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許多領域開始大幅應用科技來提升效率,法律執法領域也不例外。從交通管理的自動違規辨識,到刑事案件中預測再犯率的AI分析,科技執法似乎為社會帶來了更高效、公正的未來。然而,過度依賴AI執法卻可能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削弱公民的道德意識與自主性。
在真人警察執法的情境中,法律的執行往往需要基於具體情境進行道德價值的判斷。例如,當一輛救護車急駛而來,駕駛人若選擇闖紅燈讓道,真人警察可能會判定這是合理的行為,並免除處罰。然而,AI執法系統缺乏對具體情境的敏感性,其運作方式更多依賴程式化的規則,無法理解或評估行為背後的道德動機。
這種機制可能導致人民對法律的認知從“基於道德與社會責任守法”轉變為“為避免被罰而守法”。一旦法律規範的執行不再依賴對行為背後理由的理解,而僅僅是冷冰冰的執行機器,人們將逐漸失去內在的道德驅動,形成對法律的工具性應對,而非內心的尊重。
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度依賴科技執法可能將社會引向偽民主的科技威權。在這種社會中,執法不再以尊重公民的自主性為核心價值,而是通過技術化的高效率手段進行全方位監控與懲罰。
這樣的執法模式會降低公民的參與感與責任感,將原本應該由人類承擔的道德判斷權力完全轉移至AI。一方面,這使公民在日常行為中更加依賴外部的科技規範,而非自主思考正確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當決策權集中於少數開發與管理AI系統的機構或政府手中,可能導致權力的不對等,進一步削弱民主的基石。
正常的民主社會發展依賴於公民的道德自主性與參與感,而非單純的懲罰機制。法律的真正價值在於通過溝通與理由陳述,讓人民理解其規範背後的意義,從而內化為自發的守法動機。
陳弘儒助研究員在訪談中指出,法治的核心價值不應只是透過罰則促進守法,而是尊重人類的道德自主性。AI雖然具有高效與公正的潛力,但缺乏人類在道德判斷上的敏感性與共情能力,這些特質是維持正常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
與其全然依賴AI執法,政府與社會應更多地致力於建立寬鬆的社會環境,讓公民在較少懲罰壓力的條件下,發揮其道德意識。這不僅包括對教育體系中倫理與社會責任的強化,也應在政策設計上考量到對公民自主性的鼓勵。
例如,在交通管理中,真人警察的適度執法與教育警示往往能比AI機械化執法更有效地讓民眾理解交通規範的意義,並自覺遵守。同樣地,在更廣泛的法律執行中,通過提升社會對法治的認識與參與感,人民將更願意從內心認同並遵守法律。
科技執法的發展無疑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里程碑,但當這些工具被過度使用甚至取代人類的核心角色時,民主社會可能面臨重大危機。政治人物與政策制定者不應過度依賴看似高效的AI執法,而應更重視公民道德意識的培養。
只有回歸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通過理由陳述與寬鬆環境促進公民的自主性,社會才能避免落入科技威權的陷阱,真正實現民主與公平的共存。
延伸閱讀
1.《黑神話悟空》vs《星鳴特攻》:成功與失敗的對比: 政治正確《星鳴特攻》50億打水漂的代價
2.「Made in USA」的終極逆轉:當美元不再外流,世界經濟陷入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