通,博通,AMD都在等待英特爾把部分業務分拆拍賣時,進去撿個便宜。畢竟現在是英特爾最有可能『打折賣』或是『買一送一』的好機會,這些科技巨頭絕對不會錯過。
4.分拆業務先瘦身。
既然無法把整間公司賣掉,英特爾為了自身重心業務發展,會開始分批賣掉部分業務。
英特爾的主要業務是筆電跟桌機,以及伺服器的CPU晶片,這個是英特爾核心業務,也是最賺錢的部分,英特爾不會輕易賣掉。相反地,對於『非核心』業務,正是英特爾想先擺脫的負擔。
首先,我認為Mobileye 會是主要賣點。英特爾在購買的時候,花了150億美金,的確前幾年車用電子熱絡的時候,這筆投資增加了30-40%,然而現在只剩下不到140億美金。
隨著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Mobileye 業績也持續衰退,並不像高通跟輝達在自駕車上面仍然有成長,長期來看,可能會被邊緣化,不如趁早出脫。
其次,Altera 這個可編輯IC,主要用在工控產品上,面對現在工控產品的價格跟市場不佳,也是屬於英特爾市佔率比較落後的產品線,目前市值也有將近170億美金,如果賣掉可以將資金集中在自己的老本行上面,才能夠渡過危機。
我認為Mobileye會是英特爾首要想要處理的事業體,而Altera可能是其次,要看英特爾多缺錢。以目前英特爾第三季虧損24億美金,如果晶圓製造要持續投資,應該要考慮兩者都出售,至少可以再撐個一兩年。
總結來說,季辛格下台也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面對新的時局,英特爾顯然必須要走向全新的一條路。不過面對晶圓代工的失敗,或許才能讓英特爾真正轉型成功,相信對英特爾是件好事,讓我們慢慢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