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家人不小心當了「車手」?是第一次犯錯,沒收錢、沒惡意,會被判刑嗎?本篇懶人包由律師團隊整理《刑法》、《刑事訴訟法》緩刑要件、法院審理重點與和解策略,讓你快速了解:
- 初犯能不能緩刑?
- 沒賠錢還有救嗎?
- 詐欺車手怎麼和解?
- 找律師有什麼差別?
⚖️詐欺車手初犯可以緩刑嗎?《刑法》第74條條文要點解析
📘 根據《刑法》第74條,只要法院判兩年以下刑期,就有機會裁量是否給予緩刑。
不過注意⚠️:- 緩刑不是你的「權利」,是法院的「自由裁量」
- 判兩年以下 ≠ 一定會給緩刑
- 還要看你悔不悔過、會不會再犯、有沒有認真面對錯誤
💡所以,「初犯沒前科」只是起點,真正的關鍵在於整體情節與態度。

《刑法》第74條重點整理
❌哪些情況有期徒刑未滿兩年法院還不給緩刑?這些NG行為請避免!
如果你是以下情況,即使是初犯,法院也可能不給緩刑:
- 提領次數多、金額高(例如數十萬元)
- 不認罪、態度差、推託責任
- 不願賠償、拒絕和解
- 有LINE或Telegram對話證明你跟詐團有高度關聯
📌 結論:緩刑看的是「實質條件」,不是形式條件。.
🥺沒達成和解還能緩刑嗎?法院會看什麼?
✅ 就算你還沒和解,只要「有誠意」、「曾嘗試賠償」,仍有機會爭取緩刑:
- 自白書、悔過書、量刑意見書
- 聯繫被害人但對方拒絕,可保留聯絡紀錄作為證據
🎯 法官重視的是真誠態度,而不是一定要達成和解。
🧾實例解析:兩起法院判緩刑案例
📍案例一:新北地院 111年度重訴字第152號
- 👦 20歲學生
- 💰 領款2次,金額約4萬元,未實際得利
- 📝 初犯+誠懇認錯+家屬協助賠償
- ✅ 判決結果:徒刑6月,緩刑2年,附加接受法治教育課程
📍案例二:桃園地院 112年度簡字第97號
- 👩 女子遭詐團以徵才名義誘騙
- 💰 提領一次,金額1.2萬
- 📱 有提出對話證明被誤導
- ✅ 判決結果:拘役50日,得易科罰金
📌 結論:初犯只是參考,真正的關鍵是「悔意+補償+非主導角色」。
💡想要緩刑成功?務必掌握「時間+策略」
許多當事人一開始不了解程序,沒有律師協助,錯失緩刑機會。
📌 律師建議如下:
- 🔍 偵查初期就要委任律師,擬定正確應對策略
- 📱 主動提供LINE對話、身分背景、家庭困境等佐證
- 💬 爭取家人支持,一起準備法官會考量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