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殿堂:《世界名畫鑑賞入門》帶你品味經典名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一個很常在博物館和畫廊等藝術空間出沒的人,原因是出自一種複雜的心理。


很愛各種類型的藝術作品,無論是畫作、雕像、甚至是建築等等,都會讓我的腳步停駐很久,總是一顆心懸在作品裡,欣賞完還不忍離去。


要解析一個藝術作品是非常勞心費神的,大部分的作品雖然懂得欣賞,卻不明瞭作品裡想要傳達的意涵,也不像藝術專家那樣看的懂作品的創作技法。堅持放慢腳步,停下來欣賞的唯有自己強烈的好奇心思,我猜這才是像我這樣的一般人願意細細品味的真正原因。


如果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有個人能為你解析其中的奧妙,絕對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


某次,我去奇美博物館走走的時候,看到紀念品店的架上放著一本解說畫作的書籍,也就是我想推薦的這本《世界名畫鑑賞入門》,才翻了幾頁來看,就決定要把它帶回家了。


本書的編著者挑了101幅世界名畫,解說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現代藝術創作的許多關於畫作的故事。讀完故事與解說之後,就能更加認識這些經典畫作,品味其中的絕妙之處。



我挑了自己最愛的四幅畫作,來與大家分享。


智慧與知識的盛宴


《雅典學院》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藝術家拉斐爾的重要作品之一。文藝復興在當時的歐洲,被視為一種「再生」,在神學巨大的統治權利下,經過幾場大規模瘟疫橫行的考驗後,人們漸漸明白了神與神學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在這其中孕育出的理性思維,讓人們開始從人與自我的角度出發,去探討各種議題。


西元1509年,26歲的拉斐爾被當時的羅馬教皇聘請來為梵蒂岡宮作裝飾,《雅典學院》是裝飾工作上最傑出的一幅壁畫。壁畫主題取材自「柏拉圖學院」,這是世上第一所系統化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希臘學術的中心點。


壁畫中間的兩位人物便是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他們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亞里斯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說明現實世界才是他所關注的;柏拉圖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知識都是源於神靈的啟示。一方面是人性,一方面則是神性,人性與神性的辯論在一群專注於知識的人們之中,展開一場平衡與辯證的追求


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


拉斐爾

拉斐爾


英雄的旅程


一個出生於科西嘉島的年輕小伙子,統領法國軍隊,連連戰勝歐洲各國組織起的反法聯盟。科西嘉島是義大利的政治籌碼,他們將科西嘉島拱手送給法國,以作為國家之間的利益交換。這個被國家輕視的科西嘉島上,竟然出現一個力挽狂瀾的人,這無疑是跌破了大家的眼鏡。


拿破崙挑選的是一條極端危險的道路,他率領軍隊越過蜿蜒崎嶇的阿爾卑斯山,山徑既窄且長,稍微不甚就會掉落山谷裡。四周的山巔被白雪覆蓋,暴風雪和雪崩更是恐怖的威脅,但在拿破崙的眼裡,這只是一條必經的道路


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完全想不到,拿破崙所統領的軍隊會從這種危險之地進發,因此奧地利軍隊根本不會將軍力分配在防守山隘口上,逼得奧地利軍隊只能倉促迎戰,根本無法抵擋其攻勢。


拿破崙在對義大利的戰爭勝利後,重新與西班牙王室建立起外交關係。這幅《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是在西班牙王室的請求下,指示畫家大衛所著的一幅畫,象徵著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大衛的畫作也塑造出拿破崙無畏無懼的經典形象。


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大衛

大衛


揭竿而起


德拉克洛瓦是法國浪漫派主義的傑出畫家,《自由女神領導人民》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幅畫作。其中帶著強烈情感張力的畫作技法,是德拉克洛瓦極為擅長的。


畫作中,自由女神一手拿著步槍,一手高舉著法國的旗幟,號召人民向前衝鋒,推翻民主專制體系。畫面左側的男子穿著敞開的白襯衫,頭戴西瓜帽,手持長刀,象徵著工人階級的起義;另一名男子頭戴黑高帽,身著禮服,手持步槍,代表著知識份子與資產階級的革命;右側一名孩童,手持雙槍,意味著這場革命是不分年齡與階級的。


整幅畫作透過自由女神的引導,賦予作品激昂而義憤的,極為強烈的革命號召力,象徵著光榮革命之後,即將出現一道振奮人心的自由之光


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


日出的光影


莫內是印象派的創始人,對於印象派的理論與實踐有著極大的貢獻,他曾經說過:「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不論它是一棵樹,或是一片田野;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這兒是條紋狀的黃色,並照你認為的去畫就是了.........」可以說,莫內的一生都奉行著這樣的美學理念,在畫作中呈現出他最真實的印象和視覺經驗。


印象派」一詞的由來,便是出自這幅《印象•日出》。莫內的一生都在追求光影的變化,他可以為了一道絕美的光影而等上數年,只為了將他最真實的感覺,和他認為最美的那道光,呈現在世人面前


對於此事,莫內是樂此不疲的,那便是他一生嚮往的極致追求。


印象。日出

印象。日出


莫內

莫內


我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喜歡藝術作品,卻又苦於不明白其中的奧妙,這本書可以帶領大家走進藝術作品裡,去品味那美麗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韻的故事小天地
1會員
12內容數
你好,我的筆名是墨韻。 「墨」代表文字、對智慧的追求,「韻」代表文字的節奏,以此為期許。 這個故事小天地主要是分享: 我創作的故事 書籍的內容和閱讀感想 電影的內容及推薦 一些沉思 記錄光芒耀眼的靈魂 最近是佛系經營,不定時上傳文章。
2025/02/05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回臺南老家過年的經歷,突顯了與母親囤物症相關的家庭衝突和個人感受。詳細描寫了家裡雜亂的環境,以及與母親溝通上的困難。透過對母親過往經歷的理解和最終的接納,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2/05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回臺南老家過年的經歷,突顯了與母親囤物症相關的家庭衝突和個人感受。詳細描寫了家裡雜亂的環境,以及與母親溝通上的困難。透過對母親過往經歷的理解和最終的接納,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2/03
這篇文章是作者到小琉球旅遊的遊記,記錄了他在島上所見所聞,並表達了他對海洋生態保育的反思。文章描寫了小琉球美麗的自然景觀、人潮擁擠的觀光景點,以及作者內心對於環境破壞和人與自然關係的矛盾與掙扎。
Thumbnail
2025/02/03
這篇文章是作者到小琉球旅遊的遊記,記錄了他在島上所見所聞,並表達了他對海洋生態保育的反思。文章描寫了小琉球美麗的自然景觀、人潮擁擠的觀光景點,以及作者內心對於環境破壞和人與自然關係的矛盾與掙扎。
Thumbnail
2025/01/20
記錄一下2025年要達成的目標: 1.至少寫100篇文章 仔細思考過工作、放鬆、閱讀、沉思及和重要的人相處的時間後,覺得三天寫一篇文章是比較適當的安排。 如果又有別的事情要忙起來,可以在六日時間比較多的時候,把沒有寫的部分補上。 至於寫什麼內容,一般都是讓直覺來帶領我。只
Thumbnail
2025/01/20
記錄一下2025年要達成的目標: 1.至少寫100篇文章 仔細思考過工作、放鬆、閱讀、沉思及和重要的人相處的時間後,覺得三天寫一篇文章是比較適當的安排。 如果又有別的事情要忙起來,可以在六日時間比較多的時候,把沒有寫的部分補上。 至於寫什麼內容,一般都是讓直覺來帶領我。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這次將會有50位大師的真跡會來台展出,筆者無意之間發現這陣子關於這些大師的畫作的講座非常多,於是挑了一場關於拉斐爾的,來搶先感受一下大師畫作的魅力。
Thumbnail
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這次將會有50位大師的真跡會來台展出,筆者無意之間發現這陣子關於這些大師的畫作的講座非常多,於是挑了一場關於拉斐爾的,來搶先感受一下大師畫作的魅力。
Thumbnail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2023年末推出的特别展览。这次展览将展出52件世界顶尖艺术杰作,横跨了400多年的西方艺术历史。 展览旨在全面展示绘画艺术从15世纪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段漫长而多元的艺术历程。展览按照绘画主题
Thumbnail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2023年末推出的特别展览。这次展览将展出52件世界顶尖艺术杰作,横跨了400多年的西方艺术历史。 展览旨在全面展示绘画艺术从15世纪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段漫长而多元的艺术历程。展览按照绘画主题
Thumbnail
羅馬,一個讓人著迷的城市 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去羅馬,這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 我和朋友一起飛往羅馬,開始了為期三天的羅馬之旅。 第一天,我們抵達羅馬後,首先參觀了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教堂。 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館藏豐富,包括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和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Thumbnail
羅馬,一個讓人著迷的城市 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去羅馬,這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 我和朋友一起飛往羅馬,開始了為期三天的羅馬之旅。 第一天,我們抵達羅馬後,首先參觀了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教堂。 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館藏豐富,包括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和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Thumbnail
藝。記 又再次回到維也納! 為甚麼這麼就沒更新,因為跟V先生去旅遊,我只有手機,所以沒辦法在這裡刊登,我們去巴黎,去了很多美術館,每天都去博物館的行程,不說還好,V先生高中時其實主科是修英文、藝術,第二外語是法文,在德國這裡高中都是可以自選主科的,是不是很剛好!!!所以我們在巴黎的旅途非常愉快
Thumbnail
藝。記 又再次回到維也納! 為甚麼這麼就沒更新,因為跟V先生去旅遊,我只有手機,所以沒辦法在這裡刊登,我們去巴黎,去了很多美術館,每天都去博物館的行程,不說還好,V先生高中時其實主科是修英文、藝術,第二外語是法文,在德國這裡高中都是可以自選主科的,是不是很剛好!!!所以我們在巴黎的旅途非常愉快
Thumbnail
義大利逛不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學院美術館及上流貴族梅迪奇
Thumbnail
義大利逛不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學院美術館及上流貴族梅迪奇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1. 文藝復興顧名思義是復興古典古代文化運動,是以人性為本質所做的一種思潮運動,所以在建築、雕刻和繪畫上面呈現出來的是自然、人性而不死板的顯現方式,初期是以義大利為發祥之的,在建築方面,哥德式建築轉變為希臘式的山型牆和羅馬式的凱旋門,展現強而有力的美感觀,例如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重視和諧與比例,
Thumbnail
在巴黎每一出門總不自主地走進五區的這家Éditions Sillage二手書店挖寶。這裡能買到新書舊書和自家出版的書。店面外的書攤總有三兩位和我一樣愛流連翻閱老舊便宜的二手書的過客。外頭翻完我會往裏攻進,一見裡面滿滿的文科書,心裡就盪起爆買的貪念。因不是特地去買書所以會因常看中書的
Thumbnail
在巴黎每一出門總不自主地走進五區的這家Éditions Sillage二手書店挖寶。這裡能買到新書舊書和自家出版的書。店面外的書攤總有三兩位和我一樣愛流連翻閱老舊便宜的二手書的過客。外頭翻完我會往裏攻進,一見裡面滿滿的文科書,心裡就盪起爆買的貪念。因不是特地去買書所以會因常看中書的
Thumbnail
創建於1849年的美術館收藏了中世紀早期至今的荷蘭和歐洲傑作,可做為西方藝術的全面概覽;博物館的名字來源於兩個重要的收藏家Frans Boijmans和1958年加入的DaniëlGeorge van Beuningen。 本館與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海牙毛里茨皇家美術館並稱荷蘭的三大美術館。
Thumbnail
創建於1849年的美術館收藏了中世紀早期至今的荷蘭和歐洲傑作,可做為西方藝術的全面概覽;博物館的名字來源於兩個重要的收藏家Frans Boijmans和1958年加入的DaniëlGeorge van Beuningen。 本館與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海牙毛里茨皇家美術館並稱荷蘭的三大美術館。
Thumbnail
     柏拉圖的洞穴是西方哲學中影響最深遠的譬喻,柏拉圖所創立的學院更是西方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型。但是,十四世紀的威尼斯發明鏡子後,促成個人意識更加抬頭之外,也造就了行會和工坊的興起。西方人文教育開始有了不同的面貌。       
Thumbnail
     柏拉圖的洞穴是西方哲學中影響最深遠的譬喻,柏拉圖所創立的學院更是西方人文教育的重要原型。但是,十四世紀的威尼斯發明鏡子後,促成個人意識更加抬頭之外,也造就了行會和工坊的興起。西方人文教育開始有了不同的面貌。       
Thumbnail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Thumbnail
前言: 文藝復興時期是結束黑暗中古歐洲時代的一個分水嶺,開始以人為本作思考,復興希臘羅馬時期的輝煌時代,這個也反映出在藝術史上面,以往中古歐洲對於藝術是保守,是有所保留的,無法展現人體之美也無法展現動態的美感,文藝復興時期,打破了這個陳舊的舊有藝術觀念,拉近了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