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指數投資與財富自由的思考


從小到大我們學習一個知識或是技能的時候,一開始一定都是從模仿開始。所以在投資上,我們會先了解基本知識和操作規則,然後開始尋找學習他人的方法。


尋找和學習他人的方法,無非就是利用他人的智慧和經驗,讓自己可以快速入門。這種基於前人的經驗,然後後面的人繼續補充完善的過程,這可以稱作為科學的發展。以指數投資來說,就是一開始有個叫做約翰柏格的人發明,然後後人觀察、研究並完善它。這種投資方法經過時間的證明,是個有效的投資方法。但是就像愛因斯坦的物理學也無法解釋量子力學一樣,一種科學一定有它的有效範圍,也就是侷限性。只是投資在某個限定的範圍內,是有效的。相對的,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那就會有失敗的可能。比如指數投資是在美國(或是資本主義市場)實驗的結果,如果用在共產主義市場,可能就會被政府的控制而失效(或是投資效益非常的低)。


了解一種投資方法的侷限性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投資方法是否適合我們。以指數投資來說,如果一個小資族,一個月存5000元,買入0050(預設年化報酬率每年10%),那堅持30年之後,能夠累積多少錢呢?


答案是1000萬元。恭喜你,你這樣就存到了你的養老金。


指數投資就只有講到這樣。因為科學的投資方法,所以你可以合理的預測你的未來。可是有人會覺得一千萬養老退休應該不夠用吧?所以有的人比較有錢,一個月可以存5萬,30年定期定額之後,最後得到一億元。


一億元,應該夠養老退休,過舒服的日子了吧?


可是偏偏我沒有一個月可以定期定額投資五萬啊?生吃都不夠了,還拿來曬乾?這就是所謂的"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指數投資的侷限性在於,你錢很少,怎樣投資都沒用。


所以就會有人想要以小搏大,想要用小錢賺大錢。這是人性,也很合理。看到臉書上很多人可以成功,當然也會希望自己可以和他們一樣。


如果人生沒有希望,和鹹魚有甚麼分別?



所以這時候就會人去學習特別的投資方法,比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巴菲特用他個人的經驗和能力,證明了他自己的那一套投資方法。可是他的方法也需要長期投資,所以會有人再尋找短期可以快速賺錢的方法,或是尋找比較貼近台股的投資方法(比如棒喬飛的傻多存股法?),然後模仿學習。


這樣的模式會遇到一個狀況,那就是你會遇到很多這個投資法無法解釋或是無法適用的狀況。簡單講就是你會覺得這個方法有時候好像有用,有時候好像又沒用。沒有人告訴你為什麼,你該怎麼處理這種狀況。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個獨特的理論,並沒有被全面的、或是很多人的驗證。而你,就是那個科學家,那個正在幫這個投資理論除錯的工程人員。如果你可以研究出解決方法,並提供給下一個同樣遇到問題的其他人,那你就是完善這個投資理論的幫手。無數人幫忙這個理論完善,那這個理論就可以遇到越來越少的狀況。


可是大部分的人,遇到某種投資方法無效,那他就會拋棄這個方法,而尋求下一個方法。就像之前存股有人說要存傳產股,因為這些產業不受景氣好壞而變化。可是最近中鋼,塑化類股跌到低價,國泰金富邦金創新高,大家又開始存金融股。或是存個股遇到挑選股的困難,就改成買ETF。可是買了指數型ETF又覺得績效低於台積電,買0050倒不如買台積電,又覺得歐印台積電比較好。


有人這時候會發現或是歸納出一個現象,就是上面描述的那種不斷轉換的過程,都是自己的標的或是方法無效,所以就拋棄現有的方法,替換成另一個看似有效的方法。而另一個方法看似有效,那是因為這個方法過去的績效看似有效。可是當你踏進去之後,這方法就無效了。這就像看後照鏡開車,你看著這個方法過去有效而實行,可是未來無法驗證是否可以適用。於是你又換一個方法,無限循環下去...


可是如果有人在台積電600元dead money的時候效法我的方法,跟著我一起買入,然後越買越高,這樣跟著買似乎又賺錢了?投資台積電,過去有效,看起來未來也有效?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你在尋找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投資方法。你希望有一個方法有以下的特性:


1.像指數投資一樣,他人可以輕鬆複製。

2.要像主動投資一樣可以快速獲利,以小博大。




目前市場上並沒有這樣的投資法,所以你不斷地更換,不斷的尋找。所以你失敗,你賠錢。


所以你該怎麼做呢?你如果沒有實驗精神去研究一套投資方法,你也沒有那個能力去除錯,那我建議你還是進行主動投資。而主動投資需要的是那種"不要想太多"的腦袋。你不要看到別人國玩,看到別人開豪車,看到別人買房子,就心生羨慕,想要擁有那樣的人生。你要做的是修身養性,減少自己的物慾。用指數投資可以看見的未來,去規劃你人生。


控制自己物慾這件事情,和收入多少沒有關係。就像之前的例子,一個月可以投資五萬的人,收入肯定不差。收入不差的人肯定希望自己生活好一點。可是存了30年只有一億,買個房子5000萬就沒有了,還要請看護,生活費,旅遊...指數投資看似不夠用,又要找主動投資的方法了。


所以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你的慾望是否和你的金錢相匹配。


我以前寫過有關物慾的文章,也在講這件事情。財富自由是心理問題,不是數學問題。


我們的資產如果因為我們投資而增加,那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去花這個錢。而不是我們沒錢的時候就在想我們要怎樣才能有那個未來,有那個錢,我現在沒有那個錢我好可憐,我人生好失敗我沒有未來....這種想法對於人生是沒有幫助的。


就像我個人買第一台保時捷的時候,是以一種這是我人生的頂點了。我嘗試過就好了,奢侈品就是那樣,有過就好了...的心態去擁有。


而隨著台積電來到一千元的價位,我沒想到我現在居然還有機會再買一台我以前都沒想過的車型。所以簡單講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情,對於自己擁有的都覺得感恩,對於未來抱持希望而不是奢望。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