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異色女明星「登台」小史(二)芬媚潘露絲(Femi Benuss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在五十年前,看電影的通俗方法是「看明星」而非「看導演」(當然更不是看其他的工作人員),因此,談起1970年代歐洲異色電影在台灣的映演史,不能不提那些最具票房號召功能的女明星。

  可惜,目前這段歷史湮沒已久,剩下當年台灣觀眾之間的「最美公約數」愛雲芬芝(Edwige Fenech)這個譯名碩果僅存。筆者將藉著這個單元,簡介當年其他大名鼎鼎、曾經受到觀眾喜愛的歐洲異色女明星。


芬媚潘露絲;電影《別怕芬芝》一鏡頭。

芬媚潘露絲;電影《別怕芬芝》一鏡頭。

  芬媚潘露絲(Femi Benussi,1945-)其人其名皆貼切象徵1970年代台灣觀眾環繞著異色女明星的想像。其實她的片子引進寶島的歷史前後長達十餘年,可是知名度卻非得「時來運到」才見飆升。不過,正當她在台灣行起大運,連帶促使配演的電影水漲船高時,其實她已對義大利影壇逐漸生厭……

  芬媚她原籍南斯拉夫,在當地就受過表演訓練,並於劇院登場。原本她曾想進大學修讀文學與哲學,後來因緣際會輾轉赴羅馬投奔一位姑姑。恰是在義大利寄人籬下時,她獲得電影界的發掘,在1965年頭一次透過銀幕亮相。

  早在1968年,台灣的片商就曾買進芬媚潘露絲演出的電影,不過她真正成為業者力捧、異色電影的看板女星則要等到1977年。在此之間,她的一段「張冠李戴」的經歷正堪反映過去台灣片商經常鬧出的一種烏龍。

早有台灣觀眾緣,無奈深受張冠李戴之苦

  芬媚潘露絲擁有別具異國情調的面孔,其氣質即使經過轉譯,對於台灣民眾也甚具潛力,因此,雖然她在早期來台的電影中多屬配角,片商仍樂於刊登她的照片以利宣傳。以西部片《落日狂風沙》(Il tempo degli avvoltoi,1967)而言,義大利和台灣片商不約而同使用她的形象作為廣告焦點;可惜當年的台灣業者對於歐洲面孔經常陌生,雖然在廣告上放大芬媚秀髮如雲的裸背側影,並且有意將她宣傳成「歐洲最美麗動物」,卻張冠李戴,將另一位配角瑪莉亞葛蘭嘉(Maria Grazia Marescalchi)的芳名錯冠到她頭上。可想而知,走出戲院的觀眾即便對她留下印象,也知人而不知其名,真是造化弄人。

《野女王》高雄市上映廣告。(台灣新聞報剪報)

《野女王》高雄市上映廣告。(台灣新聞報剪報)

  1971年,她領銜主演的片子初次引進台灣。這部《野女王》(Tarzana, sesso selvaggio,1969)是筆者此前介紹過、在1960年代末期的義大利時興一度的叢林片。芬媚潘露絲飾演的自然是題名中的那位久居蠻荒野林、偶然受到探險隊發現的神祕女郎。一般來說,這類影片由於「琵琶猶抱」,林中女郎往往穿著編織物或稀薄服裝,雖暴露卻不至於踩線,很能適應其時的電影檢查。唯獨芬媚這部較為稀奇,是上空演出,僅以濃密的長髮掩飾乳房。由於這番大膽表現,據說本片甚至在國中少年之間都曾引起話題,筆者的訪談的一位影友也曾在高中時觀過改題《野女》重映的版本,他說,拜片商的馬虎,該片的上空鏡頭…

起初…有用馬克筆塗黑,到後來變成一邊有塗、一邊沒塗,到後來乾脆不塗....

  雖說有上述「東遮西露」、「上露下掩」、既有趣而突出的軼事,可是同樣的慘劇又發生在芬媚身上。照說她這回獲得正確的譯名「范美白露茜」,應當可以為觀眾所認識,怎料糊塗的片商再度張冠李戴,將片中的金髮女配角費蘭嘉菠雪露(Franca Polesello)誤認成森林中的野女王,而將芬媚錯當金髮尤物。

  其實除了台灣片商製造的烏龍,芬媚潘露絲與本地觀眾的緣分之所以姍姍來遲,也因為她在歐洲影壇的星運不算太好,即使可說片約不斷,但只能歸類在半紅不紫的一線二線之間,擔綱得起乙級片主角,但只能在甲級片出任配角。於是她在稍後幾年引進台灣的電影中,悉數都在陪襯其他更紅的演員。舉例而言,《我愛小卿卿》(Il domestico,1974)是當時愈來愈受歡迎的義式桃色喜劇,男主角蘭杜布山卡(Lando Buzzanca)彼時堪稱此類電影的代名詞,鋒頭更大過片中女主角,芬媚也就很難受到注意;另一部《美嬌娘》(Samoa, regina della giungla,1968)則是和《野女王》同一類的叢林片,但女主角是當時在台灣艷譽正隆的愛雲芬芝,片商甚至未在廣告掛出芬媚的大名。

  此間,芬媚潘露絲也曾在香港邵氏與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合拍的義式西部片《龍虎走天涯》(El karate el Colt y el impostor,1974)演了兩三場戲。不過該片的宣傳重心同樣另有他人。

  經過一年(在台灣電影市場)的沉寂之後,拜一部義大利桃色喜劇所賜,她終於一夕爆紅。同時,她的譯名也在此間才大致有了標準,作「芬媚潘露絲」。這部電影是當年片商號稱「愛片大白鯊」的《俏師娘》(La professoressa di lingue,1976)。

芬媚潘露絲在《俏師娘》片中一鏡頭。

芬媚潘露絲在《俏師娘》片中一鏡頭。

仰仗「愛片大白鯊」《俏師娘》一夕爆紅

《俏師娘》台北市上映廣告。(中央日報,1977.03.25)

《俏師娘》台北市上映廣告。(中央日報,1977.03.25)

  「愛片」是1970年代用來指涉異色電影的一種別稱,而票房鉅片《大白鯊》(Jaws,1975)此前剛來台映過,轟動一時。「愛片大白鯊」兩相組合,顧名思義,正在明示《俏師娘》是愛片界的爆炸性電影。

  《俏師娘》說來屬於義式桃色喜劇在1970年代中旬衍生的一種子類別,筆者姑且定義作「職業別桃色戲劇」。這種子類型是以包括女醫師、女刑警、女教師、女學生、女計程車司機等職業/身份別發展出來的故事,尤以女教師格外受歡迎,至少曾有愛雲芬芝、南蒂卡絲妮等七位知名影星先後詮釋,一共拍過近十部片,台灣則引進六部左右。《俏師娘》是這類職業別喜劇裏最先來台者,可視為這波風潮的濫觴。

  本片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經營國際生意的養豬戶裏,男主人有意栽培21歲的兒子學習家族事業,陰錯陽差聘來一位美艷的家教老師親自指導他的英語及法語口說。其實這個男孩子有輕微的口語表達障礙,幸而「俏師娘」偶然發現能夠刺激他流利言談的小技巧……

  事實上,芬媚潘露絲這部大作情節零碎鬆散而跳躍,配樂不甚協調,在各方面都稍顯馬虎,嚴格說來只能歸類為這類片子的二流。但它當年在台北市的愛國戲院足足連映十九天。雖以西片映期不算極長,以其時「愛國」平均約一週的檔期而言卻十分驚人。特別是,若一併考慮《俏師娘》的諸多裸體鏡頭勢必慘遭刪剪,使原本就如同一盤散沙的情節更加支離破碎的話,芬媚潘露絲的魅力果然不同凡響。

  芬媚之所以爆紅,筆者以為拜她的外型不同於其他歐洲艷星。當年這些歐洲影星大多身材修長,並有一張線條分明的面孔,畫了時興的濃妝難免給人冷若冰霜、難以親近之感。芬媚潘露絲無論體型或臉龐都更接近台灣社會過去偏好的「玲瓏」女性形象,同時,她畫起濃妝更是再現了當年所謂「嬌滴滴」的女性氣質,自然有潛力受到歡迎。

  台灣過去的外片生態裏,一旦有明星忽然爆紅,片商就會踴躍引進她/他的新舊影片上映。芬媚潘露絲也不例外。她後續來台映演的影片絕大多數屬於Giallo(義式鉛黃驚悚片)與桃色喜劇兩種類型。只不過誠如前述,她在歐洲並不是紅得發紫的明星,因故後來引進的片中,她其實多屬配角。

  同時,透過這些曾來台灣放映的影片內容,不難看出當地/台灣的片商最著重於芬媚潘露絲的哪項特色。這也是後來種下她從影壇引退最主要的因素。

片商鎖定接連引進,配角掛成主角

  緊接著《俏師娘》而來的是名叫《妙女兒》(Carnalità,1974)的片子。本片曾於1970年代下旬至80年代上旬在全台各地多次推出(有時更會加掛「風流」二字,私自改題《風流妙女兒》),堪稱芬媚潘露絲最著名的電影。但別看它片名輕鬆風趣,其實有個懸疑的故事:說的是富商趁人之危,從周轉不靈的公爵手中巧奪古堡;殊不知公爵的愛女聞得此事,早開始暗中行動,要取富商一條老命。本片當年的宣傳文案令人印象深刻,也能窺知劇情的發展和其賣點:

妙女獻玉體 古堡歸原主 海灘日光浴 美的大展覽
《妙女兒》台北市上映廣告。此時芬媚潘露絲雖然已經走紅,但她和女主角Erna Schurer依舊遭到張冠李戴;片商將兩位主要男演員的大名硬是錯認成了女主角。(中央日報,1977.12.24)

《妙女兒》台北市上映廣告。此時芬媚潘露絲雖然已經走紅,但她和女主角Erna Schurer依舊遭到張冠李戴;片商將兩位主要男演員的大名硬是錯認成了女主角。(中央日報,1977.12.24)

  《妙女兒》雖由芬媚潘露絲和Erna Schurer主演,但後者才是題名中的「妙女兒」。在台北市(或者說,警方站崗得較嚴格以及僅映淨化版的戲院裏),Erna在海濱一曬再曬的日光浴就成為片商招攬生意的賣點;但在可以私接刪剪片段的戲院,觀眾的重點就轉移到芬媚潘露絲的連場床戲上面。雖說芬媚潘露絲甫因《俏師娘》在台走紅,片商的宣傳重心偏向於她,但透過《妙女兒》全片的戲份配置,不難觀察出Erna Schurer戲演得多,芬媚卻是「賣肉」成分居多。

  這種現象在芬媚潘露絲演出的Giallo當中也很明顯。Giallo此時在義大利當地已經過時,在台灣尚且有部分能以主流片的姿態排進首輪戲院,但更多都是在放映異色電影著稱的迷你戲院推出。

芬媚潘露絲在《親愛的別怕我》片中一鏡頭。

芬媚潘露絲在《親愛的別怕我》片中一鏡頭。

  其中《親愛的別怕我》(L'assassino è costretto ad uccidere ancora,1975)屬於前者。此片走的是經典的「恐怖枕邊人」路線,譯名也頗有當年《別怕茱莉》的味道,手法則是大異其趣。故事敘述男主角買兇殺妻,運屍車卻遭一對年輕的戀人竊走,殺手旋即展開步步追蹤。拜芬媚的名氣,她這回和喬治希爾頓(George Hilton)同被台灣片商掛名領銜,實際她在全片開演55分鐘才出場,演的居然是途中冒出來的路人甲(確實是路上遇到,也無名無姓),總共僅有約莫五分鐘戲份。即便她的角色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功能,可惜在短短五分鐘內,腥羶色全落在她身上,顯然劇組根本不是請她來演戲的。萬幸她的金髮造型總是收得到甜美可人的效果,正如同她在《俏師姐》(Classe mista,1976)扮相一樣,一番美學勞動可圈可點。

  後來在異色迷你戲院上映的《別怕芬芝》(Nude per l'assassino,1975)和《血染大紅杏》(Rivelazioni di un maniaco sessuale al capo della squadra mobile,1972)對於芬媚的安排也是半斤八兩,她在後者更是片子開始不久便慘遭殺害。不過她此時已經逆轉成為看板女星,即使戲份只有幾分鐘,片商依舊要掛出她的芳名吸引觀眾,和早年承受張冠李戴之苦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由於片商總是傾向邀請芬媚潘露絲拍攝露骨鏡頭,使她一度獲稱「義大利電影中最裸露的女演員」。其實芬媚本人深感厭倦,早就有意不再拍脫戲。可是到了1980年,在義大利都靈的新聞圈(Circolo della Stampa)舉辦的一場「婦女遭受色情業剝削」會談中,芬媚潘露絲表示自從她拒演暴露戲之後,電影圈根本不找她拍片,當時她已足足失業三年。

  當台灣觀眾仍在異色戲院風靡芬媚潘露絲的丰姿時,她由於不願再回頭重作馮婦,在義大利當地逐漸淡出影壇。

後話

  無論是異色電影乃至片中的女明星,在傳統的的視角下難免被當作引發性興奮的消耗品。筆者認為上述情形也是異色片在台灣的歷史已和現今完全斷裂的主要原因。

  藉著介紹當年的歐洲異色影星予讀者重新認識,筆者目的不在激發「對於老時光的獵奇」,而期盼可以一視同仁,將異色電影與其他各類電影放在相同的水平檢視。因此,筆者想邀請各位讀者探索過去曾在台灣走紅的歐洲異色影星時,能夠多著眼於她們當年為表演所下的功夫。萬一不幸如本文介紹的芬媚潘露絲這樣,經常沒有餘地可供發揮,那麼也可觀察她們的美學勞動,觀察劇組花了多少心思在她們身上等等。觀察的細節愈多,愈能將女明星與她們的位置一併考慮。

  雖然事隔多年,我們已經無法與當年的演員雙向對話。但是筆者期盼今日的觀眾仍可以聚焦於這些演員「當年」希望外界肯定的面向-表演工夫-讓她們多年前的希冀得以實現下去。


芬媚潘露絲的電影中,曾在台上映者有:

  • 落日狂風沙(Il tempo degli avvoltoi,1967)
  • 美嬌娘(Samoa, regina della giungla,1968)
  • 野女王(Tarzana, sesso selvaggio,1969)
  • 三超人南進(Che fanno i nostri supermen tra le vergini della jungla?,1970)
  • 血染大紅杏(Rivelazioni di un maniaco sessuale al capo della squadra mobile,1972)
  • 米蘭大煞星(La mala ordina,1972)
  • 花心大少滿堂春(Paolo il caldo,1973)
  • 我愛小卿卿(Il domestico,1974)
  • 妙女兒(Carnalità,1974)
  • 龍虎走天涯(El karate el Colt y el impostor,1974)
  • 親愛的別怕我(L'assassino è costretto ad uccidere ancora,1975)
  • 火爆天狼星(Il giustiziere sfida la città,1975)
  • 別怕!芬芝(Nude per l'assassino,1975)
  • 初愛(Le dolci zie,1975)
  • 俏師娘(La professoressa di lingue,1976)
  • 俏師姐(Classe mista,1976)
  • 鄉下選美(La campagnola bella,1976)

◎另有一部《多情女郎》尚無法辨識身分,祈請讀者賜教。


參考資料

La Stampa (1980.02.01). Tema la pornografia. Si apre lo scontro. La Stampa.

Roberto Palisca (2008.10.11). Femi Benussi, una rovignese a Cinecittà. la Voce del Popolo.

考據台灣觀眾曾經在戲院看過的那些異色電影,並將這段歷史重新介紹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珊史葛」這個譯名來自香港。雖然她幾度被片商宣稱是「法國小姐」、「法國模特兒」,其實來自西班牙,且起初至義大利拍電影是掛原始的名字「妮芙娜華洛」。   她在台灣的紅法近似「脈衝式」的,首先是在1973年,然後是1975-76年,再接下來,她才轉而成為片商口中的異色「世界美體艷星」。
  西德「女學生的報告」(Schulmädchen-Report)系列電影曾在電影票房衰退的1970年代建立一番豐功偉業。不過就性別的方面而言,本系列找來素人扮演13-16歲的少女賣弄色情的軸心也可說是一段不太光彩的黑歷史。其實,「女學生的報告」在台灣上映的脈絡也正好是另一段「黑」的歷史......
  異色西片初來乍到之時,打頭陣的是一種相對精明圓融,對片商、戲院、電影檢查處乃至觀眾都很「友善」的類型-義大利的「野女郎」式叢林歷險片。這類電影可視為1960年代義大利一度風行的「泰山」式歷險片的分支,賣點則是女版的泰山。許多老一輩觀眾叫得出名字的歐洲艷星都充任過這位森林中的神祕女王.....
  歷史劇是1960年代的韓國影壇盛產的類型之一。雖然當地的電影內容同時承受電檢、刑法(猥褻罪)、反共法等多股力量的約束,但是到了60年代末,仍然分支出一批以刻劃情慾為主軸的歷史劇。其中《秘殿》可說是尤其色情(以色狀情)的一部作品。
  「蘇珊史葛」這個譯名來自香港。雖然她幾度被片商宣稱是「法國小姐」、「法國模特兒」,其實來自西班牙,且起初至義大利拍電影是掛原始的名字「妮芙娜華洛」。   她在台灣的紅法近似「脈衝式」的,首先是在1973年,然後是1975-76年,再接下來,她才轉而成為片商口中的異色「世界美體艷星」。
  西德「女學生的報告」(Schulmädchen-Report)系列電影曾在電影票房衰退的1970年代建立一番豐功偉業。不過就性別的方面而言,本系列找來素人扮演13-16歲的少女賣弄色情的軸心也可說是一段不太光彩的黑歷史。其實,「女學生的報告」在台灣上映的脈絡也正好是另一段「黑」的歷史......
  異色西片初來乍到之時,打頭陣的是一種相對精明圓融,對片商、戲院、電影檢查處乃至觀眾都很「友善」的類型-義大利的「野女郎」式叢林歷險片。這類電影可視為1960年代義大利一度風行的「泰山」式歷險片的分支,賣點則是女版的泰山。許多老一輩觀眾叫得出名字的歐洲艷星都充任過這位森林中的神祕女王.....
  歷史劇是1960年代的韓國影壇盛產的類型之一。雖然當地的電影內容同時承受電檢、刑法(猥褻罪)、反共法等多股力量的約束,但是到了60年代末,仍然分支出一批以刻劃情慾為主軸的歷史劇。其中《秘殿》可說是尤其色情(以色狀情)的一部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作者:韓秀/出版者: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其它參考:Who was Leonardo da Vinci(順便練練英文)、Netflix Medici(裡面角色都難的帥女的美) 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這個作品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1452/4/15他出生,是講求門當戶
Thumbnail
黛西‧瓊斯生於一九五一年,成長於加州洛杉磯好萊塢山。她的父親法蘭克‧瓊斯(Frank Jones)是知名的英國畫家,母親珍娜‧勒菲佛(Jeanne LeFevre)則是來自法國的模特兒。一九六〇年代末期,青少女時期的黛西就已經在日落大道(Sunset Strip)一帶聲名鵲起。   伊蓮‧張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醜話說在前面,這是個尋常老百姓的觀影感想,不是影評、毫無專業,千萬不要拿放大鏡檢視,不然只會看到骨頭、挑不到雞蛋……XD 我喜歡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 (Enola Holmes)。有幾個方面,可能根據我有空的時間,分批分享吧。 先分享,我最喜歡裡面恰到好處的 #女力 思想。想當然爾,因為我也是個
Thumbnail
榮格提出阿尼瑪斯(Animus)的概念,談到女性內心深處擁有的男性特質,代表著她們獨立自主的精神面貌,理性、勇氣、自信都是相關的形容,也是女性對顯露對外界控制和競爭的意識。以下兩部是致特立獨行的女子們:花木蘭以及薇薇安・邁爾。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負責本片特藝色彩指導的是位叫Natalie Kalmus的女性,80年代出生的女性卻參與過300多部電影,研究過色彩對人的意識影響。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作者:韓秀/出版者: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其它參考:Who was Leonardo da Vinci(順便練練英文)、Netflix Medici(裡面角色都難的帥女的美) 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這個作品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1452/4/15他出生,是講求門當戶
Thumbnail
黛西‧瓊斯生於一九五一年,成長於加州洛杉磯好萊塢山。她的父親法蘭克‧瓊斯(Frank Jones)是知名的英國畫家,母親珍娜‧勒菲佛(Jeanne LeFevre)則是來自法國的模特兒。一九六〇年代末期,青少女時期的黛西就已經在日落大道(Sunset Strip)一帶聲名鵲起。   伊蓮‧張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醜話說在前面,這是個尋常老百姓的觀影感想,不是影評、毫無專業,千萬不要拿放大鏡檢視,不然只會看到骨頭、挑不到雞蛋……XD 我喜歡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 (Enola Holmes)。有幾個方面,可能根據我有空的時間,分批分享吧。 先分享,我最喜歡裡面恰到好處的 #女力 思想。想當然爾,因為我也是個
Thumbnail
榮格提出阿尼瑪斯(Animus)的概念,談到女性內心深處擁有的男性特質,代表著她們獨立自主的精神面貌,理性、勇氣、自信都是相關的形容,也是女性對顯露對外界控制和競爭的意識。以下兩部是致特立獨行的女子們:花木蘭以及薇薇安・邁爾。
Thumbnail
去年3月8日曾經推薦過一樣的書, 這一年來,有蠻多提到「女性」的好書, 為什麼我要舊書重看呢? 首先,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其次,今天看到許多商家提到「女神節」這個詞, 雖然好聽卻有點覺得哪裡怪怪的? 先來看看婦女節怎麼來的? 於1917年3月8日, 俄羅斯的紡織女工
Thumbnail
負責本片特藝色彩指導的是位叫Natalie Kalmus的女性,80年代出生的女性卻參與過300多部電影,研究過色彩對人的意識影響。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