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牛津字典將「後真相」列為年度詞彙,並定義其為「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有影響力的現象」。
在後真相時代,事實不再以理性作為基石,而是被情緒包裝和碎片化呈現,人們的判斷因此被偏見與情感所左右。這不僅引發社會對真相本質的混淆,也挑戰了理性討論的可能性。人類正在經歷一場真相失序帶來的挑戰。
後真相的本質
後真相(Post-Truth)一詞並非單純指假新聞,而是指事實的可信度被情緒與信念所取代。 <<後真相時代>>作者麥克唐納指出,任何一組事實都可以在特定語境下被操控。例如,川普曾在競選期間提到「美國的失業率不是5%而是40%」,聽起來像是一場經濟災難。然而,這個數字其實包括了16歲以上的學生、退休人員以及不在求職市場中的人。這種「真實數據」在語境扭曲後,喪失了其原本的意義,卻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
這提醒我們,後真相時代的危機,不僅是資訊的真假,更是人們如何篩選、解讀事實的問題。當情感凌駕於事實之上,真相便不再單純存在於數據中,而是一場語言與情感的競技。
---
生活中的後真相現象
1. 英國脫歐
英國當年支持脫歐的組織說每週英國的給歐盟3億多英磅,這確實沒說錯,但根據英歐協議,歐盟需要返還英國44億英鎊,農業補貼和落後地區發展補貼等共46億英鎊,再加上歐盟在英國私營經濟部門每年花費14億英鎊。拋去這些,英國給歐盟的貢獻淨額是一年84億英鎊,即每周1.61億英鎊。這些數據顯示,英國支持脫歐的經濟論點在強調歐盟資金流出的同時,忽略了歐盟對英國的反饋性投入。
在我開看來,脫歐更多是基於對主權、移民管控和文化認同的追求,而非純粹的經濟考量。雖然脫歐支持者以減少對歐盟的財政貢獻為核心論點,但實際上,脫歐後的經濟成本(如貿易壁壘、外資減少和國內供應鏈壓力)可能超過這些所謂的「節省」。這反映出經濟數據在脫歐辯論中的選擇性使用,也暴露了政治論述中對民意導向的操控。
2.媒體與社群的分裂化
台灣的媒體環境因政治立場而分化,不同立場的觀眾在各自的「回音室」中,強化了既有信念,卻越來越遠離真相的完整性。
---
後真相的破局關鍵
後真相時代的挑戰看似無解,但並非不可破解。我們或許無法改變人類對情感的依賴,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重塑對真相的認知:
1. 打破資訊的片面性
真相之所以被扭曲,往往是因為資訊的斷章取義。破真相的第一步,是努力還原事實的全貌。例如,針對「美國失業率40%」這樣的說法,應該補充更多背景數據,包括失業人口的定義與勞動參與率等資訊。
台灣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和「MyGoPen」等查核平台,便是揭露資訊片面化、確認信息來源可靠信的重要工具,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
1.檢查來源:選擇可信的機構或專家,如政府或知名媒體。
2. 多方核實:用多個獨立來源交叉檢查內容是否一致。
3. 看細節:訊息有無明確數據或邏輯支持,避免誇大語言。
4. 查原始資料:追溯原始來源,避免斷章取義。
5. 注意時間:確保訊息最新且仍相關。
6. 檢視動機:警惕可能帶有商業或政治意圖的內容。
2. 重建媒體素養
教育應該著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而非單純接受資訊。當人們能質疑媒體與政治的敘事時,後真相的操控便難以得逞。
例如:教導民眾如何辨識新聞來源、檢查數據的背景,並從多方來源交叉比對資訊。
3. 情感與理性的平衡
後真相時代的一大矛盾在於,情感是溝通的必需品,但也是誤導的利器。破真相的關鍵,不是完全排除情感,而是學會控制它對判斷的影響。
當你看到某則資訊讓你感到憤怒或害怕時,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這真的是真相嗎?」
4. 多元視角的包容
後真相的形成,部分來自於社會的價值分裂。我們應該接受多元視角,尊重不同立場,並尋求共識。這不僅能拉近社會的裂痕,也能降低資訊被武器化的可能性。
---
結語:重拾真相,守護理性
後真相時代讓我們看到,真相不僅是冷酷的數字和事實,它與人們的情感息息相關。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真相的守護者,不僅要學會查證資訊,也要對情感和信念保持警惕。當情感的迷霧被撥開,真相終將重見光明。
這場信息的較量,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都是一場持久戰。讓我們在這場戰役中,不僅保有理性,更能理解並尊重多元的真相。
資料來源:
牛津字典
後真相時代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2016/06/160610_eu_referendum_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