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之前的《承接與被承接》,近期又聽到了一個深深觸動心靈的敘述。
好奇的人可以去找鄧惠文醫師的YouTube頻道,叫做〈心事有人知〉,已經忘了是哪一集,但總之在前段時間沉澱心靈的時候,突然發現我一直很喜歡的鄧醫師有頻道,所以就點進去聽。
當時隨便點了某個標題我有興趣的一集,裡面引用了某對夫妻在爭執的時候說的:「Can you love me at my worst ?」,另一方回道:「Can you love me at your worst ?」
對,在愛裡,兩個人都是希望被愛的。
那,誰要去當那個愛人的人?
或者應該這樣說,所謂的「我付出好多」、「對方把我的付出當理所當然」、「這些是因為我愛你才這樣做的,我也不喜歡」。這些問題就是這樣來的吧。
我覺得那真的是很有意境的對話。
一方希望對方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多給點愛、溫暖和包容,所以只顧著傾倒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希望,被接住。
另一方也許一開始真的很認真、很努力地要去愛,可是接了還有要再接的,久了也累了。但是對對方來說,也許還不夠。
這也一樣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在於,有沒有互相覺察、自我覺察吧。渴望被接住、被愛不是有問題的,但是有沒有注意到對方的愛?對方給予的訊號?
總之,我反應真的很慢,或許應該說不習慣,不習慣自己多了一個要在意的人。不習慣要去思考對方話語裡的意思是什麼?不習慣再去多想一點,等到想到了可能都是好幾個月之後了......要一直去猜、去思考,對我來說其實是日常,但也許是在面對的是,自己清楚地喜歡的人,所以就也想要讓自己輕鬆一點吧,一種,下意識的任性。
這些不習慣、情緒和感受,讓我清楚認知到自己其實很幸運。
常年習慣自己照顧自己、習慣自己消化自己的一切,當處於可以在去多在乎別人的狀態時,其實,是充盈的。現在想想,是這樣的。
畢竟,人會選擇要認識人、尋找伴侶,那就是處於自己也很多愛的時候。自己有很多愛,才會想要給別人,也才會想要尋找伴侶。
因為我們會用我們能感受到愛的方式去愛人,只是不確定對方愛的方式和自己一不一樣而已,所謂的愛的語言,相同或相異。
我想,就像開頭提到的那對伴侶,在關係裡,我們似乎常常要求自己要去愛人或被愛,但除了對方愛的語言以外,更重要的是有沒有看懂對方的付出和回應。
雙方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愛的方式,也要練習表達,更重要的是,要多給對方一點時間。
就像釐清認知差異一樣,
一方有需求→表達需求→另一半接收→另一半理解→另一半表達愛→需求方看懂對方的表達→需求方接受或包容另一半的愛→需求方去感受這種愛→需求方回饋或表達自己的感受→另一半感受到被珍視、被愛。
愛與被愛看起來像是一人負擔一個功能,但其實它應該是個循環,如果從上面的循環來看,兩人都能去愛,也都能被愛。
從鄧醫師的頻道裡面還聽到另一個案例:讓對方參與自己的生活,除了表達一起的意願以外,也要知道對方就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模式很不一樣。這種時候就不能100%要求對方和你一樣,因為對方他就是不習慣這種模式。但他只要有意願嘗試,而另一半也不當豬隊友,不會去扯後腿,漸漸地,差異再大的兩個人也一定可以找到兩人的中間值,也就是我所謂的在最能互相愛的範圍內去愛。我覺得,這種互相尊重和嘗試,是愛很美好的一部份,也是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