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不承認「外資正從中國撤出」!國務院通過「穩外資行動方案」!欲蓋彌彰?中國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已拉不動中國經濟!川普關稅戰更將會雪上加霜?
美劇《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承認問題的存在。(First step in solving any problem is recognizing there is one. )」
不願承認問題存在,無異於像鴕鳥將頭埋在沙裡一般。倘若不肯面對問題,那自然也就不可能會解決問題。
對網上「外資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出去」的說法,官媒《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文章回應,指去年全年內地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下跌27.1%,但新設立外資企業數量按年增長9.9%,直言「在討論外資是否撤出中國時,先要搞清楚『中國還需要外資嗎』?」不過隨即官方又開會拋出「穩外資」文件。專家直指中共不同部門有關外資的數據自相衝突,並有造假之嫌;而分析顯示,基於中國內外環境變化等因素,外資撤離已是大勢所趨。
(See:2025/02/10,中央社,否認外資大舉撤離中國 官媒稱沒跟上變化才撤出、太報,外資大規模撤離中國?中國官媒大動作頭版登文「闢謠」、中時,外資大規模撤離? 中共黨媒頭版信心喊話: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Yahoo財經/BossMind,外資大規模撤離? 人民日報:中國市場已今非昔比 沒跟上變化的外資撤出、新唐人,中共吸引外資創紀錄暴跌 專家揭外企數量虛增原因、大紀元,官媒為外資撤離辯解 專家揭北京造假手法)
在外傳中國鎖定美國科技企業作為關稅戰籌碼之際,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10日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並研究提振消費有關工作。會議指出,外資企業在吸納就業、穩定出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持續對外資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See:2025/02/10,中央社,留住外資 中國國常會通過「穩外資」行動方案)
《路透》報導,在過去1年中,中國消費支出疲軟一直是奢侈品、消費品和服裝製造業等產業的主要擔憂,而中國的青年失業、房地產危機也持續延燒。儘管在2024下半年,北京推出多輪刺激措施,以提振房地產業,擺脫長期低迷,但企業高層們認為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復甦。從食品、日常用品到奢侈品的外國企業接連警告,中國經濟前景仍低迷,幾乎看不到消費需求回升的跡象,在企業試圖應對日益加劇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之際,為2025年前景增添黯淡的色彩。
(See:2025/02/07,自由時報,外企警告中國經濟看不到復甦 貿易緊張局勢加劇悲觀情緒)
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斷崖式下跌,去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較二○二三年萎縮二十七.一%,創史上最大跌幅;官方卻強調這是市場結構調整,而非外資撤離。儘管中國官媒試圖淡化外資大減的影響,但分析師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政策環境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外企在中國經營面臨更大挑戰。顯示工業生產放緩。而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十%關稅,將進一步衝擊中國的出口。
(See:2025/02/12,自由時報,外商直接投資中國 斷崖式下跌)
中國經濟疲軟,過完年後還是沒有改善。外資撤離,搬遷工廠,傳統製造業困境加劇,金融市場活力也因監管大幅下滑,政府債面臨引爆危機。但是,最慘的還是實體商店和餐廳,過去1年,已有約300萬家餐飲門市倒閉。
(See:2025/02/10,民視新聞,中國經濟疲軟 外資撤離1年 約300萬餐飲門市倒閉)
中國經濟景氣下滑,日本企業也掃到「風颱尾」!化妝品大廠資生堂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2024全年虧損高達108億日圓!這是從2020年疫情以來,公司首度發生虧損。後續資生堂將把重心轉回日本以及歐美,希望降低中國經濟寒冬的衝擊。
(See:2025/02/10,民視新聞,中國經濟不景氣!日化妝品大廠資生堂「掃到風颱尾」 全年虧損破百億)
隨著電動車普及、經濟增速放緩及燃料需求的疲弱,中國的煉油廠在產能、利潤受擠壓下,正面臨著可能倒閉的風險。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去年山東有三家煉油廠宣布破產,評論認為,預計今年會更惡化。
(See:2025/02/12,新唐人,中國煉油業陷困境 關閉潮正蔓延)
美中貿易戰再度開打,《日經》報導,早在2018至2019年,美中雙方就曾互相加徵關稅,最終中國承諾從美國增加2000億美元(約30兆日圓)的進口,中國的經濟困境已經成為美中貿易談判的重大障礙,即使面臨美國施壓,中國也難以像當年那樣,透過大幅增加進口來解決貿易衝突。
(See:2025/02/10,放言,美中貿易戰又開打...《日經》指中國經濟停滯成為對美關稅談判阻礙:擴大進口面臨極限)
美國《新聞週刊》10日報導,中國經濟處於嚴峻困境,面臨通縮、國內消費低迷、工業生產放緩、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等4重威脅。
(See:2025/02/12,自由時報,習近平剉咧等 新聞週刊:中國經濟面臨4重威脅)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國經濟受建設過剩、投資過剩、產能過剩等各種過剩影響拖累,專家預測:中國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日前分析,因為中國經濟成長減緩、競爭趨於激烈,加上地緣政治情勢持續緊張,蘋果、星巴克等西方企業的中國夢正逐漸破滅。原因之一是中國經濟停滯。房地產危機導致全國房價暴跌,消費者勒緊褲帶。
如今,美國對中國將祭出關稅政策,中國正面對其內部經濟挑戰再加上地緣政治壓力,勢必將使中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經濟形勢。
中國正面臨著房地產崩盤、債務危機、勞動力減少、通貨緊縮、消費不振、投資不力、產能過剩、外資撤退,持續經濟低迷並將轉為經濟蕭條的時刻!物價下跌、消費不振,陷入通縮螺旋、通縮固化,在這種情況之下,經濟大蕭條自然將會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