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次:時尚作為一種語言,正如散文作為一種時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像一灘無所適從的水被舀起,沖水抑或澆花,而我的第一步,是把這個帳號公開了。

〈造次〉的簡介上寫「寫一本散文來討論散文,就像用技藝來反映技藝,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事。」先前完全不認識作者,是在朱宥勳的youtube影片被介紹,也覺得概念好玩,但沒打算當下就買,是年假每個人該幹嘛都幹嘛去了,一人待在家無聊就跑到誠品瞎晃,晃一半想到,剛出版的話那這裡應該有,走兩步就找到了,還是猶豫半刻,還有兩三本沒看前幾天又買了兩三本,最後的說法是遲早都會買的話來都來了不現在買也太虧。讀完後像一灘無所適從的水被舀起,最晚買的是那堆書最早看完的。

我的寫幾乎是全憑感覺,感覺沒到就是擺在那閒著,有感覺的東西也擔心消費個人經驗會有上限(如重複性高,但又不能要求能穩定有新的刺激,那生活該有多衰小)。本想著拿讀過的書來寫整理,練筆也幫助學習,但嘗試兩篇後好像跟其他閱讀帳號是一回事,得不到創作的快感便作罷,擺在那閒著,直到讀完〈造次〉裡面對”散文“定義的探討,讓我找到比感覺更扎實的發力點,如每次練投都要重新找回的姿勢:手肘伸直、手腕下壓、腿腳發力、指尖甩出球的觸感。

“散文”的定義從古至今爭論不斷,連Essay該翻譯成散文或隨筆或直接音譯都還有得吵,本書是作者以散文的形式嘗試對這個問題的論證與拆解,談到傳入中國前後歷史演變、談國外許多不認識的名字各自的定義與探討、談各種領域的理論。讀起來好玩,像戰爭電影互相駁火、拆解,但我不求甚解,像〈蜘蛛人:返校日〉的反派禿鷹,只求在復仇者與外星人大戰的殘骸裡,偷些外星科技養家糊口。

首先現在所稱的“散文”,因為種種結構性問題,第一印象都是抒情散文,作者引用黃錦樹(其中一個我不認識的名字,之後就不說名字了,作者透過引述許多大師的話來組建自己的觀點,但我都不認識也不是這裡的重點)的話,關於黃如何推導出抒情散文的本質:「作者被迫直面生命經驗,被逼面對個人經驗的單薄貧瘠;對寫作者來說,縱使不幸也是一種贈予——只要他沒被擊倒,就可以反向吸收、轉化它;抒情散文就是利用情感作為工具與槓桿,來拆開和撬起這個混帳世界的一次嘗試。」

如我在讀完周芬伶的〈散文課〉自己定義的總結:「散文是作者為以文字、文學?為媒介,與讀者溝通”自身經驗“,讓讀者有所感(任何感受)的作品。」但作者認為就是結構性問題(歷史遺留、市場機制、文學獎項、等),讓主流認為這就是“散文”的全部。

作者引述被公認為隨筆始祖的某某,很帥的一句話:我自己就是這本書的材料,你不應該把閒暇浪費在這樣一本毫無價值的書上。再見!蒙田。

作者後來習慣用隨筆或直接寫Essay來區分前述主流有狹隘印象的“散文”。似乎只要是小說或詩以外的文字都可以稱作隨筆,那一篇寫得公正客觀的紀實報導算隨筆嗎?一篇依循考試閱卷偏好的作文算隨筆嗎?作者引述某某:「Essay比什麼都要緊的要件,就是作者將自己的個人底人格的色彩,濃厚地表現出來⋯⋯(省略)其興味完全在於人格底調子。」作者說:真的要暴力地劃分考試隨筆與文學隨筆,那差異就在於個人的呈現上。

不暴力的解釋,作者引述某某:「想像一種連名字都很難定義的寫作形式吧:一種努力,一次嘗試,一場試驗,無論是推測也好,犯險也罷,隨之而來的很可能還是失敗。但是想像一下他有可能從災難裡拯救出來的東西吧,以及他在形式、風格、質地上的成就,還有隨之而來的,思想上的成就。」

作者說:隨筆就是從災難裡拯救出自我,將自我提煉出思想,將思想賦形於文字。

隨筆等於個人的呈現,個人的呈現等於將思想賦形於文字,那該如何將思想賦形於文字?為何溝通“自身經驗”的“散文”就狹隘了呢?

作者透過某某的話提到“碎片”,說:「相比整體連貫的文類或思想,隨筆更親緣於”碎片“」,什麼東西的碎片?碎片是什麼東西?結合作者後面的結論,我暴力的將碎片等於細節,你所要描述之物的細節。而該如何應用這些“細節”?如何榨取、轉化、合併、轉售、拼湊、組合⋯⋯這也是隨筆的核心問題(該以什麼為標準?)。

作者引述某某,他舉重若輕地敲開此問題:「片段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循環圓圈周圍的石頭,我將之堆砌成圓圈,我的小小世界都是一些碎片,那麼,它的核心部分是什麼?」然後之後又引述同一個某某,說沒有什麼能比這段話更能歸納什麼是隨筆的:「⋯⋯一個文本即好比一個平坦而深邃的天空,光溜溜的,沒有邊界,也沒有標記。占卜官用棍子對著天空比劃,劃出一塊想像的長方形,透過一些原則,詢問有關鳥的飛行狀況⋯⋯」⋯⋯可以不要每次都這樣嗎?

作者後面補述,我理解的意思是:世界、生活就是無邊際、規則的天空,文字就是棍子,伸出文字去拆卸並組合自己的思想。隨筆之所以親緣於碎片(細節),因為它的目的不在於完整、正確地把事物論述完整,不是報導或作文,而是騰出一整片的天空讓你伸出文字、利用細節,去拆卸、組合出自己的思想,而你如何使用這些細節,你的技巧、偏好、習慣、關注⋯⋯無不不經意地出賣了你是什麼樣的人。

回到我的:「散文是作者為以文字、文學?為媒介,與讀者溝通”自身經驗“,讓讀者有所感(任何感受)的作品。」“散文”之所以狹隘是它侷限在了自身經驗,認為自身經驗是散文的前提。所以才會有「散文可不可以虛構」等等的問題辯論。隨筆——Essay,則不在乎作者說了什麼,而是他怎麼說的,他如何榨取、轉化、合併、轉售、拼湊、組合⋯⋯等等細節出賣了他是個怎麼樣的人,而作為讀者我們想看的就是作者如何把細節堆砌成圓圈,以及中間圍出來的東西——他是個怎麼樣的人。

與Casey Neistat(美國Youtuber,Vlog教父)在某訪談中提到的概念不謀而合。

他談到Marques Brownlee(美國Youtuber,全世界最大的科技評測頻道),認為MB將會是”the greatest youtuber on this platform ”Casey說MB的內容他如此欣賞的點是,他如何對評測的產品有細微、獨特的個人看法,並有能力轉化為文字表達出來,然後形成他的個人風格。

Casey看了某期MB的評測影片,明明他對評測的產品一點興趣沒有,但MB呈現、描述的方式與技巧讓他投入地看完整部片。不在乎作者說了什麼,而是他怎麼說的。原本是在研究網路影片創作得到的結論,居然通到文學圈裡爭論不休的辯題。

正如讀到能帶來審美快感的作品,觸發也想自己來的慾望,能實踐、實驗自己覺得美的排列組合也是快感的來源之一,但我對散文的理解,把我推向經驗的貧脊、內容的重複,使寫作成了一種感覺的刮刮樂。〈造次〉提出的概念讓我得以將寫作的發力點從感覺,轉移到專注在“細節的嘗試、權衡、控制、秤重、努力、試驗”,從刮刮樂到能穩定複利成長的ETF。

不只是IG的粉絲和追蹤名單,FB的好友跟貼文、LOL的社交圈跟任何與追蹤、跟加好友搭上邊的列表,我都會不定期清理掉不會再有交集的人或不想再看到其內容的帳號,一種希望自己的列表能保持在“高效率的互動”的癖好,如果有個在社交情況下互相追蹤、不熟或不會再見面的帳號,然後他又不怎麼鳥我發的東西,就會感覺我的帳號被弄亂了,該整理一下。

但接續之前討論的「存在的意義作為一種剛需」,存在的意義源自「什麼事是我做起來會有快感、興奮、積極主動,做起來反而會獲得能量、渴望一直活一直做下去的?」,寫就是其中之一件事。在欣賞作品時獲得審美快感、在創作中實驗、實踐覺得美的排列組合獲得快感、也在收到寫的東西被稱讚、欣賞、討論時獲得快感。

所以在不需要靠運氣才有感要寫什麼後,公開好好經營這個帳號,成了一項我需要的、可以定期定額投資快感來源的項目。省略經營自媒體帶來的機會之外,也符合主動能獲的快感的條件,且正如同我透過朱宥勳的分享得知〈造次〉才獲得寶貴的啟發,除溝通自身經驗,也想分享其他好的內容,透過我對其細節的觀察,將自我提煉出思想,將思想賦形於文字。

然後如Quentin Tarantino某次被問到“what kind of film do you want to make?.“ 他的回答大意是”I want to make films that make others want to make films.“如讀完〈造次〉後,觸發也想自己來的慾望——能作出足夠好到讓別人也想自己來試試看的作品。

內容總結
造次
4
/5
avatar-img
7會員
19內容數
嘗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enyou嘗試集 的其他內容
品牌是如何影響我們做決定的? 這半個月要幫我爸組新電腦,不是很了解桌機的我倉促地做起功課,在選擇配件時,明明都是8GB記憶體,還是願意多花錢選有看過它名字的金士頓;原本CPU選Intel,店員看了我勤儉持家的預算與需求,幫我換了AMD,說效能比同價位的Intel好,圖形運算上也比較強。 為什麼根
本世紀最偉大的建築 建築的優雅白色曲線,令人想到鼓起的船帆,好似下一秒就要乘風而起。雪梨歌劇院在半世紀前完工,成為澳洲引以為傲的國家象徵與國際寶藏。是唯一一個設計師還未過世,就被聯合國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印度泰姬瑪哈陵和中國長城並列,不僅如此,在疫情前,每年還為澳洲帶來一千萬人次造訪,十二億澳幣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品牌是如何影響我們做決定的? 這半個月要幫我爸組新電腦,不是很了解桌機的我倉促地做起功課,在選擇配件時,明明都是8GB記憶體,還是願意多花錢選有看過它名字的金士頓;原本CPU選Intel,店員看了我勤儉持家的預算與需求,幫我換了AMD,說效能比同價位的Intel好,圖形運算上也比較強。 為什麼根
本世紀最偉大的建築 建築的優雅白色曲線,令人想到鼓起的船帆,好似下一秒就要乘風而起。雪梨歌劇院在半世紀前完工,成為澳洲引以為傲的國家象徵與國際寶藏。是唯一一個設計師還未過世,就被聯合國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印度泰姬瑪哈陵和中國長城並列,不僅如此,在疫情前,每年還為澳洲帶來一千萬人次造訪,十二億澳幣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這篇文章收錄了六位國中小學生的創作,以「五十二赫茲的鯨魚」為隱喻,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與自我認同議題。文章情感真摯,文字樸實動人,適合國中、小學教師、家長及對青少年心理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這是我創作心路歷程的起點,還有一些我的心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P.S.:一篇文章投稿三個活動是不是太貪心了點啊?(囧)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今天第 03 天,我將寫下:要開始學習擅長的主題,我推薦去看的書籍、YouTube。 自認樣樣學藝不精的我,沒有非常特定的擅長主題,因為我在任何領域都還不算職人大師,不過我有經常造訪與關切的主題!趁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包含了心理層面、工作層面與日常生活,與大家分享我的資訊來源!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這是我創作心路歷程的起點,還有一些我的心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P.S.:一篇文章投稿三個活動是不是太貪心了點啊?(囧)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教導如何自我啟發、發展個人品牌,並透過社交媒體和自己的創作獲得曝光。文章提供了從興趣到企劃、製作,再到營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創造三步驟,以及打造品牌的三訣竅。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今天第 03 天,我將寫下:要開始學習擅長的主題,我推薦去看的書籍、YouTube。 自認樣樣學藝不精的我,沒有非常特定的擅長主題,因為我在任何領域都還不算職人大師,不過我有經常造訪與關切的主題!趁這個機會分享給大家~ 包含了心理層面、工作層面與日常生活,與大家分享我的資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