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曾約定的靈魂 都在《梅笑糧行》相遇 揭開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 【建築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萬華梅笑糧行咖啡館

萬華梅笑糧行咖啡館

落座於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上的紅磚老屋,在2022年初悄悄地開張了一家魔法咖啡廳,《梅笑糧行》營運風格低調,卻可在每個月10/20/30日,3天的營業日高朋滿座,許多人發現,前來《梅笑糧行》品嚐咖啡的同時,也神奇意外地結下了生命中那一直等待出現的幸福良緣。

到底是什麼磁場讓這間老屋擁有強大的力量?這背後的原因大有來頭,故事從這棟神秘的建築物說起…

梅笑糧行老屋外觀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老屋外觀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台北市萬華西園路一段37號的紅磚古厝,始建於清朝的土埆厝後改建,始於有登記的日本昭和時期,為艋舺古老的長型閩南土埆厝過渡到現況亭仔腳的街屋型式。

建築物前端為商行,中有天井,後段為置物空間,家族分家後,商行上世紀60年代曾租給經營Vespa機車烤漆維修場,風華一陣子。之后老屋面臨了一段很長的空窗期。

大約在3年前這個凝滯的結被打開了,它有了新的屋主,並請義大利米蘭歸國的藝術家程文宗為老屋重生;程文宗不單單為重量級藝術家,同時也是台灣許多重要藝文空間設計師,以及傳承達文西與魯班智慧的實踐家。

義大利歸國藝術家程文宗教授   攝影師 | 李便便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義大利歸國藝術家程文宗教授 攝影師 | 李便便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空間中的磚情】 歲月流逝讓老屋殘敗,在經過嚴謹的抗力承受度、抗震效應,以及風水格局規劃評估後,程文宗保留古厝原有的從清朝工法「金包銀」的斗子砌的方磚到現在各時期的磚造材質,透過橋墩鋼構工法保留建築外貌,重整老屋結構。

程文宗使用羅馬古磚牆修護工法,運用震波的原理來規劃,讓老屋重生,整棟建築內部使用鋼構骨架與鋼層板灌漿重蓋,再將紅磚溝縫用水刀清洗灰化的沙泥,為增強建築的結構力,在每區塊的裂縫處,於磚溝縫處植入不鏽鋼鋼條螺絲環做牽引消震,再用水泥回填磚溝縫,最後磚牆表面做防水處理,讓每塊磚恢復氣息,產生了冬暖夏涼的效果。

天花板設計部分,考慮空調迴風效應以及空間濕度與美學呈現,特別到宜蘭尋購檜木老木窗作為天花板的設計,讓老木窗與室內鋼骨結構產生和諧流動線條律動,同時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巨大的高度感、巧妙運用風水學與環境學的佈局安排,讓置身古屋中的人感到身心舒適與溫暖的歸家感。 另外在老屋的大門處使用新造的火頭磚與檜木門做三角結構拉力支撐設計,室內燈光設計採用舞台空間的鏡射概念讓室內光線有可動的變化感受。

梅笑糧行咖啡館老闆蔡少與賢伉儷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老闆蔡少與賢伉儷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一隅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一隅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累積藝術、設計,玄學專業超過30年的程文宗,融合空間性、實用性、風水能量與物質性的各項機能,將老屋創作成一棟和諧精緻優雅的劇場,讓來《梅笑糧行》喝咖啡的朋友們在此與老屋共同創作人生中美麗故事。

★建議前來《梅笑糧行》的朋友們,在品嘗咖啡之餘,可用雙手觸摸清朝/日本/民國不同時期留下的磚材,感受古老的溫度所帶來的祝福。 ★品嚐精緻咖啡,欣賞或收藏巫女藝術家【野村 祐】的畫作與手工藝術品,以及帶回家純手作魔法筆記本與手作女孩,將可接受到滿滿的幸福能量。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咖啡館精緻咖啡 梵靈乾坤工作室提供

《梅笑糧行》神奇的氣場不只來自於建築的祝福而已,請看更多解密↓

♥️來自【梅笑糧行】咖啡館的神秘能量---【祭祀篇】

♥️【梅笑糧行】每月三天的魔幻咖啡館---【飲食篇】

★程文宗畢業於義大利米蘭布雷拉(Brera)藝術學院Decorazione系碩士,曾任教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 現從事空間設計規劃及臺灣美學整理。 ★【梅笑糧行】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37號1樓 營業時間:每月10/20/30日 12:00~18: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巫女 野村 祐
21會員
143內容數
當然可以,以下是精煉至160字內的版本,保留你原有的靈性氣質與創作能量: 野村祐 Yu Nomura|舞踏家・藝術家・編劇・靈性實踐者(單名「祐」,請別叫我野小姐。) 透過舞踏、繪畫、劇本、藝術療癒與手作,以身體靈魂回應語言無法承載的感知。 創作是我向生命提問的方式。 歡迎來到我的世界,一場結緣,一次靈魂的對話。
巫女 野村 祐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jiIm7Loew 四月少女心 一半風雨 一半晴 當所有事物都有點卡卡時 最棒的療癒與充電方式 就是讓自然擁抱自己 只需要感受 只需要好好呼吸 然後把能量帶回家 淨化生活的空間 《時光・咖啡與詩的畫筆》 當你開始創作時 連貓
Thumbnail
2025/04/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jiIm7Loew 四月少女心 一半風雨 一半晴 當所有事物都有點卡卡時 最棒的療癒與充電方式 就是讓自然擁抱自己 只需要感受 只需要好好呼吸 然後把能量帶回家 淨化生活的空間 《時光・咖啡與詩的畫筆》 當你開始創作時 連貓
Thumbnail
2025/04/17
放空不是浪費時間 而是一種靜默的修行 每天留十分鐘 萬源放下 一念不生 觀察那早已被忽略的呼吸 它其實一直陪著你 試著開始 不滑Facebook 不點Ig 不看脆 讓碎片化的世界靜音 你會發現 焦慮慢慢沉澱 腦子不再那麼亂 心也跟著鬆了 那些不屬於你的訊息 讓它飄走 重新找回那個 安靜卻有光
Thumbnail
2025/04/17
放空不是浪費時間 而是一種靜默的修行 每天留十分鐘 萬源放下 一念不生 觀察那早已被忽略的呼吸 它其實一直陪著你 試著開始 不滑Facebook 不點Ig 不看脆 讓碎片化的世界靜音 你會發現 焦慮慢慢沉澱 腦子不再那麼亂 心也跟著鬆了 那些不屬於你的訊息 讓它飄走 重新找回那個 安靜卻有光
Thumbnail
2025/03/20
《時光・咖啡與詩的畫筆》 2025年3月 春日・陽光 咖啡時光 畫下挑食的三郎 記錄此刻心裡的顏色 印照內心的柔軟 生活 靈性 優雅
2025/03/20
《時光・咖啡與詩的畫筆》 2025年3月 春日・陽光 咖啡時光 畫下挑食的三郎 記錄此刻心裡的顏色 印照內心的柔軟 生活 靈性 優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這間書店是位於基隆的太平青鳥書店,是由已廢棄的太平國小改建而成。使它從原本的陰森鬼屋,搖身一變變成文青書店。外觀以純白為主,透露著不凡的高級感,上下三大排的窗戶,提供了更好的視野及採光,頂樓的木質空間和外界的樓梯,帶給人們居高臨下,貼近自然的親切感。 而這間書店,也象徵著延續。從前,身為國小的它,是
Thumbnail
這間書店是位於基隆的太平青鳥書店,是由已廢棄的太平國小改建而成。使它從原本的陰森鬼屋,搖身一變變成文青書店。外觀以純白為主,透露著不凡的高級感,上下三大排的窗戶,提供了更好的視野及採光,頂樓的木質空間和外界的樓梯,帶給人們居高臨下,貼近自然的親切感。 而這間書店,也象徵著延續。從前,身為國小的它,是
Thumbnail
十二寮天使堂,荒廢40年再獲新生 文 / 邱莉燕     來自紐約的百年彩繪鑲嵌玻璃、法國巴黎《苦路》掛畫、日本屋瓦,讓「台灣最美麗滄桑的廢墟教堂」活了起來。劉淙漢與何麗梅從2019年起重建廢墟教堂,在困難重重中,夫妻二人意外「領取」了種種的神恩印記,更加滿心地守護信仰。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十二寮天使堂,荒廢40年再獲新生 文 / 邱莉燕     來自紐約的百年彩繪鑲嵌玻璃、法國巴黎《苦路》掛畫、日本屋瓦,讓「台灣最美麗滄桑的廢墟教堂」活了起來。劉淙漢與何麗梅從2019年起重建廢墟教堂,在困難重重中,夫妻二人意外「領取」了種種的神恩印記,更加滿心地守護信仰。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文/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在台北市中正區寧靜的巷弄中,藏著一棟百年日式木造建築,不經意走過時,會以為是某棟民宅,但其實它是一座開放給公眾使用的閱讀、展覽,和講座空間,沉浸在滿是綠意和陽光灑落的舒適氛圍中,挑本自己喜愛的書靜靜閱讀,讓繁雜的思緒沉澱,感受老屋新生的魅力。
Thumbnail
文/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 在台北市中正區寧靜的巷弄中,藏著一棟百年日式木造建築,不經意走過時,會以為是某棟民宅,但其實它是一座開放給公眾使用的閱讀、展覽,和講座空間,沉浸在滿是綠意和陽光灑落的舒適氛圍中,挑本自己喜愛的書靜靜閱讀,讓繁雜的思緒沉澱,感受老屋新生的魅力。
Thumbnail
因為鹿港黃昏太美,本想繼續騎行的腳停駐下來 一早與小幫手婷狂聊了3小時 聽她娓娓道來從應用外語專業,轉到軟體工程師的經歷 滿滿活力的她在工作轉換中停駐在慢城,並一邊查找適合自己的專業 有趣的是她到泰國學習泰文的那一年,成為她在職場上讓人第一印象深刻的印記 看著一旁街屋改造的咖啡館-小巷七貳
Thumbnail
因為鹿港黃昏太美,本想繼續騎行的腳停駐下來 一早與小幫手婷狂聊了3小時 聽她娓娓道來從應用外語專業,轉到軟體工程師的經歷 滿滿活力的她在工作轉換中停駐在慢城,並一邊查找適合自己的專業 有趣的是她到泰國學習泰文的那一年,成為她在職場上讓人第一印象深刻的印記 看著一旁街屋改造的咖啡館-小巷七貳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Thumbnail
  光的紀實 華南里光彩街75號,這棟建築的雍容氣度,彷若一間建築學的圖書館。陳建都先生是第三代的圖書館館長,他說他在呱呱墜地那一刻,就是由接生婆接生於這座房屋,彷彿命運早就揭示了要守護這棟建築的使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