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廣告知識,投放廣告想省錢,就要活用「出價上限」與「成本上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FB廣告知識


如果你希望,你的廣告費,能慢慢花~

不要用太高的金額,去與別人競價


就可以選擇「出價上限」或「成本上限」


「出價上限」是什麼?


就是針對你投放的目標,給系統限定一個出價金額上限


例如: 投放目標是「流量」,出價上限 設定為 10 元


代表,超過 10 元的流量,我通通不要

低於 10 元的流量,我才要


透過這樣的設定,就能壓低 整體廣告成本,


那何時需要設定「出價上限」呢?


🔰 (1) 預算比較吃緊,想讓廣告慢慢花


🔰 (2) 市場競爭激烈時,不想出高價,參與競爭


🔰 (3) 受眾目標還不明確,正處於 AB 測試中


設定「出價上限」的優點,就是省錢,

那缺點呢?


缺點就是,系統的自動優化演算法,

很可能會受限,而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


那到底,你設定了「出價上限」後

是 優點多,還是 缺點多 呢?


由於每個人的產業都不同,結果當然是「不知道」


所以,不必想太多,測完就知道了


__


至於「成本上限」是什麼?


成本上限,現在系統又改名為 每次成果成本目標


假設我 出價上限 設置為 10 元,

每次成果成本目標 設置為 10 元


出價上限 =10,系統的每次出價,會盡量不超過 10


成本目標 =10,系統的每次出價,有時比 10 高,有時比 10 低

但最終的總平均,不會超過 10


其實兩者的差別,就只是限制的程度不同而已,大同小異


至於要選擇哪一個,就看你想不想 鎖很緊

如果沒想法,那就交給 AB 測試,讓結果說話就好


歡迎追蹤,一天一個行銷知識,創業者學行銷


與您分享台灣行銷代理商的真實日常&行銷知識 - 「用心服務每位客戶,滿足客戶所有客製化行銷需求,我們的服務理念。」 業界17年專業數位行銷公司,有別於市面行銷公司,我們不做外包廠商,要做「專屬於您品牌」的兼職行銷團隊! 專營「品牌知名塑造、數位廣告操盤、社群內容經營、數據分析追蹤、Martech科技行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網路上很多的聲量都是假的 但就因為是假的,學會如何創造聲量,就很有價值 尤其是 餐飲業,一定要學會 有時候,雖然你的東西很好吃 但其實只比別人,好吃一點點而已 差異真的都很小 多數的消費者,你不跟他講,根本也不會有感覺 你的用心良苦,就白費了 但如果你透過行銷,去網上
FB廣告知識 如果不想讓廣告,在半夜出現,該怎麼辦? 有些商家,廣告投放在半夜時段,會產生浪費 例如,私訊、撥打電話、訂餐、線上導線下 因為有時候,私訊 若不能及時回覆, 拖到了隔天,店家回應了,消費者常常就已讀不回 這樣花錢買到的私訊,就浪費了 線上導線下 也
廣告投放知識 尋找「受眾」時,不要只依賴「投手」的想法 有時候,「投手」心裡想的受眾, 並不是轉換率最高的受眾 為什麼? 投手 不是專家嗎? 是專家沒錯 但真正「親身接觸過受眾的人」,其實是「老闆」 投手,專職於投放,有優化操作技能, 但並沒有線下接觸過,每個產
#Deepseek的出現,重挫了AI產業,長久以來的價值觀 自從 2022年11月,ChatGPT 發布後,大型語言模型 ( LLM ) 成為了 AI 研究的主軸, 因為,大家發現,LLM 具有「顯現能力」( Emergent Abilities ) 也就是,較小的模型無法做到的
越難成交的商品,越需要做SEO 為什麼這麼說? 有些商品的行銷漏斗很短, 只要一個曝光、一句說服、一個推薦 消費者就可能「直接購買」了 這種通常「直接打廣告」就好 反觀一些難賣的、價格高的、考慮週期長的 由於時間拉很長,消費者到底何時會動身購買,無法知道 所以若一
Google 宣布,搜尋功能將不再允許 不啟用JS的瀏覽器 可以看到圖中,我把 JS 都 Block 後, Google 搜尋,就不允許我使用了 這個政策會打擊到兩種人, (1) 透過爬蟲,大量抓取搜尋結果資料的人 (2) 操作黑帽 SEO,進行虛假點擊的人 為何這些人
網路上很多的聲量都是假的 但就因為是假的,學會如何創造聲量,就很有價值 尤其是 餐飲業,一定要學會 有時候,雖然你的東西很好吃 但其實只比別人,好吃一點點而已 差異真的都很小 多數的消費者,你不跟他講,根本也不會有感覺 你的用心良苦,就白費了 但如果你透過行銷,去網上
FB廣告知識 如果不想讓廣告,在半夜出現,該怎麼辦? 有些商家,廣告投放在半夜時段,會產生浪費 例如,私訊、撥打電話、訂餐、線上導線下 因為有時候,私訊 若不能及時回覆, 拖到了隔天,店家回應了,消費者常常就已讀不回 這樣花錢買到的私訊,就浪費了 線上導線下 也
廣告投放知識 尋找「受眾」時,不要只依賴「投手」的想法 有時候,「投手」心裡想的受眾, 並不是轉換率最高的受眾 為什麼? 投手 不是專家嗎? 是專家沒錯 但真正「親身接觸過受眾的人」,其實是「老闆」 投手,專職於投放,有優化操作技能, 但並沒有線下接觸過,每個產
#Deepseek的出現,重挫了AI產業,長久以來的價值觀 自從 2022年11月,ChatGPT 發布後,大型語言模型 ( LLM ) 成為了 AI 研究的主軸, 因為,大家發現,LLM 具有「顯現能力」( Emergent Abilities ) 也就是,較小的模型無法做到的
越難成交的商品,越需要做SEO 為什麼這麼說? 有些商品的行銷漏斗很短, 只要一個曝光、一句說服、一個推薦 消費者就可能「直接購買」了 這種通常「直接打廣告」就好 反觀一些難賣的、價格高的、考慮週期長的 由於時間拉很長,消費者到底何時會動身購買,無法知道 所以若一
Google 宣布,搜尋功能將不再允許 不啟用JS的瀏覽器 可以看到圖中,我把 JS 都 Block 後, Google 搜尋,就不允許我使用了 這個政策會打擊到兩種人, (1) 透過爬蟲,大量抓取搜尋結果資料的人 (2) 操作黑帽 SEO,進行虛假點擊的人 為何這些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調整Meta後臺後,將社交平臺的訂閱費和軟件費用計算在創業預算裡。分享了維持推廣所需的工具和平臺,歡迎大家分享更好用或更實惠的工具!讓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共同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業績的達標,來自流量的達標;流量的達標,來自於行銷花費的達標。 身為一個投手或是行銷人員,除非客戶真的沒貨賣,如果為了控 ROAS 在漂亮的數字,卻沒把每個月該花費的行銷預算花到,造成營業額也無法達標,這對甲方來說是非常傷的事情,也是身為一個廣告投放人員最不應該有的優化思維。
Thumbnail
不花廣告費的行銷執行細節是什麼?很多人跟很多老闆常常聽到:別人做電商都不用花廣告,為什麼你要一堆廣告費?事實上不花「廣告費」可以,但不代表不用花錢在行銷上,除非: 
Thumbnail
透過優化廣告日預算和探索新受眾,提高廣告ROI。同時,考慮KOL/KOC和廣告的結合,發展長遠數位資產。
Thumbnail
不論哪種廣告,GOOGLE ADS、聯播網、FB+IG投放,開始漸漸分不清楚轉單來源的依據,界線越來越模糊。廣告關了,短連結的轉單還是持續會有績效;放大FB的投放預算,結果是ADS、聯播網的轉單率提高了,FB卻因為預算提升,造成ROAS下滑。
比如你研究出該商品的市場,還沒到銷售天花板,因為廣告費用帶來的客戶消費還是賺更多,但如果就這樣提出主張,可能說服力不夠,也不知道行動方案,要投多少錢做廣告? 因此可說:「根據數據分析,每投入 1 萬廣告費,可帶來 3 萬淨利,因此建議上調廣告算至 1 千萬,即可達成目標淨利。」 除了學會用數
Thumbnail
從3G時代開始,數位廣告逐漸崛起,隨著4G時代的來臨,品牌方對數位廣告的依賴日益加深。無論是Google Ads還是Meta Business,不斷推出新型態廣告,以為品牌方帶來更多利潤。 從廣告曝光人數的Impression,到點擊率的CTR,再到現今廣告效果評估的關鍵轉移到轉換率CVR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觀察後臺廣告數據,並根據數據分析來進行廣告投放的執行過程。作者強調了轉換率與轉換成本在不同產業與產品價格帶下的影響,並提到了如何根據數據來選擇最適合的廣告版本進行投放。文章結合作者個人觀點和經驗進行了廣告數據分析,值得一讀。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調整Meta後臺後,將社交平臺的訂閱費和軟件費用計算在創業預算裡。分享了維持推廣所需的工具和平臺,歡迎大家分享更好用或更實惠的工具!讓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共同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業績的達標,來自流量的達標;流量的達標,來自於行銷花費的達標。 身為一個投手或是行銷人員,除非客戶真的沒貨賣,如果為了控 ROAS 在漂亮的數字,卻沒把每個月該花費的行銷預算花到,造成營業額也無法達標,這對甲方來說是非常傷的事情,也是身為一個廣告投放人員最不應該有的優化思維。
Thumbnail
不花廣告費的行銷執行細節是什麼?很多人跟很多老闆常常聽到:別人做電商都不用花廣告,為什麼你要一堆廣告費?事實上不花「廣告費」可以,但不代表不用花錢在行銷上,除非: 
Thumbnail
透過優化廣告日預算和探索新受眾,提高廣告ROI。同時,考慮KOL/KOC和廣告的結合,發展長遠數位資產。
Thumbnail
不論哪種廣告,GOOGLE ADS、聯播網、FB+IG投放,開始漸漸分不清楚轉單來源的依據,界線越來越模糊。廣告關了,短連結的轉單還是持續會有績效;放大FB的投放預算,結果是ADS、聯播網的轉單率提高了,FB卻因為預算提升,造成ROAS下滑。
比如你研究出該商品的市場,還沒到銷售天花板,因為廣告費用帶來的客戶消費還是賺更多,但如果就這樣提出主張,可能說服力不夠,也不知道行動方案,要投多少錢做廣告? 因此可說:「根據數據分析,每投入 1 萬廣告費,可帶來 3 萬淨利,因此建議上調廣告算至 1 千萬,即可達成目標淨利。」 除了學會用數
Thumbnail
從3G時代開始,數位廣告逐漸崛起,隨著4G時代的來臨,品牌方對數位廣告的依賴日益加深。無論是Google Ads還是Meta Business,不斷推出新型態廣告,以為品牌方帶來更多利潤。 從廣告曝光人數的Impression,到點擊率的CTR,再到現今廣告效果評估的關鍵轉移到轉換率CVR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觀察後臺廣告數據,並根據數據分析來進行廣告投放的執行過程。作者強調了轉換率與轉換成本在不同產業與產品價格帶下的影響,並提到了如何根據數據來選擇最適合的廣告版本進行投放。文章結合作者個人觀點和經驗進行了廣告數據分析,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