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總在等待某一瞬間爆發性的成長但卻忘了成長的前提是不再等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總是在等,在等一個喜歡的生活砸在我們面前,在等一段時間過去告別過往,在等安定下來去闖想要的世界,在等一個適合的人奔向自己.....期許的生活似乎就在前方,但總有阻礙在面前,那個最恰當的時機好像總是差一點就會到來,於是我們總是在等待、在忍耐,其實到頭來發現那些所謂無法跨越的障礙與鴻溝似乎都是我們的畫地為牢,想要走出圓圈,其實每時每刻都是最好的時刻。

人們總說18歲是最燦爛的年紀,有最強壯的身體,有點小精力與不服輸的魄力可以無所畏懼地往前奔跑;但也有人說21歲是多變的年紀,世俗意義上的成年,有點小得意與為自己選擇的權利;但到了23歲我們又該覺得這是最好的年紀,初入社會能有全新的選擇與擁有為自己未來方向做主的決定權。

我總是在等那個最好的年紀,卻忘了現在就是那個年紀。

我總是在等那個最好的年紀,卻忘了現在就是那個年紀。

我,25歲了。

「彷彿錯過了很多個可以選擇的機會和該轉彎的路口,但我依舊覺得我應該還是在最好的年紀。」我錯過了18歲遠赴中國傳媒學院本科的機會,但我在政大依舊得到了很多可貴的經驗與契機;我錯過了21歲應該到大片場實習的選擇,但我在實習單位中無數次打開了對故事的思考與觀察周遭細微事物感官的能力。

我的20幾歲好像彎彎曲曲地走了很多地方,似乎沒有找到屬於我的本命職業,也沒有在什麼地方有過「要在這裡幹一輩子的瞬間。」但我依舊感謝著那些零零碎碎拼湊起我的一切與時光。

對於我,我更愛那些無法猜測的後來與瞬間。

對於我,我更愛那些無法猜測的後來與瞬間。

我在公司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我想要做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說難不難,回答起來竟然突然語塞。坦白說,如果完全不思考的我會說:「我想做一份完全自由的職業,做點喜歡的創作、寫點喜歡的文字,把生活碰觸的小瞬間和美好分享給更多的人。」

但,哪有那麼容易?

你看吧,我跟大多數人一樣,又再一次退縮了。

其實容不容易、困不困難從來都是我在決定。我在還未開始這場博弈前就認定這場比賽我是輸家,於是我經常害怕,害怕錯誤選擇、害怕失去面前還算安穩的生活、害怕我其實對我的夢想沒有那麼篤定。

「與其害怕搞砸,不如主動出擊,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出擊的時刻好像擊碎了過往的自己

出擊的時刻好像擊碎了過往的自己

出擊的那刻,對我而言好像就已經贏了。贏下的不是結果,而是一直不敢走出舒適圈的自己和那個不甘於平庸的自己。

去年底做出最好的出擊大概就是決定報研究所,離開習慣與安逸的地方和圈子,試圖去到一個更遠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的可能性與多元性。前前後後準備和遞出文件花了2個月,不知天高地厚地選了錄取率及低的夢校,交出申請書的時候已經是年底。

12應該是總結的月份,但我記得去年終總結的那篇貼文,我寫的心情是:「重啟。」

「我沒有在等下一個申請的期程,也沒有在等任何人給我建議,也不再等合適的那個時機,那一次我好像終於等到了我的勇敢。」

這一年又過了兩個月,我依舊還在等待結果的路上,雖然偶爾的不確定與迷惘依舊會常來我的夢裡及生活做客,但我在某種意義上更加堅定了自己想選擇的方向。

25歲想告訴自己不一定要準備好才出發,我允許自己是個還在發芽的大樹。

25歲想告訴自己不一定要準備好才出發,我允許自己是個還在發芽的大樹。

我想,我的25歲到30歲應該還是會曲曲折折、彎彎繞繞,但我好像準備好了,準備去迎接世界在我眼前自行展開,我覺得看似渺小如塵埃的我在我的世界裡其實強壯地遠超於我的想像,我覺得我能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成為我想成為的任何人。

前提是,我想要,並且我不再等待。

寫在下定決心持續創作的2025/2/22 19:12分,謝謝看到這裡的你,我們都能去到想到的地方,一定。

avatar-img
13會員
16內容數
「洗滌內心的同時或許也能成為別人的一種救贖。」 文字就是一種這樣的力量,別人所有的期待都是自己的假想。 當你害怕別人對妳的期待過高或是無法成為他們想像的樣子, 大多時候,這些都是虛無的想像。 當你墨守成規想要去找尋大眾的標準或是參考時, 那就不是一種創作,而是一種複製。「喜歡那些空白處,寫滿了也許沒有結局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日小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3歲,對自己的期許是成為一個更為勇敢的人。 勇敢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甚至也無從定義。但我知道我到了一個不能再膽怯、害怕、退縮,不敢去接受突如其來的挑戰和事物的年齡了。大學以後我深知我已經踏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必須去正視社會與生活給予的課題和對自己的期待。
臨近畢業,反而愈加平靜。 沒有想像中的徬徨、焦慮、無措,更多的是對於生活方式與期許的轉變。我依舊不解生活遇到的困難、依舊喜歡與好友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似乎「畢業」只是因為我完成了所謂世俗、自我、家人對於本身的期待及「一般大家所認定的責任及必須完成的事物」。
「太陽不是一天下山的。」 就像是有些情感不是突然就失望或是淡卻的。 我想很多時候一定是因為日積夜累所攢下的失望和一次次的行為與舉動讓你對某些人事物放下的吧。
最近在思考「脆弱」這個詞,覺得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極其脆弱的,就像是櫥櫃裡的瓷娃娃一樣。若是誰一不小心碰到櫥櫃,它們掉落出來,即便沒有破碎,也必定會有傷痕的吧,哪怕你再怎麼修補也無法掩飾它曾經受過傷的事實。
在很多當下都會覺得自己明明拼盡全力了,為什麼還換來不太好的結局? 「生活的本意是快樂。」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像你自己?」 「究竟是什麼讓你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和犯錯?」 世界上真的有不能錯過的人事物嗎? 最近的我在想,應該是沒有的吧。 “我們不需要攀附在別人的光環底下生長,也無需害怕自己的光芒不夠強大。”
23歲,對自己的期許是成為一個更為勇敢的人。 勇敢的定義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甚至也無從定義。但我知道我到了一個不能再膽怯、害怕、退縮,不敢去接受突如其來的挑戰和事物的年齡了。大學以後我深知我已經踏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必須去正視社會與生活給予的課題和對自己的期待。
臨近畢業,反而愈加平靜。 沒有想像中的徬徨、焦慮、無措,更多的是對於生活方式與期許的轉變。我依舊不解生活遇到的困難、依舊喜歡與好友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似乎「畢業」只是因為我完成了所謂世俗、自我、家人對於本身的期待及「一般大家所認定的責任及必須完成的事物」。
「太陽不是一天下山的。」 就像是有些情感不是突然就失望或是淡卻的。 我想很多時候一定是因為日積夜累所攢下的失望和一次次的行為與舉動讓你對某些人事物放下的吧。
最近在思考「脆弱」這個詞,覺得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極其脆弱的,就像是櫥櫃裡的瓷娃娃一樣。若是誰一不小心碰到櫥櫃,它們掉落出來,即便沒有破碎,也必定會有傷痕的吧,哪怕你再怎麼修補也無法掩飾它曾經受過傷的事實。
在很多當下都會覺得自己明明拼盡全力了,為什麼還換來不太好的結局? 「生活的本意是快樂。」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像你自己?」 「究竟是什麼讓你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和犯錯?」 世界上真的有不能錯過的人事物嗎? 最近的我在想,應該是沒有的吧。 “我們不需要攀附在別人的光環底下生長,也無需害怕自己的光芒不夠強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需要的是每一天都有新覺悟⋯ 等待是一種可能,實行可能的方式就是推動文字凝聚能力,無論結果如何,實在做事就是一種存在。父母在不遠行,但是處事只要是正大光明之道,父母也會同意遠行的。 點覺之一:等待,沒有最好的時機,只有更壞的時機。次生人在這個時候需要積蓄後備力量,來作生命的寄托,演化文字是一生的工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障礙,那就是「等我準備好...我就會...」的心魔。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覺,認為只有當我們完全準備好時,才能開始採取行動。但是,這種等待完美時機的態度往往導致機會的流失和潛能的浪費。
Thumbnail
人總在各種情況下不斷成長,無論你是否同意,我們都透過各樣人事時地物,持續獲得不同的領悟。本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人生中的轉折和成長,透過對愛和記憶的思考,找到了面對未來的信念。
Thumbnail
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困在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中。我們告訴自己,當一切都完美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才會踏出第一步,實現我們的夢想。然而,所謂的「完美」時刻往往是一個虛幻的幻象,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化標準。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不要再等待。 各種理由來推遲 我們總是有各種各
人生無常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不知明天先到?還是意外先到? 唯有把握當下 珍惜所有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不要在執著執念與糾結不清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人、事、物 不要強求 世間所有名利 都是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 對於不屬於我們的不要貪心 人生的本質就是得到和失去 我們越渴望就會越痛苦
人不可能永遠活在某一刻 每個階段都有不ㄧ樣的美好和精彩 等待去發現和探索 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生命的小過程 享受當下的生活 既然不能改變命運的規則 但可以改變生活的方式 過去的無法重來 未來的事也不可掌控 但我們可以把握當下的每分每秒 走好眼前的每ㄧ步 不要等走很遠了以後 再回
Thumbnail
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未必在發生的當下就是結果,那可能是一個開端。如果在當時選擇放棄,那就是結果。若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與發酵,將會慢慢形塑出不一樣的答案。
信任真的很重要,當對的時間遇到 對就是的感覺,這一生要尋找多久, 人生短短,即時行樂,這些都聽過, 但往往做到好難, 個性無拘無束,卻有了牽掛, 那是人生第一次的學習, 要如何面對,要口是心非,要勇於表達, 似乎是需要用心溝通的, 面對那虛無漂渺的,心底深處,一點點的悸動, 就放在
在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中,許多人都在等待一個「完美時刻」來開始他們的旅程或實現夢想。然而這種等待往往是無盡的,因為所謂的完美時刻,實際上是一個幻象。 「生命不是等待所有條件都完美無缺,而是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當我們說「不要等到知道所有的事情,才敢開始起步」,表示我們必須在接受不確定性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需要的是每一天都有新覺悟⋯ 等待是一種可能,實行可能的方式就是推動文字凝聚能力,無論結果如何,實在做事就是一種存在。父母在不遠行,但是處事只要是正大光明之道,父母也會同意遠行的。 點覺之一:等待,沒有最好的時機,只有更壞的時機。次生人在這個時候需要積蓄後備力量,來作生命的寄托,演化文字是一生的工
Thumbnail
在追求成功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許多人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障礙,那就是「等我準備好...我就會...」的心魔。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覺,認為只有當我們完全準備好時,才能開始採取行動。但是,這種等待完美時機的態度往往導致機會的流失和潛能的浪費。
Thumbnail
人總在各種情況下不斷成長,無論你是否同意,我們都透過各樣人事時地物,持續獲得不同的領悟。本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人生中的轉折和成長,透過對愛和記憶的思考,找到了面對未來的信念。
Thumbnail
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困在等待完美時刻的陷阱中。我們告訴自己,當一切都完美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好了,我們才會踏出第一步,實現我們的夢想。然而,所謂的「完美」時刻往往是一個虛幻的幻象,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化標準。所以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不要再等待。 各種理由來推遲 我們總是有各種各
人生無常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不知明天先到?還是意外先到? 唯有把握當下 珍惜所有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不要在執著執念與糾結不清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人、事、物 不要強求 世間所有名利 都是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 對於不屬於我們的不要貪心 人生的本質就是得到和失去 我們越渴望就會越痛苦
人不可能永遠活在某一刻 每個階段都有不ㄧ樣的美好和精彩 等待去發現和探索 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生命的小過程 享受當下的生活 既然不能改變命運的規則 但可以改變生活的方式 過去的無法重來 未來的事也不可掌控 但我們可以把握當下的每分每秒 走好眼前的每ㄧ步 不要等走很遠了以後 再回
Thumbnail
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未必在發生的當下就是結果,那可能是一個開端。如果在當時選擇放棄,那就是結果。若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與發酵,將會慢慢形塑出不一樣的答案。
信任真的很重要,當對的時間遇到 對就是的感覺,這一生要尋找多久, 人生短短,即時行樂,這些都聽過, 但往往做到好難, 個性無拘無束,卻有了牽掛, 那是人生第一次的學習, 要如何面對,要口是心非,要勇於表達, 似乎是需要用心溝通的, 面對那虛無漂渺的,心底深處,一點點的悸動, 就放在
在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中,許多人都在等待一個「完美時刻」來開始他們的旅程或實現夢想。然而這種等待往往是無盡的,因為所謂的完美時刻,實際上是一個幻象。 「生命不是等待所有條件都完美無缺,而是在不完美中尋找完美。」 當我們說「不要等到知道所有的事情,才敢開始起步」,表示我們必須在接受不確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