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何謂資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書總共十一章,這裡只有前兩章的內容,主要談何謂資訊、互為主體的現實、想像的共同體等內容,甚至還沒談到AI,之後再慢慢補完後面的內容。個人覺得內容蠻受用的,可以看得懂現代社會各種概念背後是如何組成,訓練做決定時可以不被種資訊洗腦。中間多有省略,還在讓大家看得懂跟我好整理之間取平衡)

某天體育課大家都在操場,小明忘記拿水壺所以獨自回教室拿,結果放學時發現全班的班費不見了,只有小明的嫌疑最大,他沒有偷,但大家都說有,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可是「小明是小偷」的印象已經深植在同學之間,即使分班後這樣的傳言依然存在,導致小明被欺負、霸凌最後跳樓。以上是我往誇張了的方向編造的故事,但類似的事件、程度或大或小充斥在人與人之間,八卦、謠言。

/AI如何帶來威脅?

對於AI帶來的威脅,多關注在會不會取代某方面的工作?會不會反過來統治人類?或能不能使生活更方便?能不能幫我賺大錢?而實際上AI帶來的影響不會只是人與AI的關係,更多的是人與人、家庭、社會、政府、國家甚至民主的關係。要解釋這點,必須詳述人類(智人)是如何透過一個個“故事”凝聚集體的力量,進而“統治”地球——資訊。

/何謂資訊?

如何定義資訊?有一派「天真的資訊觀」會說,只要是用來闡述某事真理真相,就可以定義為資訊。先來釐清三個名詞「資訊」、「現實」、「真理真相」。小明在體育課時回到教室,這是一「現實」無論是哪個誰哪個立場,都不會改變。有人說:「我看到小明在體育課時待在教室。」這是一「真理真相」準確呈現了現實的「特定面相」,真理真相不等於現實,因為無論一則敘事如何貼近真相,都無法呈現現實的所有面向,如他可以描述小明在教室,卻無法描述小明是去拿水壺還是偷班費。

本書提到:所謂真理真相,是一方面能夠讓我們專注在現實的某些面向,但另一方面也無可避免會讓我們忽視掉其他面向。在描述現實時,沒有任何一項描述能做到百分之百準確,但還是可以有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接近現實。

而「真理真相」是「資訊」的一種,資訊卻不一定是真理真相。說:「小明在教室。」是一資訊,說:「小明是小偷」也是一資訊,而小明是小偷的這一資訊,連結了所有相信這一資訊的所有人,根據這一資訊凝聚出霸凌的力量,最後得到小偷自殺的結果。從此可以定義,資訊的功用不(只)在傳達真理真相,真正功用是在於「連結」,連結人與人之間,以創造有別於現實的、新的只存在與人與人之間的「新現實」,在此的新現實就是:小明是小偷,套用在國家就是「想像的共同體」;進而凝聚出集體的力量,在此就是霸凌,套用在國家就是各種社會制度:法律、貨幣、公司⋯⋯

/智人統治世界:說故事的能力

智人之所以可以統治世界,不在於我們真的多智慧,而是我們能夠規模龐大且靈活的合作,關鍵在於我們有其他物種都沒有的、能極有效率連結人與人的能力——說故事(這裡的故事不是指一般電影戲劇有衝突有高潮的東西),能夠建構並相信各種虛構的說法。

一般來說,人類能夠長期維持親密關係的人數,大概就是幾百人,我們需要累積多年的認識與信任,才能與另一人建立關係,規模有限。本書作者提出,大約在七萬年前,人類開發了能夠交換抽象概念的能力,進而開始大規模的合作,貿易、藝術活動等等,稱作「認知革命」。

相較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智人多出了「人與故事的連結」,從此智人之間要再合作,並不一定需要彼此認識,只需要相信同一套故事即可,而同一套故事又可以同時說給幾億人聽,就像個無限能量的插座,任何人隨插即用。如十四億天主教徒就是靠《聖經》連結;十四億中國公民就是靠共產主義與中華民族主義連結一信;全球貿易的八十億人,也是同時相信著貨幣、企業、資本主義等故事才得以互相交易。網路世界的各種明星、網紅、創作者等;政治人物、國家領導;蘋果、谷歌等公司品牌,全都是靠虛構的故事連結人所產生的概念。

/互為主體的現實

人類開始說故事前,只存在兩種現實,第一是客觀現實,如山、水、小行星,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他們的存在不會改變,第二是主觀現實,各種只存在個人心智的感受,快樂痛苦悲傷,不會因為他人沒有感受,我們的疼痛就減輕。人說故事後,就產生第三種現實,只存在與人與人之間的,先前並不存在,而是在交換資訊當下才創造出的現實:互為主體的現實、存在於主體之間的現實,You name it.

如「小明是小偷」原本不存在,是人與人互相交流後才產生並相信的現實。如貨幣本是一張紙,是透過人與人之間互相虛構說:我未來一定會給你同等價值的實物,後才產生並相信的。如國家本不存在,是某人說「欸大家,神跟我說只要我們乖乖的那塊地就是我們的了喔!」後,人們相信我們都是被應許同一塊地的人並共同為之奮戰,所以國家才存在了。

/國家的建立:高貴的謊言

柏拉圖在《理想國》談到,建立烏托邦國家的基礎會是一種「高貴的謊言」:一套關於社會秩序起源的虛構故事,能確保公民忠誠、避免質疑政制的故事。高貴是貴在,要告訴公民,我們的建國是必然、是大勢所迫、是天命所歸、是為打擊共同敵人、是為自由民主、是無產階級的第一聲號角!給公民帶來某種使命感,進而不會去質疑政府,建立集體力量的同時,也帶來集體的秩序。

必須點出的是,這裡的秩序不等於公平正義,重點在能將一群人整理成有秩序、順從、穩定的力量,即便口中喊著公平正義,實際做的可能是完全相反。如美國獨立時,憲法強調「人人生而平等」,但當時黑人仍被奴役,婦女沒有投票權,原住民則被驅逐。中共喊著「人民翻身做主人,我們要打破階級壓迫,建設一個公平的社會」隨後卻產生了新的統治階級,普通人民並未真的掌權。

/資訊網路:資訊的兩難

至此我們可以總結一套關於資訊網路模型。

天真的資訊觀主張,資訊等於真理真相,最知名的主張是「真理越辯越明」,認為只要資訊量越多,互相交叉糾錯,真理真相最終仍會勝出。(資訊>真理真相>智慧&力量)實際上必非如此,資訊的透明與暴增確實給人類帶來不少進步,科技發展、醫療水平提升,而確實也有許多謊言參雜在資訊海中,在人之間不斷複製、傳播,造成對立與悲劇,如開頭虛構的例子。

於是有了複雜的資訊觀,資訊可以帶來真理真相,也可以帶來秩序,進而引發「資訊的兩難」,簡單、簡化的資訊容易被人理解、消化、接受,進而產生秩序,然而這樣的資訊往往是片面甚至全然謊言的,而複雜的、接近現實的真理真相,往往不容易被人接受、理解、甚至衝撞現有體制與信仰的,會帶來恐慌與暴動。

/由非人主動創造的資訊

到頭來,若要追求生存與繁榮,每個資訊網路都要同時做到,發現真理真相的同時,也要創造秩序。回顧人類資訊網路的歷史會發現,不是通往進步的康莊大道,而是一直在真理真相與秩序之間取得平衡的鋼索。如日心說與地心說、進化論與創造論、每場為了信仰與種族的屠殺。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理論上資訊更爆炸且透明的現代,我們取得平衡的能力並沒有比過去的祖先高明多少,尤其在由各家科技巨頭主導的資訊平台上,為了獲取公司的最大利益,社會變得更加極端且焦慮,加上AI的出現,歷史第一次能有非人可以主動創造資訊,若有有心人士利用AI不斷創造對其有利的資訊,混入到資訊海中,人類又該如何繼續在「尋找真相」與「維持秩序」之前取得平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nyou嘗試集
7會員
18內容數
嘗試
Renyou嘗試集的其他內容
2025/02/10
1 像一灘無所適從的水被舀起,沖水抑或澆花,而我的第一步,是把這個帳號公開了。 〈造次〉的簡介上寫「寫一本散文來討論散文,就像用技藝來反映技藝,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事。」先前完全不認識作者,是在朱宥勳的youtube影片被介紹,也覺得概念好玩,但沒打算當下就買,是年假每個人該幹嘛都幹嘛去了,一人待
Thumbnail
2025/02/10
1 像一灘無所適從的水被舀起,沖水抑或澆花,而我的第一步,是把這個帳號公開了。 〈造次〉的簡介上寫「寫一本散文來討論散文,就像用技藝來反映技藝,我覺得這是很好玩的事。」先前完全不認識作者,是在朱宥勳的youtube影片被介紹,也覺得概念好玩,但沒打算當下就買,是年假每個人該幹嘛都幹嘛去了,一人待
Thumbnail
2025/02/03
品牌是如何影響我們做決定的? 這半個月要幫我爸組新電腦,不是很了解桌機的我倉促地做起功課,在選擇配件時,明明都是8GB記憶體,還是願意多花錢選有看過它名字的金士頓;原本CPU選Intel,店員看了我勤儉持家的預算與需求,幫我換了AMD,說效能比同價位的Intel好,圖形運算上也比較強。 為什麼根
2025/02/03
品牌是如何影響我們做決定的? 這半個月要幫我爸組新電腦,不是很了解桌機的我倉促地做起功課,在選擇配件時,明明都是8GB記憶體,還是願意多花錢選有看過它名字的金士頓;原本CPU選Intel,店員看了我勤儉持家的預算與需求,幫我換了AMD,說效能比同價位的Intel好,圖形運算上也比較強。 為什麼根
2024/09/19
本世紀最偉大的建築 建築的優雅白色曲線,令人想到鼓起的船帆,好似下一秒就要乘風而起。雪梨歌劇院在半世紀前完工,成為澳洲引以為傲的國家象徵與國際寶藏。是唯一一個設計師還未過世,就被聯合國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印度泰姬瑪哈陵和中國長城並列,不僅如此,在疫情前,每年還為澳洲帶來一千萬人次造訪,十二億澳幣
2024/09/19
本世紀最偉大的建築 建築的優雅白色曲線,令人想到鼓起的船帆,好似下一秒就要乘風而起。雪梨歌劇院在半世紀前完工,成為澳洲引以為傲的國家象徵與國際寶藏。是唯一一個設計師還未過世,就被聯合國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與印度泰姬瑪哈陵和中國長城並列,不僅如此,在疫情前,每年還為澳洲帶來一千萬人次造訪,十二億澳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希望透過條列和簡介,可以更方便讀者選讀自己偏好的主題。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所以當你看到一篇由他們寫出來的「資訊」之後,第一步,請先查證或是先想:他們說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不要照單全收,是治癒資訊焦慮症的第一帖藥方。
Thumbnail
所以當你看到一篇由他們寫出來的「資訊」之後,第一步,請先查證或是先想:他們說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不要照單全收,是治癒資訊焦慮症的第一帖藥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資訊爆炸之後 (原文:Too Big To Know) 副標題:網路思想先驅溫伯格解構資訊爆炸、知識轉型與資訊焦慮 (Rethinking Knowledge Now That The Facts Aren't The Facts, And Experts Are Everywh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