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世界-法之戴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唐朝是一個很會說謊的朝代。

從一開始,李淵就不敢告訴大家,自己是突厥征服中國的前鋒。再來,李世民為了整治世族,做《氏族志》,又開啟大家假造祖宗的白紙黑字。

當代更有史官許敬宗,被舉發以一己之好惡做史。

小事,無所謂,等到了武則天時期,白賊真是去到高峰。

來俊臣跟他的快樂夥伴們所造的《羅織經》誕生,人們才知道捏造黑白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不過我們還在貞觀。

貞觀有房玄齡之政,魏徵之禮,長孫無忌的情報操作……總該有人管管法律吧?

你如果知道來俊臣,大概就會知道唐朝的司法機關,稱為大理寺。而貞觀法律的奠基,我想就抓大理少卿戴冑來吧。

對於貞觀之治來說,戴冑是個老人家。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陽人。

才開門就撞到山了,安陽本身是個菜市場地名,巧不巧跟相州一樣,都曾出現在河北跟河南兩地。

唐朝標準應該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安陽縣啦。

安陽是殷墟所在,從春秋戰國開始就是各方爭奪之地。說真的充滿奧妙,很難一言以蔽之。

如果以三國的角度來說,接近河北重鎮:安陽就在鄴城魏郡的邊上而已。

但真的重的又不是它,硬要說的話,文化古都吧。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楊堅的建國之戰在這裡打的,相州當年就是尉遲迥的管區。楊堅毀去了鄴城,把重心轉移到安陽來。

戴冑在新時代成長,於大業末年進入了門下省,當上了一級公務員。他性格認真忠實,主修律令擅長文書作業,很受大老蘇威跟裴矩的禮遇。

五貴得其二,看起來很屌,但這種寫法就是沒有。

蘇威本身是開皇律的制定者,裴矩則除了外交,更是一流的文書官。

這邊基本就是說,戴冑不是那種很會當官手段很厲害的角色,而是認真勤苦,得到同道中人長輩賞識。

沒錯,蘇威跟裴矩都不會幫他升官發財。甚至當兩大老要跟著隋煬帝下江都,也不會帶上這個能幹的弟子。

戴冑留在洛陽,與攝政王楊侗一起救亡圖存……救到最後就被王世充給篡了。原本戴冑還想要勸退王世充,王世充嫌他囉嗦,早早把他給打發走,這也讓李世民還沒打下洛陽,就得到了這個未來的頂梁柱之一。

戴冑接下來一直在李世民的幕府中服務,唯一知道的職務是「士曹參軍」。

等李世民即位,才讓他轉任兵部郎中。

這大約有兩個意思,第一,戴冑應該是兵部尚書杜如晦的下屬,後來杜如晦死前也推薦他接手「選官」要務。

第二是,杜如晦一開始也沒把戴冑當回事。

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史書本傳,沒寫出來的事情比寫出來的更重要。

戴冑「性貞正,有幹局。明習律令,尤曉文簿」,看起來好像是個不錯的文人?大錯特錯。他的履歷顯示出,他完全不是文人。

不要說那種六歲會寫詩,遍學諸子百家還是六經專門。戴冑連一經主修都沒有。只懂律令文簿那是下等人,放在秦朝就是個趙高。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的是,正因為貞觀執政團隊不把律法視為重點,這一塊才更有李世民發揮的空間。

戴冑在兵部很快嶄露了頭角,被調往大理寺服務。而他被李世民注意到的時刻,也隨之到來。那是一樁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案子,起於長孫無忌佩劍入宮。

「劍履上殿」,曾經是一級權臣才能有的特權。對李世民而言,長孫無忌絕對有資格。

但貞觀元年?長孫無忌還不配。武德老臣尚在,豈由得他們放肆?

尚書僕射封倫參了一本,認為監門校尉未盡職責,當處死。長孫無忌也要罰銅二十斤。

唐朝人開始分得清金跟銅這樣。

好,封倫有給長孫無忌面子,李世民認為可以。

但大理寺少卿戴冑認為不可以:「校尉跟無忌都犯了錯,按律凡是為天子服務,犯錯就要掉腦袋。今天如果要讓長孫無忌以功抵過,那應該要開法庭。否則以現行法律來說,罰銅於法無據。」

李世民心頭一震:「沒錯,法律不是我說了算。不能因為無忌是皇親國戚就轉彎,咱們,開廷!」

此廷是朝廷,不是法庭。好,開了廷議,封倫還是提出一樣的見解,李世民也準備要拍案決議,戴冑就異議阿里。

「校尉所犯的罪,緣起於無忌,在整件事中他的過錯應該算較輕的一方,如果無忌的刑度較輕,校尉應該更輕。更何況人死不能復生,請皇上三思。」

看起來沒說什麼,其實很重要。

當下,李世民很乾脆的以戴冑的意見為準,饒恕了校尉死罪。同時,更要戴冑參與另一個案子。

由於貞觀方起,李世民大開選舉之門,但就有很多人假報資歷出身想求個好官。講真的有電腦你要核實都很麻煩了,何況西元七世紀?(三世紀堅信宗正資料不會錯的事情我向來當笑話看)

朝廷不堪其擾,李世民索性下令,給你各位一個自首的機會,坦白無罪,查出來有虛假一律死罪。

於是大家就怕死都說實話了嗎?三歲小孩都知道要跟你硬到底了。

總之,有人就被查出是虛報(不然就不會有前面那段了)。

殺不殺?唐太宗要戴冑來審。

戴冑表示,根據律法,應判流放,而非死刑。

唐太宗板起了臉:「現在是要昭告天下我沒有信用,只要賄賂你就能免死嗎?」

戴冑說:「皇上抓到了人就殺,那是您的詔命。但您若派給大理寺審查,那麼臣就會以法律為優先。」

唐太宗冷笑道:「你倒守法,朕不用守信?」

戴冑答:「法律是國家跟天下的信用關係。皇上的詔命,本是因為一時的情緒所發。如今您把犯人交付於我,就是因為您知道不應為了一時的憤怒而殺人,該當交由法律來達成與天下人的約定。這就是『忍小忿而存大信』!」

唐太宗這才正色道:「朕就怕法律不能被徹底執行,如今有你守護國家律法,朕復何憂?」

要知道,李世民是一個殺伐果決的將軍出身,他過去並不會把人的生死當一回事。戰場上,你死就是我活。

但往後,李世民卻不斷要求執政團隊「不以死刑為先」、「要考慮人們的生活」,整個搖身一變要當廢死皇帝。

這,便是戴冑帶來的影響。

欸,我不是要說戴冑讓他變得仁慈,一如前所述,李世民其實是突然找到戴冑這個支點,以及法律這根槓桿……可以讓他「大公無私」的排除異己。

只要皇帝對天下守大信,那麼天下便會站在皇帝這邊。

貞觀元年還沒過完,籍籍無名的戴冑,就進入了尚書省,成為尚書丞,與六部尚書平級。

沒錯,李世民的第一步,是要用戴冑來打敗武德老臣。

不只是法律,而是「天下大義」。

貞觀二年,李世民又從戴冑之議,重整義倉制度。

我們之前也提過,李世民特別強調:這次絕對不能以「國用不足」為理由來徵收各地義倉的資材。務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既然有機會就稍微說一下,其實除了國家強取之外,這個制度還有一個問題是「貧富不均」。

從漢文帝到隋文帝,大家都很會一個收買民心的招數,叫做減賦。

基本上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在用。

但其實隋朝就發生這個狀況:包括國家在內,有「糧」的地方多到滿出來,沒「糧」的地方一碰到災害就翻船。

比較簡單說,分義倉跟社倉兩種制度。

「社倉」是一個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機制,就好像郡級的糧倉,是跟鄉縣糧倉「義倉」徵收來維持,有需要時發下去。所以它會有強徵跟交通斷絕發不出去兩種問題。

而戴冑的建議主要就是「恢復義倉」,並且讓減省下來的賦稅,直接由義倉收管。既不是你各位的私有財,也不是國家的財產。來達到取之地方用之地方的概念。

有很完美嗎?我想大家都看得出來並沒有。

李世民強調「這不是我要的稅收」,其實就是「還政於民」。到頭來,主持義倉的仍然會是地方有頭有臉的世族。

什麼意思呢?綁樁。

世族這個東西是政治性的產物,是地方上同姓家族以政治大老為首集合起來的力量。

你身為皇帝,要跟三公鬥法,就不能夠忽略他們背後地方上的力量。正所謂「我可是有台北市二十萬民意支持的」。

而李世民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政策下去跟地方家族賣好。

這樣當政治大老要反李世民的時候,世族就鬆動了,不齊心了。畢竟「李世民還是做得挺好啊」。

接下來,封倫天年盡了,蕭瑀也被鬥掉了,就連長孫無忌也轉為顧問職……在太宗本紀上,尚書省主管出現了一年的空缺。

但事情總要有人做。

尚書省天下綱維,百司所稟,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今以令、僕系之於卿,當稱朕所望也。

戴冑以尚書丞的身分,代理了尚書令跟僕射的工作。所有人都說他,好棒棒。

一直到貞觀三年,司空裴寂下台,房杜二人正式擔任左右僕射後,戴冑才轉為六部尚書,又兼太子庶子。

嗯,戴老師的多工系統持續運作,他正官是民部尚書,同時在杜如晦推薦下兼行吏部尚書事。除了太子庶子,還領了諫議大夫,跟魏徵同樣具有直諫唐太宗的資格。

飛黃騰達?不是,你光看他沒有直升尚書僕射就可以肯定,被鬥了。

時論開始批評他出身的缺點:「雖有幹局,而無學術」。行吏部事又「文雅而獎法吏」。

可怕的是,我們前面就說了,其實這些都像是「杜如晦看不起戴冑」的部分。

而杜如晦這時候?已經死了啊。

這是不是一種「孔明遺計斬魏延」,有點難說了。

但我想戴冑身為一個不屬於主政團隊,沒有六四的革命情感,卻成為李世民信天下,鬥老臣的主力,卻是十分肯定的。

貞觀四年,在時論的批評下,戴冑失去了選官的權力。忘了說,這是古代政府非常重要的權力。不過李世民還是強力的讓戴冑以民部尚書的身分,開始「參預朝政」:這則是貞觀專屬的主政團隊專有名詞。

「房玄齡、魏徵並美胄才用,俱與之親善,及胄卒後,嘗見其游處之地,數為之流涕。」

原文做個佐證,戴冑的親善對象確實沒有杜如晦,但也跟主政團隊掛上鉤了。沒錯,寫在這個時間點杜如晦當然已經死了,但那就表示早年戴冑跟這些人不是同一掛的。

貞觀五年,戴冑又上了一表,勸阻唐太宗修復洛陽宮。

裡面有一些局勢相對重要:「比見關中、河外,盡置軍團,富室強丁,並從戎旅。重以九成作役,餘丁向盡,去京二千里內,先配司農將作。假有遺餘,勢何足紀?

河外應該包括了河東、山西、河北部分。山東地區則不在此列。

就是說,這時候的兵役其實非常重。布兵的範圍,更顯示出突厥雖降,實則未定。

而剩下的男丁,在長安兩千里內,如果是單向,那就一路到徐州了喔,也都在服國家的農作跟工匠役。

中原地區,也是一個生產力全開的狀況。

其實非常危險。

新成立的天可汗之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安穩。某些人還在這時候談要叫唐太宗封禪。李世民表示很好,這邊就不細查了,總之李世民一直到貞觀十一年才「幸洛陽宮」,當時應該真的有打消念頭吧。

就跟封禪一樣。

「戴胄於我無骨肉之親,但以忠直勵行,情深體國,事有機要,無不以聞。所進官爵,以酬厥誠耳。」

這是李世民給戴冑最後的一讚,兩年後,戴冑過世。

結局可不是這樣結的,我就問貞觀名臣看到現在哪個跟李世民有骨肉之親了?

戴冑並未名列凌煙閣,也不在世襲刺史名單當中。不過那是因為他無後,以兄子繼爵。

我敢肯定,李世民那句「無骨肉之親」,就代表著封建一事與戴冑之間的關係。

最初討論封建事時,正是戴冑掌天下大事的貞觀二年。

戴冑奠定的法治基礎,或許,同時也開啟了李世民「封建非親」的大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3
褚遂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同時,也是唐太宗到唐高宗之間,最大的奸臣。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10
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知道,西藏高原上怎麼還有一個國家。當他們下山來的時候,連天可汗都震驚了……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2025/03/06
取代東突厥而立的新霸主:薛延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唐朝是一個很會說謊的朝代。其實反過來看就知道,唐朝的法律「很有權力」,但也很有漏洞可以鑽。這點從李世民對於刑罰的態度就看得出來。 而戴冑,則是影響李世民這方面的主要角色。
Thumbnail
唐朝是一個很會說謊的朝代。其實反過來看就知道,唐朝的法律「很有權力」,但也很有漏洞可以鑽。這點從李世民對於刑罰的態度就看得出來。 而戴冑,則是影響李世民這方面的主要角色。
Thumbnail
李世民終於正式進入貞觀元年,但你知道,這一年看起來,就是暴君叛臣,天災頻仍嗎? 一臉亡國之君樣的李世民,先讓你瞧瞧。
Thumbnail
李世民終於正式進入貞觀元年,但你知道,這一年看起來,就是暴君叛臣,天災頻仍嗎? 一臉亡國之君樣的李世民,先讓你瞧瞧。
Thumbnail
史上最敢嗆皇帝的名臣,實際上是亂世中善於勸降他人的說客,更是唐太宗早年的金牌小密探。
Thumbnail
史上最敢嗆皇帝的名臣,實際上是亂世中善於勸降他人的說客,更是唐太宗早年的金牌小密探。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李世民看著被綁縛到眼前的薛仁杲。 這是殺死他兄弟的仇人。但不知為何,盯著薛仁杲的雙眼,李世民的心中半點怒氣也提不上來。 李世民很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忘記過,為兄弟報仇這件事。為了報仇,他學習兵法,學習天下大勢,學習權力鬥爭。 不過……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仇敵跪在面前時,該要怎麼辦?
Thumbnail
李世民看著被綁縛到眼前的薛仁杲。 這是殺死他兄弟的仇人。但不知為何,盯著薛仁杲的雙眼,李世民的心中半點怒氣也提不上來。 李世民很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忘記過,為兄弟報仇這件事。為了報仇,他學習兵法,學習天下大勢,學習權力鬥爭。 不過……他好像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仇敵跪在面前時,該要怎麼辦?
Thumbnail
薛舉招兵買馬,意在反隋,對於隴西世族們來說,算不上祕密。 自然,有人認為薛舉父子武勇過人,作為與唐賊及隋氏抗衡的第一線,再好不過。相對的,也有人認為薛舉為人兇殘,難當大事。 武威李軌,就是這一派的代表。 李軌,不過就是這幾年絲路貿易圈中崛起的商人。但由於為人疏財仗義,很得河西百姓的歡心。
Thumbnail
薛舉招兵買馬,意在反隋,對於隴西世族們來說,算不上祕密。 自然,有人認為薛舉父子武勇過人,作為與唐賊及隋氏抗衡的第一線,再好不過。相對的,也有人認為薛舉為人兇殘,難當大事。 武威李軌,就是這一派的代表。 李軌,不過就是這幾年絲路貿易圈中崛起的商人。但由於為人疏財仗義,很得河西百姓的歡心。
Thumbnail
1.李世民登基 2.貞觀之治 3.武則天的身世
Thumbnail
1.李世民登基 2.貞觀之治 3.武則天的身世
Thumbnail
漢武大帝劉徹,絕對是西漢王朝中最受人矚目的一個皇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喜怒無常,濫殺大臣。 一般說到他,不外乎這幾種評價。 事實上,當我們看完《史記》後,一點也不難發現。 漢武帝根本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只是董仲舒的一個建議…… 有很多
Thumbnail
漢武大帝劉徹,絕對是西漢王朝中最受人矚目的一個皇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好大喜功,窮兵黷武。 喜怒無常,濫殺大臣。 一般說到他,不外乎這幾種評價。 事實上,當我們看完《史記》後,一點也不難發現。 漢武帝根本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只是董仲舒的一個建議…… 有很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