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的興起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變革,教育界也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場討論自然分為兩派:贊成與反對,雙方就學生是否應該使用AI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我屬於贊成的一方,支持學生利用AI進行學習。

我的論點主要有兩個。首先,我們應該將AI視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學習工具種類繁多,計算機便是其中之一。這裡我所指的並非電腦(computer),而是普通的計算器(calculator)。當計算器剛出現時,當時的老師或許會認為,學生一直依賴心算和紙筆計算,而這個“鬼東西”只需按幾下就能自動得出答案,無需運算,這對學生的學習必然產生負面影響。然而,事實證明,我們的算術能力並未因使用計算器而退化,反而讓更多人能夠接觸更深、更廣的數學問題,這無疑是教育領域的一大突破。此外,有報道指出,一些應用程式的開發者本身並非編程專家,他們借助AI編寫程式,開發應用軟件。AI的出現,使得從前只有專業程式員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連只有創意而缺乏技術的普通人也能實現,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展。

另一個想法是,我們應該將AI視為學生可以向其學習的老師。自古以來,學問的核心便是學會如何提出問題,而提問的對象往往是老師。正如古語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這些都教導我們要向有學問的人學習。如今,AI便是一個擁有豐富知識的個體,它能夠承載遠超人類的知識量,我們向它提問,再自然不過。然而,AI是否會出錯?答案是肯定的,正如老師也會出錯。作為學生,我們不應盲目相信老師的答案,而應反覆求證、互相切磋,這才是求學的根本。老師最擔心的,是學生不求甚解,直接請AI代做功課,機械地複製答案。這種情況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可能存在,且絕不可取。然而,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作為老師,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新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南筆記
0會員
4內容數
小南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童年時,我曾飼養過多種水生動物,包括蝌蚪、烏龜、小龍蝦和熱帶魚。回想起來,雖然當時年幼不懂如何妥善照顧這些小生命,但我確實投入了大量心思。每天定時餵養,頻繁更換水質,期望能為牠們創造最理想的生存環境。然而,事與願違,這些小動物不僅未能健康成長,反而壽命短暫,有時甚至在換水後不久便離世。 後來,哥哥
2025/03/06
童年時,我曾飼養過多種水生動物,包括蝌蚪、烏龜、小龍蝦和熱帶魚。回想起來,雖然當時年幼不懂如何妥善照顧這些小生命,但我確實投入了大量心思。每天定時餵養,頻繁更換水質,期望能為牠們創造最理想的生存環境。然而,事與願違,這些小動物不僅未能健康成長,反而壽命短暫,有時甚至在換水後不久便離世。 後來,哥哥
2025/03/03
安坐梳化上,輕握遙控器,準備好今晚看Netflix。 假面女郎、單身即地獄、關我L事、巧妙藝術、拳願阿修羅、PLUTO、此時此刻、齮齕人生、京城怪物、愚弄至死、紙房子、柏林、王冠、幽遊白書、歡迎回到三達里、我的大叔、無恥之徒、YOU、迷宮飯、深夜食堂、回家的鎖匙、後備媽咪……按按按…… 電視螢光幕不
2025/03/03
安坐梳化上,輕握遙控器,準備好今晚看Netflix。 假面女郎、單身即地獄、關我L事、巧妙藝術、拳願阿修羅、PLUTO、此時此刻、齮齕人生、京城怪物、愚弄至死、紙房子、柏林、王冠、幽遊白書、歡迎回到三達里、我的大叔、無恥之徒、YOU、迷宮飯、深夜食堂、回家的鎖匙、後備媽咪……按按按…… 電視螢光幕不
2025/03/02
家長常認為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不同,這似乎成了一種常態。見過很多次,家長在聽到老師或朋輩讚許孩子時,他們都抱持懷疑的態度。在父母眼中,孩子平時在家的表現完全不是被讚許的那個模樣:缺乏責任心、不懂禮貌,也看不出勤奮。這種情況經常令我反思,我有時會想:我們的孩子究竟是綠巨人,還是超人? 綠巨人平時是
2025/03/02
家長常認為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不同,這似乎成了一種常態。見過很多次,家長在聽到老師或朋輩讚許孩子時,他們都抱持懷疑的態度。在父母眼中,孩子平時在家的表現完全不是被讚許的那個模樣:缺乏責任心、不懂禮貌,也看不出勤奮。這種情況經常令我反思,我有時會想:我們的孩子究竟是綠巨人,還是超人? 綠巨人平時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均一AI實驗室研發了「AI狐貍貓」和「Jutor英語家教」等教育AI產品,並在暑假舉辦了AI研習課程,包括體驗Rai學習嚮導、製作小工具及客製化chatbot。課程中,老師們學習如何創建AI工具,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這次活動展示了AI如何提升教學效果,並鼓勵教師們探索更創新的教學方法。
Thumbnail
均一AI實驗室研發了「AI狐貍貓」和「Jutor英語家教」等教育AI產品,並在暑假舉辦了AI研習課程,包括體驗Rai學習嚮導、製作小工具及客製化chatbot。課程中,老師們學習如何創建AI工具,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這次活動展示了AI如何提升教學效果,並鼓勵教師們探索更創新的教學方法。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內容探討如何讓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首先,每個世代的孩子都經歷用過被汙名化的工具,當前的學生則是AI工具。工具的效能取決於使用者的熟練程度。強調不應害怕學生使用AI工具,而應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尤其是需要進一步考慮到城鄉差距對部分學生的影響。
Thumbnail
內容探討如何讓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首先,每個世代的孩子都經歷用過被汙名化的工具,當前的學生則是AI工具。工具的效能取決於使用者的熟練程度。強調不應害怕學生使用AI工具,而應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尤其是需要進一步考慮到城鄉差距對部分學生的影響。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Thumbnail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