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炫耀法拉利,十字軍則炫耀名馬。
對中世紀的騎士而言,戰馬既是寶貴的戰力,也是身分象徵。在十一世紀末、騎士階級還沒制度化時,更是如此。經過漫長的遠征後,十字軍戰馬多數都已死亡。於是,十字軍之間,就發生了「馬匹爭奪戰」:
首先,由於高層知道騎士多渴望戰馬,他們成立了公共基金,專門在有機會的時候,於當地市集買馬,送給沒了馬匹的騎士。
但是,排隊要馬的騎士太多,馬匹又貴,「馬匹基金」當然不夠補充足夠的馬給所有騎士。
接著,就出現了「騎士怯戰」的神秘現象。一場戰鬥可能有上百名步卒死亡,但只有兩名騎士陣亡。他們不是怕死,是怕戰馬受傷殘了。
再往下發展,又有了「擅離戰場」的奇事。雙方正打得不可開交時,忽然大批騎士自行脫隊。因為他們發現有無主的馬匹在跑跳,所以集體去爭搶馬匹了。
搶到馬匹的十字軍,四處看看還是沒馬的同僚,當然優越感爆棚。少不得要現一下。
有記載就說到,奪得阿拉伯名馬的十字軍戰士,在軍營四處向人炫耀他的戰利品。
用現代場景來比喻,就像是一個剛買到法拉利的暴發戶,正在對因為出車禍名車報銷的朋友吹噓新車有多了得一樣。
……這些炫耀名馬的十字軍走夜路的時候可能要小心一點。
&
圖片:一匹現代的阿拉伯馬。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LaMirage body07.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