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6643】円星科技最近幾年研發費用相當巨大,錢都花在哪了?

【M31|6643】円星科技最近幾年研發費用相當巨大,錢都花在哪了?

Tx3策略洞察-avatar-img
發佈於🔼半導體產業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M31近五年內的研發費用呈現陡升的走勢,擴編研發部門人力,帶來顯著的費用增長。

撰文|財報分析研究室


研發部門用人費用

從過去五年M31的個體財報(不包含子公司),研發部門的用人費用已經接近翻倍,接近新台幣6億元。

以M31資本額3~4億新台幣的規模,可以說是砸錢搞研發,衝刺自有技術!

  • 2020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2.91億
  • 2021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3.53億
  • 2022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14億
  • 2023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91億
  • 2024年研發用人費用:TWD 5.56億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和EDA費用趨勢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和EDA費用趨勢


M31研發軟體使用費也是貴得驚人

EDA Tool費用從2020年的5千多萬,在2024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3億新台幣!M31研發費用增幅最大的其實不是研發部門用人費用,而是EDA的軟體使用費。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EDA費用

M31研發部門:用人費用+EDA費用

  • 2020年EDA Tool費用:TWD 0.55億
  • 2021年EDA Tool費用:TWD 0.79億
  • 2022年EDA Tool費用:TWD 1.74億
  • 2023年EDA Tool費用:TWD 2.03億
  • 2024年EDA Tool費用:TWD 3.01億

M31最近五年的研發推進項目

2024年M31的矽智財研發已經正式進入極先進製程的2奈米,因此也推升了EDA的使用費。

  • 2020年基礎元件矽智財(IP)進到7nm
  • 2021年基礎元件矽智財(IP)推進至5nm
  • 2022年提供IP整合服務,佈建完整的車用矽智財平台(Automotive IP platform)
  • 2023年IP整合服務,發展5nm/7nm實作平台,以因應先進製程的實作與整合需求
  • 2024年持續開發7nm以下先進製程高速介面矽智財,並朝向2/3nm極先進製程推進。持續發展3nm Memory Compiler的開發,以因應高效能運算IC的需求。緊跟晶圓廠製程腳步,投入7nm以下先進製程ONFI I/O研發,並構建完整的I/O+PHY解決方案。

M31近五年的研發投入確實相當驚人,從研發人力成本與EDA軟體使用費兩個面向來看,都是大幅成長的趨勢,顯示其積極投入技術研發,特別是極先進製程IP的開發。

研發人力成本趨勢

M31的研發用人費用在2020至2024年間幾乎翻倍,從2.91億新台幣增至5.56億,即使2024年的數字略低於2023 年,但整體仍是顯著增長。這也說明:

  1. 擴編研發團隊:近年來 M31可能大量招募工程師,支撐其先進製程的開發需求。
  2. 高薪搶才:在矽智財(IP)領域,特別是5nm以下的先進製程,專業工程師薪資水準較高,成本自然隨之攀升


EDA 軟體使用費用爆發性成長

相較於研發人力成本,M31的EDA工具(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費用從2020年的0.55億暴增至 2024年的3.01億,成長超過5倍,反映:

  1. 先進製程對EDA依賴度提高:隨著M31進入 2nm/3nm 極先進製程,EDA軟體的授權費、模擬與驗證成本都大幅提升。
  2. 矽智財IP的高複雜度:IP設計進入7nm以下後,驗證與佈局的難度上升,EDA需求同步增加。
  3. EDA軟體價格上漲:近年來EDA供應商(如 Synopsys、Cadence)已提高軟體授權費,對於高度仰賴EDA工具的M31來說,這部分開支成為研發費用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M31的技術發展方向

M31過去五年來的研發重點,從7nm基礎IP持續推進至2nm極先進製程,且逐步擴展至車用與高效能運算(HPC)市場:

  • 2020-2021:推進7nm、5nm的基礎IP開發。
  • 2022-2023:進入IP整合服務,建立車用矽智財平台,並發展5nm/7nm的IP實作平台,提供更多應用可能性。
  • 2024:開發3nm記憶體編譯器(Memory Compiler)、ONFI I/O,並強化PHY方案,顯示M31正朝向HPC及AI領域佈局。


結論:M31砸錢衝IP,技術佈局全面進階

M31近年的研發費用暴增,特別是EDA工具費用的成長遠超人力成本,顯示其技術推進的決心。

隨著2nm/3nm逐步推進,M31若能成功搶占市場,未來的矽智財授權收入成長空間值得關注。

然而高額研發支出也意味著短期獲利壓力,是否能透過技術授權回收成本,將是投資人未來關注的關鍵。


延伸閱讀:


財報電子書下載⏬: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1


avatar-img
Tx3|策略級洞察媒體
3會員
156內容數
Tx3 是一個專注於科技產業、投資心法與國際趨勢解析的自媒體品牌,結合產業第一線脈動、數據驅動的思考,以及全球視野下的策略觀點。 我們不是單純報導新聞,而是以犀利的眼光挑戰框架,用簡明但深刻的語言解構複雜議題,幫助讀者掌握「看懂趨勢、預判未來、做出投資好決策」的核心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高速傳輸到智慧感知,打造人工智慧晶片背後的無名英雄。 在生成式AI、邊緣運算與大數據分析快速席捲全球之際,當眾人聚焦在NVIDIA的算力、OpenAI的模型時,真正推動AI晶片落地的底層技術:高速矽智財(IP),則成為少數企業突破重圍的關鍵。台灣M31就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潛力黑馬。
在自駕與電動車革命席捲全球之際,矽智財(IP)供應商M31正以一套精準又全面的汽車解決方案,悄悄鎖定下個十年的成長引擎。 這家公司正在證明,在電動與智能化趨勢下,「硬體設計」已無法單打獨鬥,「可靠、模組化、可快速量產」的IP,才是新時代的真正王者。
在晶片尺寸邁向奈米極限的競賽中,矽智財(IP)廠M31(6643)正穩健地卡位在關鍵傳輸協議的核心節點。 該公司24日宣布,其eUSB2 PHY IP已於台積電(2330)3奈米完成矽驗證,並同步在2奈米節點完成設計定案。這項技術里程碑不僅凸顯M31與台積電十餘年緊密合作的成果,更顯示其在高速傳輸
從高速傳輸到智慧感知,打造人工智慧晶片背後的無名英雄。 在生成式AI、邊緣運算與大數據分析快速席捲全球之際,當眾人聚焦在NVIDIA的算力、OpenAI的模型時,真正推動AI晶片落地的底層技術:高速矽智財(IP),則成為少數企業突破重圍的關鍵。台灣M31就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潛力黑馬。
在自駕與電動車革命席捲全球之際,矽智財(IP)供應商M31正以一套精準又全面的汽車解決方案,悄悄鎖定下個十年的成長引擎。 這家公司正在證明,在電動與智能化趨勢下,「硬體設計」已無法單打獨鬥,「可靠、模組化、可快速量產」的IP,才是新時代的真正王者。
在晶片尺寸邁向奈米極限的競賽中,矽智財(IP)廠M31(6643)正穩健地卡位在關鍵傳輸協議的核心節點。 該公司24日宣布,其eUSB2 PHY IP已於台積電(2330)3奈米完成矽驗證,並同步在2奈米節點完成設計定案。這項技術里程碑不僅凸顯M31與台積電十餘年緊密合作的成果,更顯示其在高速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