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點,都市邊緣的老舊公寓區一片寂靜。鄒縱天剛從健身房回家,走過熟悉的階梯,耳機裡正放著蕭邦的夜曲,卻突然被一道撕裂寧靜的哭聲劃破。
他停下腳步,摘下耳機,抬頭望向三樓。
是小孩子的哭聲。尖銳、痛苦、連續。他的眉頭緊皺,快步上樓。敲門——沒人應。
他轉而按門鈴,數次,依然無人回應,哭聲卻持續不斷,夾雜著沉悶的拍擊聲。
鄒縱天並未猶豫,他掏出手機,一邊撥打110,一邊敲擊鄰居家的門:「三樓好像有人在虐待小孩,你們有聽見嗎?」
一位年長鄰居支支吾吾地說:「那是房東,他很兇……我們不敢吵他。」
鄒縱天沒有再聽,他掛上報警電話,轉身看向那扇閉緊的木門。
他靠近,側耳傾聽,小孩的哀嚎仍在繼續,隱約還有一聲咆哮:「再哭我就打死你!」
這句話像一把刀插入他的胸口。
「對不起了,這扇門。」鄒縱天後退一步,抬腿就是一記重踹。
門鎖斷裂,門板砰然開啟。
昏黃的燈光下,一名男人抬手正欲再度毆打身前瘦小的孩子。孩子衣不蔽體,滿臉淚痕,後背瘀青斑斑。
「住手!」鄒縱天怒喝一聲,像猛虎般衝進屋內,一把制住施暴男子。
「你誰啊!闖我家幹什麼!」
「我是你命裡的報應!」他冷冷地說。
數分鐘後,警察趕到現場,孩子被送醫,施暴者遭逮捕。
當天深夜,鄒縱天站在巷口,看著閃爍的警燈與被救出的孩子,他知道——這一腳,踹破的不是門,是沉默與冷漠的鎖。
再不救,可能就來不及了!
每一次孩童痛苦的哭聲背後,可能都是求救的訊號。台灣社會在兒虐事件上仍有許多被忽略的死角,民眾常因「不想多管閒事」或「害怕報復」而選擇沉默。
但你要記住,你的每一分關心,都可能成為改變命運的關鍵。
若你聽到疑似兒童被虐待的聲音,該如何做?
- 觀察與記錄:注意聲音的頻率、內容、時間,是否持續出現恐嚇、毆打聲、極端哭聲。
- 安全通報:可撥打 113(保護專線)或 110,警方會依法處理,保密通報者身份。
- 避免單獨介入危險現場:若你非訓練過的人員,避免與施暴者正面衝突,但可透過敲門、按鈴干擾其行為,並等待警方介入。
- 鼓勵社區連線:建立鄰里互助群組,共同守護弱勢者。
- 提供後續關懷:若兒童安全無虞後,也可與社會局或學校合作,了解是否有持續協助需求。
正義,從不只是警察的事。你我的一念之仁,或許就是那個孩子生命中唯一的光。
不要再只是錄下哭聲。
成為那個按門鈴的人。成為那個願意破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