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DeepSeek抄襲Open AI?克魯曼警告:AI泡沫恐由納稅人買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I人工智慧的開發與應用正如火如荼展開,卻已屢屢傳出AI泡沫、破裂的分析與評論!DeepSeek的橫空出世,重創美國AI產業與股市,更是讓投資人心驚膽顫,值得注意!


一家中國公司,被川普稱它是美國AI的「一記警鐘」,更讓美中AI戰局生變、打破算力稱王的遊戲規則,輝達、台積電等科技股都因它震盪。

中國AI出海方程式,可以總結成四大要素:廣開源、壓成本、拚應用、靠政府

DeepSeek橫空出世,輿論認為美國在人工智慧的領先面臨嚴峻挑戰。《經濟學人》:「中國企業已將美國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拉短至幾週。」凸顯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說的「後發優勢」。美國優勢推動發明,卻難拚製造,中國後發優勢擅複製普及由有到好。

(See:2025/02/06,商業周刊第1943期 ,深度解讀DeepSeek效應、看DeepSeek突破封鎖4推力!揭「中國AI大出海」策略、美國擅創新vs中國抄作業,誰會贏?拆解美中AI爭霸底層邏輯)


DeepSeek席捲全球,究竟這個AI模型威力何在?是否影響未來科技七雄發展決策?台灣相關產業有何衝擊?DeepSeek是什麼?有什麼優勢特色?與DeepSeek類似的有哪些?AI權威簡立峰:DeepSeek透過「蒸餾」,小模型也能有大模型效果。白話講,類似學生(DeepSeek)透過向老師(ChatGPT)大量提問的方式來學習。所以,我不會說DeepSeek是偷竊,而會解釋成一種讓學生可以很快追上老師的「利用」。徐宏民教授:號稱以560萬美元做出R1,訓練成本低,但根據SemiAnalysis推估,它在伺服器的資本支出實際高達16億美元。程世嘉執行長:公開思考邏輯重創OpenAI

(See:2025/02/05,今周刊1468期,既開放又低成本,它逆襲OpenAI,撼動輝達、台積股價 一次看懂 AI界中國刺客DeepSeek)


摩根大通前策略師Marko Kolanovic曾預言,標普500指數今年可能會下跌超過千點,而傳奇空頭大師Jim Chanos則警告,未來6至12個月內,美股最大的風險將來自類似DeepSeek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以及政治因素

Chanos認為,當前市場正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且這些影響可能會在未來加劇。他特別關注川普的關稅政策,尤其對中國加徵的10%關稅。根據川普政府的需求推測,要達到可觀的關稅收入,必須大幅加強對中國及歐盟的制裁力度,「這一點目前尚未實現。」他進一步表示,未來30至60天內,局勢可能會有所變化,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形勢是冷卻還是進一步升級。

(See:2025/02/06,工商時報,美股泡沫ing?傳奇空頭大師點出2大真正風險)


《黑天鵝》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警告,股票市場的震盪衝擊將比輝達崩盤更大。他指出,將資本集中在科技股,尤其是輝達上的風險,並警告股市可能出現類似DeepSeek AI技術引發的嚴重衝擊。

風險專家塔勒布強調,市場財富集中在少數股票上,尤其是輝達的兆美元市值,凸顯經濟結構的脆弱性和潛在的市場調整性不佳。在塔勒布發表上述言論之前,輝達股價暴跌17%,市值蒸發5890億美元,這是美國公司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並導致納斯達克指數下跌逾3%。塔勒布本週對彭博電視表示:「這只是開始;人們開始適應現實」。

(See:2025/02/06,自由時報,《黑天鵝》作者警告 市場震盪比輝達崩盤更大)


經濟大師克魯曼表示,達康泡沫與AI泡沫之間有諸多相似處,但最終結局可能大不同。AI熱潮與達康泡沫相似處:這波AI熱潮與1990年代末的達康狂熱有許多相似點,就連關鍵數字也相似。1999年,美股標普500本益比衝上33的瘋狂價位。現在?本益比約30。

AI熱潮與達康泡沫不同點:這回,投資人預期AI只會強化這些科技巨頭的支配地位。但巨額資本支出只會削弱、而非增強獲利能力。另一不同點在政治勢力。

他結論是,19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與當前的AI熱潮雖有明顯相同點,但當前這波泡沫的結局可能不是任其爆裂,而是巨額的「科技兄弟」紓困案,由納稅人埋單。

(See:2025/02/06,經濟日報,AI狂歡派對是2000達康泡沫翻版嗎?克魯曼:結局可能大不同)


如前所述,AI人工智慧的應用確實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誠如投資專家達利歐、經濟學者克魯曼等人的提醒,正因為科技專家、企業家、投資人乃至於一般人對AI人工智慧的高度期待,助長了科技專家、企業家、投資人對於AI人工智慧的看好,當大家都對AI題材過度熱情,投入過多資金從事研發創新,卻忽略商業模式與營收獲利時,結果,在科技創新上就可能過剩或不實用,在營收獲利上可能就收入無法滿足成本費用開支,導致變成虧損。此時,此等鉅額資本的投資恐怕將淪於失敗,而在股市上就可能形成泡沫,促成泡沫破裂。


從風險思維的角度來看,當資本過度湧入少數科技企業時,這些科技公司的股價可能因市場情緒而嚴重高估。一旦市場信心轉變或增長趨緩,股價修正可能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因此,投資AI產業時,不應只看技術創新,還需考慮獲利模式與商業化落地進展,理應謹慎地仔細評估AI個股估值。


要言之,AI科技雖是未來趨勢,AI市場具有長期成長潛力,但按目前的熱潮來看,確實可能存在泡沫化風險,尤其個別的科技企業投資,稍一不慎,可能就會投資淪於無效,吹起的資產變成泡沫而破裂。整體而言,與其「all in AI」,更應精選具備穩定現金流、合理估值與長期競爭優勢的企業,並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以降低泡沫破裂的風險。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國房市慘房企多事之秋,短期間仍難減壓!北上廣深已呈現經濟大蕭條,頹敗之勢?川普對加墨均課徵25%關稅,對中國僅課徵10%關稅,乃屬利多!川普還沒出大招?! 中國內有房市地方債爛攤,外有川普關稅戰,經濟難上加難!北上廣深已經濟蕭條! 美國川普祭出關稅戰,中國反制有效嗎?況且,川普根本就還沒出大招呢?
中國房產巨頭萬科暴雷,執行長董事會主席雙雙辭職,深圳官股全面接管。 中國房市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已連跌33個月,顯示中國房市仍未止血。 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中國經濟成長預測,並示警中國房市恐將進一步惡化。 前國發會主委近期走訪大陸超過10次以上,嗅出不尋常的內需狀況!慘況不輸金融海嘯!
有報導略稱,台灣低薪困境根源是因1996年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喊停"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排斥"開放性政策",讓台灣就此失去國際競爭力。 實則,從經濟成長四要素角度分析,反而是"戒急用忍"政策確保住台灣經濟命脈!反之,馬英九"開放兩岸"政策,造成利潤乃流向企業老闆,反而是造成台灣22K起薪的困境!
加密貨幣曾被股神巴菲特稱為「升級版的老鼠藥」,但在比特幣等加密幣近2年來,快速升值,巴菲特也頂不住誘惑,據文件顯示,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早已向巴西一家與加密貨幣掛鈎的數字銀行Nu,投資了價值近12億美元(約新台幣393.12億元),截至週三Nu股價年漲幅約34%,
彭博報導,中國通縮狀況將持續到2025,這情況自1960年代毛澤東主導的大躍進運動結束以來,從未見過。無法擺脫通縮困境是因為房地產危機造成的,這場危機導致損失約18兆美元,促使人們選擇儲蓄。彭博分析,川普上任,更加疲軟的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更甚於中美第一次貿易戰,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料將捲土重來。
美國第47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日宣誓就職,他將當日定調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誓言帶領美國進入「黃金時代」,逆轉前總統拜登的政策,並啟動一場「常識革命」(Revolution of Common Sense)。他聲稱「衰退已經結束」、「黃金年代現在開始」。
中國房市慘房企多事之秋,短期間仍難減壓!北上廣深已呈現經濟大蕭條,頹敗之勢?川普對加墨均課徵25%關稅,對中國僅課徵10%關稅,乃屬利多!川普還沒出大招?! 中國內有房市地方債爛攤,外有川普關稅戰,經濟難上加難!北上廣深已經濟蕭條! 美國川普祭出關稅戰,中國反制有效嗎?況且,川普根本就還沒出大招呢?
中國房產巨頭萬科暴雷,執行長董事會主席雙雙辭職,深圳官股全面接管。 中國房市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已連跌33個月,顯示中國房市仍未止血。 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中國經濟成長預測,並示警中國房市恐將進一步惡化。 前國發會主委近期走訪大陸超過10次以上,嗅出不尋常的內需狀況!慘況不輸金融海嘯!
有報導略稱,台灣低薪困境根源是因1996年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喊停"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排斥"開放性政策",讓台灣就此失去國際競爭力。 實則,從經濟成長四要素角度分析,反而是"戒急用忍"政策確保住台灣經濟命脈!反之,馬英九"開放兩岸"政策,造成利潤乃流向企業老闆,反而是造成台灣22K起薪的困境!
加密貨幣曾被股神巴菲特稱為「升級版的老鼠藥」,但在比特幣等加密幣近2年來,快速升值,巴菲特也頂不住誘惑,據文件顯示,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早已向巴西一家與加密貨幣掛鈎的數字銀行Nu,投資了價值近12億美元(約新台幣393.12億元),截至週三Nu股價年漲幅約34%,
彭博報導,中國通縮狀況將持續到2025,這情況自1960年代毛澤東主導的大躍進運動結束以來,從未見過。無法擺脫通縮困境是因為房地產危機造成的,這場危機導致損失約18兆美元,促使人們選擇儲蓄。彭博分析,川普上任,更加疲軟的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更甚於中美第一次貿易戰,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料將捲土重來。
美國第47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日宣誓就職,他將當日定調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誓言帶領美國進入「黃金時代」,逆轉前總統拜登的政策,並啟動一場「常識革命」(Revolution of Common Sense)。他聲稱「衰退已經結束」、「黃金年代現在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近期股市AI題材極為熱門,本粉專作為一個稅法導向的專頁,自然希望談一談生成式AI對於稅務服務的衝擊。   由於瑞蒙即將研究所開學,秉持著想要輕鬆一點的私心(以及嘗試不同寫作風格的決心),本文將不會比照過去貼文的架構,希望能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各位讀者介紹此議題。 1. 我國與歐美稅務服務的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近期股市AI題材極為熱門,本粉專作為一個稅法導向的專頁,自然希望談一談生成式AI對於稅務服務的衝擊。   由於瑞蒙即將研究所開學,秉持著想要輕鬆一點的私心(以及嘗試不同寫作風格的決心),本文將不會比照過去貼文的架構,希望能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各位讀者介紹此議題。 1. 我國與歐美稅務服務的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以 Jean Boivin 為首的貝萊德(BlackRock Inc.)分析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短期內導致通貨膨脹率走高,6~12 個月內股市漲勢將集中少數 AI 贏家。 貝萊德表示,AI類股漲勢獲得盈餘數據支撐、後續還有許多上漲空間,AI並未泡沫化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投資者如何發掘 AI 機遇? 目前,許多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被稱為“七巨頭”的幾家大型科技股上,作為 AI 進步的主要受益者。然而,鑑於 AI 影響的廣泛性,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消費者選擇到健康護理和金融等多個行業,還有更多公司可能受益。 領導者可能持續領先 AI 的許多經濟利益可能會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