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5-燕青上
燕青是男寵
這回再來說一個比較顛覆的話題:
浪子燕青與主人盧俊義的真實關係是甚麼?
老衲以為:
恐怕燕青不只是盧俊義的僕人,
而更是「男寵」。
不過
要說這個話題,需要的背景推理知識有點龐雜,先一件一件來說。
第一,古人的思維模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樣一件事,擺在古人那裏做,是丟臉至極;但擺在今人來看,恐怕會是有頭有臉、值得炫耀的好事。
不用舉太遠的例子,比如說電影導演的行當;現代人對於電影導演的印象多半正面,可是李安當年想要學電影,李安的父親卻認為侮辱家風,氣得三年不與李安說話。由此可知,古人與今人的思維模式,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理解,有著很大的差別。
第二,不同的文化環境之下,有著不同的社會規範,也會有著完全不同的人情互動。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射鵰英雄傳》中有個小橋段,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長子與二子爭奪繼承權,要各自帶手下軍馬相拚,而最後被郭靖以《武穆遺書》中的兵法陣勢給隔絕開來,讓郭靖立了一場大功;也因如此,所以成吉思汗才立三子窩闊台為繼承者,蒙古人一眾皆呼萬歲。
這一段故事很多人看並沒有感覺甚麼問題,不過老衲當初第一次看,就覺得很出戲——為什麼?因為蒙古人與漢人完全不同,蒙古人的傳統是「幼子守灶」、也就是「幼子繼承制」,所以成吉思汗的長子與二子本來就沒有、也不會有成吉思汗的繼承權,而三子窩闊台真正搶奪的,應該是四子托雷的繼承之位才對。
這就是不同的文化環境下,會有的完全不同的人情互動。
了解以上,再說回《水滸傳》中的燕青。
關於燕青的故事,可以有幾個主要的思考點。
第一,主人盧俊義為何要「為見他一身雪練也似白肉,盧俊義叫一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一身遍體花繡」,也就是說,盧俊義為了好好欣賞燕青一身的白肉,特地找了刺青高手,來刺了燕青一身漂亮的刺青。
《水滸》中有兩名好漢身上刺青非凡,第一當是九紋龍史進,那是人家老爹史太公找人幫兒子刺的,讓兒子有資本顯擺,這沒問題;可是第二個就是燕青,看官們想想,到底是怎麼樣的主人,會特別費錢(刺青從古至今都不便宜也都是大工程),讓家中的一個「僕人」刺青,以便欣賞這位僕人「一身雪練也似白肉」?
第二,燕青常常出入「三瓦兩舍」(妓院與樂廳舞廳),更將三瓦兩舍中的「本事」,如「吹的、彈的、唱的、舞的」,都練到一個非常專精的程度,號稱「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
看官們想想前頭李安的故事,如果盧俊義家在北京府是五代財主,出身豪富,且在城中造橋鋪路的好事與好形象沒少宣傳過;又怎麼會放任一個「家中奴僕」,天天在「三瓦兩舍」中「浮浪」?這傳出去,對「河北三絕」、「大名府的玉麒麟」家裏,會是好名聲嗎?
同樣混跡三瓦兩舍,高俅可以去,史進也可以去;因為人家要麼破罐子破摔,本來就是破落戶子弟;要麼是鄉下土豪少東,去花花世界裏逛兩圈,本是常事。
燕青,身為北京府首富之家的一個小僕人,憑甚麼可以天天逛窯子逛瓦舍?且不說對於「盧員外府上」的名聲影響不好,就說這三瓦兩舍得靠白花花的銀子往裏送,燕青身為一個小奴僕,怎麼能夠天天在「銷金窩」中出入自如?
第三,燕青能與李師師一見如故,這本身就透著蹊蹺與古怪。
常去風月場所的朋友都知道「婊子無情」的真理,你如果認為風月場所的女子能對你動真情,那麼比相信你能夠修仙飛劍還滑稽(這句話的原版是倪匡老爺子,在他寫給古龍的一封信中說過:妓女若能上岸,比凡人能成仙的還少!),前頭另一個刺青好漢史進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史進自以為與妓女李瑞蘭是「舊識」,認為李瑞蘭肯定能幫他;結果這「老相好」李瑞蘭反手就將史進給舉報,讓史進吃了一回悶虧、學了個乖。
讀《水滸》有個技巧就是反襯,看石秀殺嫂要想到武松殺嫂,看李逵打賣唱女就要想到魯達救了賣唱女;所以我們看看燕青與李師師的互動,得再回想另一個刺青好漢與「老相好」的互動,想想:
為什麼燕青就能與李師師一見如故,天下第一名妓的李師師還不是他燕青的「老相好」,只是「新相好」、甚至都還沒有「好」上,人家李師師就願意幫燕青傳遞訊息?
燕青身上的這三件思考點,若從北宋風氣,或至少從明代文人(施耐庵本身是明代文人)的社會風俗習慣上推敲,才能夠理解。
根據《晉書》紀載,「自咸寧、太康之後,男寵大興,甚於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而到了北宋之後,此「男寵」之風極度氾濫,宋徽宗趙佶時期(對,就是《水滸》描述的時期),甚至要立法專門搜捕沒有證照的男娼。
到了明朝,連大官袁中道都十分沉溺於男寵男色,自稱「分桃斷袖,極難排割,自恨與沈約同病」云云,翻成白話,就是「搞男寵搞得難以自拔」。
如果了解以上古代風氣,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明朝古人見到施耐庵所寫的:「為見他(燕青)一身雪練也似白肉,盧俊義叫一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一身遍體花繡」,恐怕那時的人都能「會心一笑」、「懂的都懂」,光此一句,就能明白燕青與盧俊義之間的關係。
如果燕青只是盧俊義的「僕人」,那麼真很難明白為何要幫家中奴僕刺一身讓他出去可以炫耀的漂亮刺青;不過若燕青是盧俊義的「男寵」甚至帶三分「玩物」的意味,那麼就很好理解盧俊義幫燕青刺青的真實含意。
這跟現代許多大老闆,會送情婦愛馬仕包包與名牌時尚服飾,恐怕出自相同的心理。
給一些「奢侈品」(燕青的刺青號稱天下無雙無對),讓「玩寵」去炫耀,也是間接的炫耀我大老闆的眼光與品味,不是嗎?
體會以上,自然,也能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奴僕,其他奴僕上不得「三瓦兩舍」、而燕青就能夠上「三瓦兩舍」?因為真正的「奴僕」薪資,肯定與「男寵」的薪資大不相同,燕青有銀子可以上三瓦兩舍玩去,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玩,能玩到自己的樂器水平無論「吹的、彈的、唱的、舞的」,都與三瓦兩舍中的專業人士水平相當,這得花上多少錢?讓孩子學過小提琴的父母應該都懂。
(燕青玩樂器的水平相當高,這一點在與李師師的會面中,兩人各逞其能處可以看出來;那一段簡直是後來金庸寫《笑傲江湖》時,讓令狐沖與任盈盈合奏笑傲江湖曲的靈感來源。)
又當然,許多性工作者,平時閒暇之餘也喜歡往性販售產業跑,如酒店妹下班喜歡蹲牛郎店,牛郎下班也喜歡蹲酒店,這一點微妙的心理互補因素,相信古今均同,推到燕青身上思考,也是絲毫不爽。
看明白了燕青的真正「出身」,就不會對李師師為何對燕青「另眼相看」感到奇怪;那叫做「同類相吸」,彼此一個眼神就能夠明白彼此的苦衷與說不出的味道;當然,若看官們要類比成許多酒店紅牌小姐私下喜歡蓄養牛郎小白臉的場景,亦無違和。
附帶一提,很多人奇怪平時做事十分謹慎的石秀,為什麼遇上盧俊義時會捨命相救?可以回頭看看俺分析石秀的那一篇再重新思考咀嚼一下,老衲就不便點破。
最後,關於燕青身上的謎團很多,除了「是主人的男寵」之外,還有他到底有沒有「誣賴李固與主母早就通姦」、「燕青是不是朝廷與梁山、甚至與方臘軍之間的雙面細作」、以及「燕青最後去了哪裏」等等,有空再寫——但如果沒空的話,就讓燕青身上的謎團與燕青的結局一般蒸發於空中,似乎也是個很好的收尾。
這回就不從俗說「下回分解」吊胃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