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各式各樣的人們對空間的品味各不相同,我感覺所有的美好空間——無論城市、建築、公共空間、街道、舞台——都有一種夢一般的質地。夢是輕盈、流動、自由的,在其中,不同的場景相互橋接在一塊,充滿變化、甚至是不確定性帶來的刺激感,持續吸引著我們探索它自身。好的空間就像夢一樣,把各種元素橋接在一起,多變的感官刺激時常喚起古老的記憶、或對未來的想望。公園設施喚起兒時的樂趣,百貨公司裡的專櫃使人遐想自己可以成為上百種不同的樣子——夢想就是空間的實質。
夢想也是超越功能性的,它訴求共感,尤其是對某個瞬間感受的永恆把握。美好的空間召喚人的行動,就如同夢想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當一對有生活創造力的夫妻一起用夢想佈置他們的居處時,他們或許是想著,「在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在矮窗邊的椅子聆聽鳥鳴,一邊讀小說,肯定很美好」,而可能更少是,「不要在牆壁上釘東西,會讓這棟房會貶值」。當這樣的夢想同時感動了兩人,空間就一步步地被形塑,成爲實體的夢境。一旦夢境的尺度夠大,感動的幅員夠廣,我們就能有一個有機整體的城市,一個所有人都能做夢的空間。所以,夢想是人與人之間斷裂的世界的橋樑,它的實體就是空間。
美好的空間透過佈局將人們相連在一起,我們透過空間看見人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在街道上、在陽台上,進而讚嘆造物者的偉大。美好的空間促進人們隨機、有趣的相遇,將原本可能無比遙遠的人們湊合在一塊,產生化學反應,創造出多采多姿的想法和生活,為整個星球帶來歡快的氣氛。
美好的空間也是公正的空間,它不會偏頗特定的階級、性別、族群,而是讓任何人無論任何身分認同和生理差異,都能感到自在幸福。
幸福的意思是,能夠愉快地做夢,愉快地與人相遇,並且有能力讓夢想成為世界空間的一部分。
最後,美好的空間是鑲嵌在自然當中,而不是人造的孤島。在這樣的空間中,由於自然環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也得以超越人的尺度,從萬物的角度看待自身。因此,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美好和人類的渺小,也將懂得唯有超越簡單無趣的個人利益,為更大的價值而活,讓所有生命都能做夢、奮鬥、體會自身的力量和世界的美好,才是存在的根本之道。
美好的空間是理想社會和世界的前提。一起做夢!一起作夢吧!為了更美好的空間。當然,也不只是空間,無論你是誰,在什麼地方,從事什麼事業,都要相信明日的世界是奠基於今日的夢想——這是一個所有人都真正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