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答15 辛辣與油炸食物引發便血?飲食調整幫助腸胃修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者提問:我去大陸旅遊,我吃素,有吃到辣的、油炸的食物。回來的第三天開始大量便血,排出黑色糞便,糞便周圍裹著紅色的鮮血。有去照大腸鏡,醫師說大腸沒有問題,但在肛門口看到有紅腫,是痔瘡引起便血。我有胃潰瘍的舊疾,應該也是原因。

昨晚喝了牛奶麥片,很不好消化,整個胃和肚子悶得很不舒服,還有吐胃酸,我現在要怎麼養胃呢?

raw-image


回答:

一、又辛辣、又油炸,火氣爆表啊!對於不習慣這樣飲食的人,或是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來說,太刺激了!身體受不了,你的便血就是了。

二、吃辣的傷到腸胃,又喝了不好消化的牛奶,肚子就悶脹、吐胃酸。

三、你的狀況,最好的養胃方式就是什麼都不要吃,讓腸胃休息。可以少量的喝溫、熱開水,小口、小口的喝,慢慢喝,感覺肚子沒有問題再喝第二口、第三口。

四、如果肚子餓,可以喝米湯(有人稱為「米油」),也就是稀飯(粥)煮好後,讓米粒沉澱,浮在最上面的那一層沒有米粒的米湯。注意:不是太極米漿粥,太極粥是水與米粒融合在一起,而米湯是只有「湯」,沒有「米粒」。

米湯可以補充營養,而且身體不需要費力來消化米粒,可以保存元氣,養胃、養命。在身體有狀況時,適合喝米湯。

米湯煮法:白米與水的比例大概是米1,水12~14,熬50分鐘~1個小時,然後放著讓米粒沉澱一下,喝上面那一層黏稠的米湯(米油)。慢慢喝,溫、熱的喝,不要喝冷的。不要用胚芽米或是糙米。

五、正在脹氣時,熱敷肚子、輕輕按摩肚子。也可以緩慢的走動,幫助肚子排氣、打嗝。

六、等到身體沒有症狀,排便順暢了,才可以吃一般的食物。

raw-image


提問:我這兩天有吃荔枝,有關嗎?

回答:荔枝這幾天不要吃。荔枝屬於上火的水果,但還不至於造成便血,頂多雪上加霜而已,兇手應該還是辛辣的、油炸的食物。

第三天,這位讀者回報,「飲食很關鍵!」今早沒有大出血,但還是看得出有黑色的糞便,還有紅色的鮮血,不過已經好多了!有吃胃潰瘍的藥,改變飲食,只吃沒有調味的燙青菜跟米湯,脹氣的症狀也好多了。

收聽平台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b19ce546-c58a-433f-8f36-ab8cde8e4d69?fbclid=IwAR0MfH7lC5vk9JeVDjEj-nDaVm6d_Mio8KzVENb-gu5UBQba6J3qivaajr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PjGYClSBK6UCJM8SKTjth?fbclid=IwAR0NruO6P-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果馬鈴薯的沙龍
6會員
67內容數
2025/06/13
頻尿、小腹不適?可能是身體濕氣重!本文提供改善方法,包含飲食調整、穴位按摩、生活習慣改變等,並探討情緒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2025/06/13
頻尿、小腹不適?可能是身體濕氣重!本文提供改善方法,包含飲食調整、穴位按摩、生活習慣改變等,並探討情緒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2025/05/29
炎熱夏季即將到來,除了直接曝晒,也要小心熱輻射中暑!本文分享一位讀者案例,即使開冷氣、不在太陽下,仍因午睡床緊貼西晒牆壁而中暑,並提供改善方法:將床移開至少30公分,或選擇非西晒、東晒牆面休息。
Thumbnail
2025/05/29
炎熱夏季即將到來,除了直接曝晒,也要小心熱輻射中暑!本文分享一位讀者案例,即使開冷氣、不在太陽下,仍因午睡床緊貼西晒牆壁而中暑,並提供改善方法:將床移開至少30公分,或選擇非西晒、東晒牆面休息。
Thumbnail
2025/05/27
駝背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自卑感或過重的責任感,造成背部肌肉柔軟或僵硬,並伴隨肩頸痠痛、頭痛、背癢等症狀。文章分享兩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心態,例如放下過重的責任感、擺脫對社會評價的執著,來舒緩身心,改善駝背問題。文章最後強調,即使身形改變需要時間,但內心的自由與放鬆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5/27
駝背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自卑感或過重的責任感,造成背部肌肉柔軟或僵硬,並伴隨肩頸痠痛、頭痛、背癢等症狀。文章分享兩個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心態,例如放下過重的責任感、擺脫對社會評價的執著,來舒緩身心,改善駝背問題。文章最後強調,即使身形改變需要時間,但內心的自由與放鬆才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年秋冬都是腸胃炎的高峰期,歐醫師在最近門診中觀察到,除了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外,也開始出現家長也跟著掛號的情形。問診的過程中發現,原來除了「腸胃炎要吃稀飯」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腸胃炎的迷思,所以這次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觀念。
Thumbnail
每年秋冬都是腸胃炎的高峰期,歐醫師在最近門診中觀察到,除了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外,也開始出現家長也跟著掛號的情形。問診的過程中發現,原來除了「腸胃炎要吃稀飯」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腸胃炎的迷思,所以這次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觀念。
Thumbnail
年初,無意間,我看到有人用西芹汁飲食來排毒,由於我處於一種狀態,喉嚨和食道對吞嚥粒狀補充品變得抗拒,會有不適的感覺,還有的是我有心絞痛、輕微的心悸,便開始研究要不要買慢磨機去榨汁。檸檬水、西芹汁,感覺是很天然的排毒方法,所以我想一試。


Thumbnail
年初,無意間,我看到有人用西芹汁飲食來排毒,由於我處於一種狀態,喉嚨和食道對吞嚥粒狀補充品變得抗拒,會有不適的感覺,還有的是我有心絞痛、輕微的心悸,便開始研究要不要買慢磨機去榨汁。檸檬水、西芹汁,感覺是很天然的排毒方法,所以我想一試。


Thumbnail
這幾天身體不適, 一直有反胃嘔吐感。 上星期馬鈴薯因感染腸病毒, 被幼兒園退貨一週, 他雖然因喉嚨破不能吃熱或硬的食物, 但精神狀況卻意外的好。
Thumbnail
這幾天身體不適, 一直有反胃嘔吐感。 上星期馬鈴薯因感染腸病毒, 被幼兒園退貨一週, 他雖然因喉嚨破不能吃熱或硬的食物, 但精神狀況卻意外的好。
Thumbnail
外食族如何減少暴露美耐皿釋放的毒素??...裕德國際學校參加食農教育活動逾150名師生上吐下瀉...茶葉有無過期問題??...炸荔枝椿象違法...
Thumbnail
外食族如何減少暴露美耐皿釋放的毒素??...裕德國際學校參加食農教育活動逾150名師生上吐下瀉...茶葉有無過期問題??...炸荔枝椿象違法...
Thumbnail
蘿蔔排骨湯 & 醬蘿蔔 . 這是網友私下找我付費問的, 也是我昨天親身體驗, 我才突然想起來。 . 網友問蘿蔔排骨湯會破壞免疫能力嗎, 答案是 [ 會 ], 不過這是網友很久前問的, 直到昨天我吃了一個有 [ 醬蘿蔔 ] 的便當, 晚上我身體又開始不對勁, 我突然才想起來 [
Thumbnail
蘿蔔排骨湯 & 醬蘿蔔 . 這是網友私下找我付費問的, 也是我昨天親身體驗, 我才突然想起來。 . 網友問蘿蔔排骨湯會破壞免疫能力嗎, 答案是 [ 會 ], 不過這是網友很久前問的, 直到昨天我吃了一個有 [ 醬蘿蔔 ] 的便當, 晚上我身體又開始不對勁, 我突然才想起來 [
Thumbnail
酸菜白肉鍋的壞處 . 這是之前網友問過的, 只是我忘了貼, 然後加上一些醫療統計結果, 分享給各位社友。 . 酸菜指的是中國大陸東北的那種酸菜, 中國東北的酸菜白肉鍋, 應該有很多人聽過也吃過, 當初網友問的就是這種酸菜白肉鍋, 結果是酸菜白肉鍋最主要對肺部有害, 關於這個結
Thumbnail
酸菜白肉鍋的壞處 . 這是之前網友問過的, 只是我忘了貼, 然後加上一些醫療統計結果, 分享給各位社友。 . 酸菜指的是中國大陸東北的那種酸菜, 中國東北的酸菜白肉鍋, 應該有很多人聽過也吃過, 當初網友問的就是這種酸菜白肉鍋, 結果是酸菜白肉鍋最主要對肺部有害, 關於這個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