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最近用 Google 搜尋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時,是否發現結果頁頂端多了一段「AI 生成摘要」?那不是廣告,也不是網站片段,而是 Google 最新推出的搜尋體驗 —— AI Overview。
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 AI Overview 是什麼、它如何運作、目前具備哪些功能,又會怎麼影響我們的使用習慣,甚至是內容創作者或網站主的 SEO 策略。
一、AI Overview 是什麼?
AI Overview 是 Google 結合其最強大的生成式 AI 模型 Gemini 所推出的新型搜尋功能。當你輸入一個問題時,Google 不再只是列出連結讓你自己去查,而是會「主動」幫你整合各種可信來源,輸出一段條列式摘要,直接在搜尋頁面上回答你。
簡單來說,就是把 ChatGPT 結合在 Google 搜尋裡。

二、有哪些功能亮點?
目前 AI Overview 主要提供以下幾種功能:
- 即時摘要生成:自動整理網頁資訊、圖表或影片重點,並列出來源。
- 多輪提問支援:可直接在摘要底下接續追問,模擬對話式搜尋。
- 圖文影音整合:Google 圖片、地圖、YouTube 結果也會一併整合到摘要中。
- 行動裝置優化:在手機版的搜尋體驗尤為流暢,操作起來像與一位 AI 助理互動。
這些功能讓 Google 更像一位懂你的私人助理,而不只是單純的「關鍵字配對器」。
三、對 SEO 有何影響?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AI Overview 是一大福音:更快找到答案、更少切換頁面、更直覺的互動。
但對內容創作者或網站經營者來說,這就不是好消息了。
因為:
- 使用者可能看完摘要就離開,不點進原始網頁。
- 有些資訊直接被整合進 AI 回答中,網站名稱不再被提及。
- 想「搶第一頁」的策略失效,因為第一眼看到的是 AI,不是網站。
這意味著:傳統以「塞關鍵字、搶版位」為主的 SEO 模式,將面臨重新洗牌。
四、該怎麼因應?
如果你是創作者、部落客、電商主或品牌行銷人員,以下幾點建議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 提升內容品質與可讀性:AI 模型偏好清楚、有邏輯的資訊格式(如 Q&A、條列、摘要段落)。
- 使用結構化資料標記(Schema):有助於 Google 更好抓取內容架構。
- 關注 AI Summary 是否有引用你:Google 開始提供「Overview Analytics」功能,協助你追蹤 AI 是否用到你的網站內容。
- 發展自媒體聲量:未來搜尋體驗更多仰賴品牌信任與引用率,經營作者權威性比過去更重要。
五、Google 搜尋邏輯根本性的轉變
這種 AI Summary 形式未來有望進一步結合購物、影片推薦、路線導航,成為全方位的「搜尋即答案」模式。也因此,早點理解並適應這波變化,是內容創作者能否「站穩舞台」的關鍵。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