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札記》砍柴體悟:愛自己就讓自己做擅長的事吧!

《行旅札記》砍柴體悟:愛自己就讓自己做擅長的事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也感謝自己持有這樣的信念,因為在台灣,我確實沒什麼體驗過那些我認為苦的生活。


旅居小島的第二個月時,我意識到當人類身處在處處不便的環境中,總是能展現出驚人的適應力。

起初,還在台灣時,我以為來到這個沒有便利商店、只能洗冷水澡、常停水停電的小島,這些基本生活條件可能都會讓我嚴重適應不良。

但事實是,等我真正體驗到這裡的生活環境,前三天確實感到有些不便,但一周後我好像就習以為常了。

我也因此體悟到,靈魂常常喜歡藉由對立面來體驗的趣味,雖然這取決於每個不同靈魂的喜好,但藉由相反的處境來體驗自己想體驗的感受是靈魂很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在台灣生活久了,很容易把便利、熱水澡、穩定的水電供應等等這些非常基本的資源、生活所需視為理所當然。

某天我躺在簡陋的小木屋裡,我才驚覺,挖賽!台灣的便利生活根本就是天堂!


來到小島的第二週我從海邊搬到森林,宿主問我會砍柴嗎?我說可以啊!我沒體驗過,我可以試看看。

同伴跟我再三確認,你確定嗎?你要不要做你擅長的事啊?

我一派輕鬆的說:安啦!砍柴而已是能有多難!

宿主笑了笑說,既然你都說了你可以,那就讓你試看看吧!於是我體驗了人生第一次砍竹子。


第一次砍竹子的經驗令我印象深刻,

砍了一個小時,我望著地上那大概10根不到的竹子,內心有點小MurMur,我意識到自己效率極低,身旁的同伴都已經砍下30-50幾根竹子,再看看我腳邊地上那寥寥無幾的竹子,內心不禁有點感到心累。

宿主兩天後回來,看了看我倆的成果,雖然那座竹子小山丘九成的竹子都不是我砍的,但我已經盡力了,同時卻也對宿主隱約地感到抱歉。

我的手臂隱隱作痛,整身骨頭彷彿就要散了,砍了兩天柴後,我有了一個深刻體悟:將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做自己擅長的事,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我意識到當我將自己放在不適合自己的位置時,不僅效率極低,我幾度更是萌生,我該不會有公主病吧?我真是沒用!諸如此類的自我批判,自我感覺並不良好。


好在幸運的是,隔天宿主問我:「今天你要不要改做一些你擅長的事?例如做些手工藝之類的?」

我一口答應,便進入了創作心流狀態,短短的幾個小時,我便完成了不少作品,一天結束後我看著這些作品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或許愛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選擇做自己擅長的事,當身體感到吃力時便是你的靈魂想告訴你:「這不適合你」的訊號。

那陣子某天很共時的看到一個訊息,獅子被視為萬獸之王,但倘若你將一隻獅子放在水裡,獅子也會淹死,但並不代表獅子不出色,只是你將獅子放錯位置了。自此之後,我這才停止自我批判,任何處境讓你對自己感到沒用、無價值,只是想提醒你,你把自己放錯位置了僅此而已。


回首過去五年的上班族生活,我很幸運大多時候都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所以我一直認為工作就是要找自己擅長的事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每當朋友跟我抱怨他們工作做得很吃力、力不從心、諸如此類的抱怨,以前我都不是很能理解,但藉由砍柴的體驗我才得以在短時間內體驗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擅長與不擅長的事,並將我的體驗分享在此。


小島之旅體驗至今不僅讓我看見自己的限制,也讓我看見真正的智慧不在於硬撐,而是在於認識自己,並找到最適合自己位置。



這篇沒什麼重點,分享心境體驗居多,文章最後,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閱讀與專注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 ❤

非常感謝與歡迎用訂閱贊助支持,讓我能持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祝福大家豐盛喜悅,擁有美好的一天 ❤


最後,我想用小小篇幅來感謝2/13贊助支持我的讀者,雖然沒有留下姓名,但如果你剛好讀到這篇文章,我想在此深深感謝你的支持,你的支持帶給我美好的一天,謝謝你,我也深深祝福你豐盛喜悅❤




avatar-img
Intern Human 的沙龍
141會員
111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沙龍,平台主要紀錄我致力於身心靈領域至今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分享我的洞見,將這些豐沛的思想轉化為文字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tern Huma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旅行開始莫約兩週的期間,我大多沉浸在內在格外寧靜的狀態中,如同動物般靜靜地臨在,觀察著大自然與眼前這巨大的 Discovery 全息投影實境秀。 半夢半醒間,一切都顯得不真實。甚至幾度疑惑,彷彿一覺醒來便來到這座寧靜優美的小島。迎著海風,腦中驀然浮現「這也會過去」。
在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我為自己做了個決定 我決定圓我已經做了10幾年的夢,我要去旅居了!
在我致力於靈性成長的這幾年,曾幾度遭遇我會稱之為靈性學習的瓶頸時期。有段日子,我陷入了一種學習/靈性資訊焦慮,只要一天不汲取新的靈性訊息,我就覺得渾身不自在。這個階段時常讓人難以分辨:究竟是在靈性逃避,還是真的到了該將知識轉化為體悟的時刻?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關於因果業力,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或許我接下來分享的觀點能夠對你有些許幫助。 問:開始探索身心靈領域後,意識到自己過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這是否會造成因果業力呢?
這個主題的萌生,是源於前幾天剛好無意間看到一則社交媒體動態,那位網友問一位靈性創作者,大致上是在闡述,最近因為相繼某些靈性課程或靈性導師形象翻車,那麼對於現在自我迷失的人,想尋求靈性管道的幫助,卻又害怕跌入靈性亂象的坑裡面該怎麼辦?
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一時興起的興趣,這些興趣有時只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有時卻能在我們的生命中扎根,成為一段珍貴的體驗,對我而言,編織就是這樣一個意外的驚喜。 從今年初開始,這個興趣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僅體驗了一項新技能,更從中獲得了許多小小的體悟和心得。
旅行開始莫約兩週的期間,我大多沉浸在內在格外寧靜的狀態中,如同動物般靜靜地臨在,觀察著大自然與眼前這巨大的 Discovery 全息投影實境秀。 半夢半醒間,一切都顯得不真實。甚至幾度疑惑,彷彿一覺醒來便來到這座寧靜優美的小島。迎著海風,腦中驀然浮現「這也會過去」。
在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我為自己做了個決定 我決定圓我已經做了10幾年的夢,我要去旅居了!
在我致力於靈性成長的這幾年,曾幾度遭遇我會稱之為靈性學習的瓶頸時期。有段日子,我陷入了一種學習/靈性資訊焦慮,只要一天不汲取新的靈性訊息,我就覺得渾身不自在。這個階段時常讓人難以分辨:究竟是在靈性逃避,還是真的到了該將知識轉化為體悟的時刻?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聊到關於因果業力,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或許我接下來分享的觀點能夠對你有些許幫助。 問:開始探索身心靈領域後,意識到自己過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這是否會造成因果業力呢?
這個主題的萌生,是源於前幾天剛好無意間看到一則社交媒體動態,那位網友問一位靈性創作者,大致上是在闡述,最近因為相繼某些靈性課程或靈性導師形象翻車,那麼對於現在自我迷失的人,想尋求靈性管道的幫助,卻又害怕跌入靈性亂象的坑裡面該怎麼辦?
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一時興起的興趣,這些興趣有時只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有時卻能在我們的生命中扎根,成為一段珍貴的體驗,對我而言,編織就是這樣一個意外的驚喜。 從今年初開始,這個興趣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僅體驗了一項新技能,更從中獲得了許多小小的體悟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