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拉札洛》:靈魂的安居之所03——純真與罪惡交織的寓言,天堂到底在何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世界上,純真是種罪嗎?」

「當純真遇上現實,結果會是幸福,還是悲劇?」


▋ 愛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執導的《幸福的拉札洛》(Lazzaro Felice, 2018)宛如一首美麗卻令人心碎的寓言,將鄉村與都市、純真與欺騙、神話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探討人性最深層的善與惡。

這部電影既是一封獻給意大利鄉村過去的詩篇,也是對當代社會冷漠現象的殘酷剖析。


▋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拉札洛是一個住在與世隔絕村莊「因維奎塔」的年輕農夫,他的名字「Lazzaro」正暗示著聖經中死而復生的拉撒路。

他純真無邪,總是默默地接受一切,從不抱怨。

他與村裡的其他人一同勞動,卻絲毫不知自己和村民們都被莊園主馬爾基莎奴役。這是一個已經被法律廢除的農奴制度的「鬼魂」,這些農民們不知世界早已變了,而拉札洛則是這片土地上最天真的羔羊。

然而,一場誤會改變了一切——莊園主之子塔尼克雷迪突發奇想,假裝自己被綁架,並利用拉札洛來策劃這場「鬧劇」。

這個計謀最終讓警方發現了村子的存在,導致所有農民被解放,馬爾基莎則因長年剝削勞工而被逮捕。

但故事並未結束,而是進入了一個更奇幻的轉折:多年後,拉札洛彷彿奇蹟般地復活,來到了現代都市。

他發現曾經的村民如今在社會底層掙扎,依然過著被剝削的生活,而塔尼克雷迪則變成了落魄貴族。

他純真的本性並未改變,但這個世界依然無情,最終,當他試圖尋求公平時,他卻迎來了最殘酷的結局。

▋ 故事在說什麼?

1. 拉札洛:純真的羔羊,還是愚蠢的聖徒?

「天真無邪」在這個世界上究竟是美德,還是致命的缺陷?拉札洛無私地幫助每一個人,從來不質疑任何人的命令。他聽話、勤奮、對人沒有一絲戒心,甚至連塔尼克雷迪利用他時,他都毫無怨言。


這種極端的純真,讓人不禁聯想到《白痴》(The Idiot)中的梅什金公爵,或是《愚人船》(Ship of Fools)裡的受害者。當他死而復生,進入現代社會,他仍然維持著相同的純真,卻變得更加格格不入。他不懂都市的規則,不明白詐欺與冷漠,甚至當他好心彈奏風琴,卻遭到銀行職員無情地驅趕,這一刻,他成為了真正的「異鄉人」。


他是人類本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但也恰恰因為這份美好,在這個世界上顯得脆弱無助。他的命運彷彿註定——他無法改變世界,而世界卻輕易地將他吞噬。


2. 過去的農奴,現在的貧民,壓迫從未消失

導演羅爾瓦雀最令人震撼的控訴,或許正是這一點:即使農奴制度被廢除,底層人民的處境並未真正改變。


拉札洛的村民們離開了因維奎塔,但他們依舊是社會最底層,被現代都市無情地拋棄。他們成為了拾荒者、流浪者,在貧困與無奈中掙扎。他們不再受馬爾基莎剝削,卻仍然受困於資本主義體制的枷鎖。


馬爾基莎代表的是舊時代的封建剝削,而塔尼克雷迪象徵著貴族的衰落。即使他淪落至窮困潦倒,他仍然保有貴族的驕傲,甚至不願承認自己已一無所有。這些角色折射出現代社會的階級固化,即使時代變遷,貧富差距依舊橫亙在世界之間。

這個世界改變了嗎?導演的回答顯然是:「沒有。」


3. 奇蹟與寓言:這真的是一部魔幻寫實電影嗎?

《幸福的拉札洛》有著明顯的魔幻寫實風格,尤其是「拉札洛復活」的劇情,讓人聯想到加西亞·馬奎斯的文學作品。但與其說這是一部魔幻電影,不如說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關於一個過於純真的人,試圖在冷漠世界中生存的寓言。


電影並未交代拉札洛如何死而復生,這個奇蹟發生得毫無理由,但這並不重要。因為導演要講的不是一個合理的故事,而是一則帶著宗教與社會隱喻的現代寓言。拉札洛就像是聖人,也像是耶穌,他死去,然後復活,卻仍然無法拯救人們,反而成為犧牲品。


結尾的悲劇更是讓人痛心——當拉札洛試圖進入銀行,尋求公平時,他卻被無情地毆打,最終倒地不起。他的死亡既象徵著純真的終結,也象徵著社會對無私善良的殘忍對待。

他所追求的幸福,究竟在何方?或許,他早已註定無法擁有。


4. 一部時代的預言,對現代社會的無聲抗議

「這個世界不需要拉札洛,因為這個世界根本不值得被拯救。」


這部電影在詩意的畫面與溫柔的敘事背後,藏著一股深沉的悲憤與控訴。它不僅是對貧富差距的批判,更是對整個社會體系的拷問:為何純真的人總是被世界拋棄?為何善良反而成為一種罪?


當我們看著拉札洛的眼神,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來自遠古的純潔,一種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善良。而他的結局,或許也是這個時代最真實的縮影——我們期待著奇蹟,但這世界從不給予純真者一絲慈悲。


5. 狼代表「拉札洛的靈魂」,純潔卻孤獨的存在

當拉札洛被社會完全遺棄,他走向黑暗的結局時,一隻狼出現在畫面中,似乎象徵著他純潔靈魂的延續。

這匹狼默默地看著拉札洛,像是一位見證者,也像是他的化身。


狼的形象並非兇猛,而是帶著一種靜謐的悲涼,彷彿在訴說:這個世界不適合像拉札洛這樣純真的人,但他的靈魂將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raw-image

這不僅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則關於人性的預言。

——「我們真的值得擁有幸福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丹咪愛看戲】的沙龍
11會員
116內容數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4/28
在全球瘋狂購物的黑色星期五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連環爆炸,點燃了物流中心每一寸緊繃的神經。 《LAST MILE:全面引爆》不僅是一部緊湊刺激的犯罪懸疑片,更是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一個將效率、利益、制度推到極致,卻犧牲了人性和尊嚴的世界。
Thumbnail
2025/04/28
在全球瘋狂購物的黑色星期五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連環爆炸,點燃了物流中心每一寸緊繃的神經。 《LAST MILE:全面引爆》不僅是一部緊湊刺激的犯罪懸疑片,更是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一個將效率、利益、制度推到極致,卻犧牲了人性和尊嚴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斗大的電影標題映入眼簾,智齒──LIMBO──意指「罪不致落地獄,卻又沒有資格進天堂」的靈魂安息地。有趣的是標題是由一大群螻蟻聚集而成,就像是這座城市裡,力量微小、無足輕重的人們。
Thumbnail
斗大的電影標題映入眼簾,智齒──LIMBO──意指「罪不致落地獄,卻又沒有資格進天堂」的靈魂安息地。有趣的是標題是由一大群螻蟻聚集而成,就像是這座城市裡,力量微小、無足輕重的人們。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與其說《夢想集中營》演繹並指向了對「惡的庸常性」的思辨,不如說電影其實呈現、又撥開了視線可能造成的蒙蔽,用聲響和氛圍直抵我們內心的道德直覺。有時候,處在尚未足以回望的當下,或者當道德判斷原則相互矛盾而失準,我們能夠仰賴的,也僅有這樣的直覺,以及將直覺化為「蘋果行動」的勇氣。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