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能沒有「末日」––關於2025/7/5末日預言的《我所看見的未來》的那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是的各位大家好我是雲山,正文不寫寫廢文的那個雲山。

這次之所以丟下正文不寫跑來寫廢文,是因為到了今天(2025/7/4)我才驚覺,要是這篇廢文不趁現在趕快寫,之後大概就會被說「你根本馬後砲」了。所以我就來趁現在趕快隨便寫一寫了。

本日的廢文是什麼呢?就是在這一、兩個月?大概是這一、兩個月吧,正式成為至少台灣、日本、香港三地共通的一則「預言」,就是那則「2025的7月5號,日本的南海海溝區域會發生驚人大地震,導致毀滅性災害」的那則預言。一般咸認出自於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到的那則「末日預言」。

回頭看了一下版權頁,這本書台灣是2022年7月趁熱出版的,末日真的都很喜歡七月呢

回頭看了一下版權頁,這本書台灣是2022年7月趁熱出版的,末日真的都很喜歡七月呢


一聽到末日預言,相信大家的人類神經都敏感了起來,也變得有精神了。這可是世界末日啊!天災也好,戰爭也好,外星人入侵也好,只要是末日的時刻,就是人類可以動員起來並且有所期待的時刻,這也是商人最需要的時刻。但是各位人類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人類會這麼需要「末日」呢?或著說,對末日充滿期待呢?

因為我們都期待「改變」,而且是真的有所感的改變,而在所有的改變中,最巨大又有感且公平地「不會只有我受害」的,就是末日預言了。天災是不公平的,除非國家的幅員太小,不然天災受害的總是集中在天災發生區周圍。戰爭也是不公平的,先不考慮城鄉差距,戰火總是最容易波及軍事與經濟相關區域,如果考慮到城鄉差距的話,戰火就更不公平了。但是末日不同,末日是公平的,只要存在於這個被預言了末日的世界,那就誰都跑不掉。信的跑不掉,不信的也跑不掉,這是教徒與異教徒,信者與不信者都能共享的毀滅瞬間,非常公平,而且改變的非常有感。

畢竟在末日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嘛,保證有感,有感到永遠無感。

不過「末日預言」的大前輩應該還是首推《聖經》的〈啟示錄〉,到現在應該還是沒人能確定這到底預言了什麼,只是好像在一串不得了的狀況後,神的王國就會歸來

不過「末日預言」的大前輩應該還是首推《聖經》的〈啟示錄〉,到現在應該還是沒人能確定這到底預言了什麼,只是好像在一串不得了的狀況後,神的王國就會歸來


但是BUT就是這個可是,這代表的是人類想要的是「有感的公平」,「末日」只是一種達成「有感的公平」的手段而已,所以期待末日的你,最好還是醒醒。而且最該醒醒的地方,就是如果末日預言真的成真,那麼不管你做什麼準備,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就算你在末日預言成真後的世界生存下來,你的生活大概也已經全毀。習慣了網路與城市生活的現代人,請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在末日世界的第一天就成為世紀末救世主或荒野生存大師。

另一個該醒醒的地方,就是末日預言沒有成真的世界,這個世界也是最常出現的那條路線。末日預言過去後,你「特地為預言做的一切準備」看起來都會愚蠢到不行,而且通常就是成為單純的浪費。你參與了一次世界末日的狂歡,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你甚至不會跟末日信徒一樣,獲得「末日沒有成真,真是太絕望了!」的絕望感。

所以快速總結一下。相信末日的你,被末日一波帶走才是你該做的事,因此你不該特地為末日作準備,因為這樣你就不夠相信末日了。不相信末日的你,本來就不該特別做什麼準備,不然你就不夠不相信末日了。

但也一定會有中間派的說,要是末日不是沒發生,只是沒發生的那麼厲害的話該怎麼辦?同理,如果你擔心這些天災人禍,你平常就要訓練自己做好準備。而且在所有的準備中,你最該做的準備,就是「如何維持正常生活」。雖然說現代人最習慣的是網路與城市生活,但不要以為失去了衛生紙的你,能夠在末日的荒野中撐太久。現代人的強大是建立在資源與技術的充實,而非身體或心靈。

至於你問我,這個寫廢文的我是否相信這些末日預言,我只能說我是「不信」的。雖然我以前研究所時上過預言專題,而且全班只有我一個讀過當時教授拿來上課用的所有預言書籍,弄得全班同學事後跟我講,他們認為只有我有資格上這門課,但我依然是「不信這類末日預言」的。

當初上預言專題的時候,我拿著這本去上課,全班都一副看到怪物的表情。另外這本書是民國66年出版的,我都還沒出生呢,哈哈。

當初上預言專題的時候,我拿著這本去上課,全班都一副看到怪物的表情。另外這本書是民國66年出版的,我都還沒出生呢,哈哈。

推背圖是最常被拿來穿鑿附會的「預言書」,這張在去年就被穿鑿的很厲害,因為年份對上了「黑兔走入青龍穴」。不過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恐怕沒人知道,畢竟這種國家等級的預言,只有國家等級的人自己心裡有數

推背圖是最常被拿來穿鑿附會的「預言書」,這張在去年就被穿鑿的很厲害,因為年份對上了「黑兔走入青龍穴」。不過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恐怕沒人知道,畢竟這種國家等級的預言,只有國家等級的人自己心裡有數

這是最常被拿來說「習近平終將倒台」的一圖

這是最常被拿來說「習近平終將倒台」的一圖

這是最常被拿來說「台灣終將回歸中國」的一圖

這是最常被拿來說「台灣終將回歸中國」的一圖


先從本次2025年7月5日末日預言的預言本言開始說起吧。2025/7/5的末日根本就是一場誤會。單看預言文本《我所看見的未來》中,7/5是作者說「我夢見這件事情」的時間,不是預言末日降臨的瞬間。就算有信者提出,作者在書中畫了那是短袖的季節,我也要拜託一下各位,你們想想身處台灣的自己,是從幾月開始穿短袖的?以我自己而言,去年的冬天,我其實基本上都沒穿過長袖喔,出外也只是套件登山外套,就很足夠了。現在全球暖化的這麼嚴重,穿短袖的時間根本一年比一年多,是要怎麼從「短袖」這個特徵推斷出「一定是七月!」來?

猛暑的日本直奔40度,短袖可以一路穿到12月。雖然這是以2025的今非人家1981的古,但預言的解讀就是要注意這種細節處(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猛暑的日本直奔40度,短袖可以一路穿到12月。雖然這是以2025的今非人家1981的古,但預言的解讀就是要注意這種細節處(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而且去年的日本可是處於「猛暑」的問題之中喔,他們至少從6月一路熱到11月,才終於變成冬天該有的氣溫喔。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去年我這邊去日本的時候,旅館的晨間新聞播報「靜岡縣一名務農的老人家死於中暑」這件事。而當天日本的各地氣溫,最高突破了40度,東京的路面也是37度起跳,根本是不穿短袖出不了門,穿了短袖不想出門的狀況啊。

更進一步講,作者自己現在也跳出來說,他沒有預言過是7/5這一天(實際上是7月一整月),稍微用心一點的人,其實去你管上查影片都能發現,預言7/5的確實不是作者本人,而是其他穿鑿附會的、誤讀的,或是冒用作者名義出來想撈一波末日預言流量的人。所以就算真有末日,直到日本猛暑結束前都很有機會的啦,那可是一路到年底啊各位。

書中與7/5有關的,就是「作夢日」,不是「末日當日」(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書中與7/5有關的,就是「作夢日」,不是「末日當日」(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作者當初的說法是2025/7月整月的範圍(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作者當初的說法是2025/7月整月的範圍(引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從物理跟輿論的層面上探討過「短袖」與「七月」,以及作者本人都澄清自己沒講過之後,接著讓我們探討另一個同樣預言「七月」的末日吧。

各位是否還記得,或著聽說過「諾斯特拉達姆斯」這號人物?這是個在母國其實沒多少人在意,但是經過日本作家的超譯後,搖身變為預言大師,以及後來無數日本漫畫題材來源的法國人。日本的作家五島勉,本來是個不太成功的作家,但是在「翻譯」了諾斯特拉達姆斯的百詩集,搭配詩集中各種「你看這裡說中了,那裡也說中了,只是當時大家讀不懂!」的預言解讀後,意外成功地讓「1999年的7月,恐怖大王將會降臨地球」的末日預言大流行,直到2000年平安無事到來後,這則預言的熱度才自然消滅,MMR神秘調查班也沒得調查了。

MMR神秘調查班,那個收羅了90年代大量日本流行的陰謀論的時代性作品,記得主角「紀林」好像就是寫了很多漫畫腳本的那位神人,包括「神之雫」。

MMR神秘調查班,那個收羅了90年代大量日本流行的陰謀論的時代性作品,記得主角「紀林」好像就是寫了很多漫畫腳本的那位神人,包括「神之雫」。

這裡要以圖更正一點,就是2000年之後,日本的漫畫家還是會從諾斯特拉達姆斯身上取得題材,像這位就是讓諾斯特拉達姆斯本人參戰啦!這可是活了400年,不斷對抗外星怪物「MANBITE」的大前輩探員啊!

這裡要以圖更正一點,就是2000年之後,日本的漫畫家還是會從諾斯特拉達姆斯身上取得題材,像這位就是讓諾斯特拉達姆斯本人參戰啦!這可是活了400年,不斷對抗外星怪物「MANBITE」的大前輩探員啊!


這裡我不打算討論五島勉的超譯與創作導致一場末日預言大流行的問題,畢竟人類其實是個無法不期待末日,是個不能沒有末日的物種。但我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這兩個出自日本的末日預言的共通性––為什麼末日都發生在7月呢?7月到底是哪裡對不起大家了,總是會有末日降臨在這個月?

先從比較一般的角度推敲吧,7月是一年走到一半的時間點,也是北半球的夏天最明確的時間,所以要是今年有哪些國家在年初幹了蠢事,7月差不多就會看見那些蠢事帶來的蠢結果,逼迫大家一起承受。熱到不行的天氣,加上必須承擔蠢事的不爽心情,在這個時候期待一下末日的降臨,好結束一切煩人的問題,似乎也沒什麼不合理的吧?

接著我們從相對神秘學的角度推敲一下,7月暑氣最盛,小暑大暑先後至,又有立秋在後頭,正是天地陽氣由盛轉陰,陰陽交會之時,此時不出事還好,一出必大事啊~~這種「陰陽交會出大事」的神秘學邏輯,實在是多到我都懶得介紹了。

那場被期待了20多年的恐怖大王降臨,就跟飛碟星人沒有降臨在紐約帝國大廈上,把飛碟教的信者帶走一樣落空了。各位認為這場頂多被期待了兩年多的末日海嘯,難道就會比較準時嗎?


回歸現實吧,預言的起源處日本,本來就是多地震多火山多海嘯的地方。311大地震沒有預言,照樣會發生,那些說「你看這裡有預言到」的說法,全都是事後腦補亂補大補帖出來的。能登半島的大地震,更是沒有預言暗示過會發生,總不能說福島的居民比較值得被預言,能登半島的居民就不值得吧?所以啦,天災也好,戰爭也好,末日也好,那些會破壞生活的重大災害,總是在你我不知道的時候才會來臨,不在這種時候,他們就不算災害了嘛。

但就是這種「總在你我不知道的時候來臨」的特徵,才讓人類很自然地去尋求末日預言的存在,因為要是能夠提早得知災害來訪的時間,那我們才能做好準備「迎接客人」嘛。不過從迎接客人的角度看,難道不應該平常就做好迎接的準備,已應對隨時可能上門的不速之客才對嗎?急就章的迎客遲早會出醜,對應到末日準備中,如果你平常就沒有日日鍛鍊北斗神拳,那麼在世紀末的荒野中,你也無法一指打倒龐克頭暴走族,並且說出「你已經死了!」這種狠話的。而且你還得先撐過世界末日的考驗,沒有餓死渴死或亂七八糟死。

所以給相信末日預言的你,既然你都相信末日了,你就該擁抱末日,而且應該現在就買機票前往日本,見證你所相信的2025/7/5的世界末日,站在末日第一排,豈不快哉?日本還會這麼講:「絕景哉!絕景哉!」


給不相信末日預言的你,既然你都不相信了,何不維持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然後等著看7/5什麼都沒發生就度過?這樣才有生活的情調跟優雅啊。

同時也給希望「預言」真的存在的那些人,真正很準的預言,都會被人當成笑話或廢話,不會獲得足夠的擴散。看看諾亞叫大家逃命前的遭遇吧,還有那「石獅子的眼睛流血」的傳說故事,希臘或羅馬神話裡,也有那麼一位真正的預言家,被諸神下了「沒有人會相信你的話」的詛咒。一般人沒有分辨預言的能力,所以真正的預言就算存在,也不會流傳開來。但一般人都有被「謠言」吸引的本能,所以謠言總是傳的比預言更快、更好、更有預言的模樣。

所以你相信的或不信的,到底是「末日預言」?還是「末日謠言」?

真的這麼想預知未來,還是請至龍山寺算命街,或是乾脆自己來學算命還比較有效率一點。要知道台灣乃算命最先進國,不管什麼奇妙的或傳統的算命法,在台灣這裡都是先進而且有辦法從他們自家的學理上,講到你會信啊。實際上過預言書專題的我也跟各位建議,比起聽那種懶人包式的末日預言,還是自己練練怎麼算自己的流年大運比較有利。真正懂算命的人,總是會做好準備,而且真正心懷謙卑。大運流年時,檔也擋不住,大運走盡時,同樣檔也擋不住。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聽信末日懶人包的你,就是放棄了讀書這道最後防線啊。


廢廢行文至此三千八百字,總是要回到標題上面來,也就是人類不能沒有末日。但人類真的期待毀滅一切的末日嗎?對於那些對生活感到絕望的人來說,或許真是如此。但是對生活絕望,真正尋求的是能夠從絕望中翻轉的「變化」。末日就只是一個變化的手段與過程,不是變化的結果,更不是變化本身。講的誇張一點,恐龍時代的哺乳類,向哺乳類之神祈求讓哺乳類的悲慘生活結束,於是恐龍迎來了末日。這才是「末日」真正的模式,而哺乳類的悲慘生活結束了嗎?那就得看他們有沒有在冰河時期長出一身毛了。

人類不能沒有末日,因為這是對「改變」的期待與期望,只是人類通常沒有讓改變發生的能力,也不知道該如何讓改變發生,所以才會轉而期待「末日」這種他力本願的形式,同時也忽略了自身在末日這個形式真的來臨後,自己是否能夠適應那個被迫變化的生活?

所以期待並且等待末日的你啊,你的生活將永遠不會改變,因為一旦改變,你所期待的末日就會以你不期待的形式發生,你必然因此痛苦。

同時不期待末日也不等待末日,甚至是看笑話的你啊,你的生活也同樣永遠不會改變,因為一旦改變,你過去所相信的「沒有末日」的安穩,就會直接毀滅,你必然因此痛苦。

無論如何都會痛苦的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逃離痛苦的我們,到底該怎麼面對末日呢?

就是好好過每一天,好好過每一個「當下」,不要切割過去,也不要放棄未來。如果擔心自己會無法適應末日後的生活,那就提早鍛鍊自己,讓自己成為荒野求生大師也好,百岳登山大師也好,總之試著去成為一個具有適應力的人類吧。

因為末日會毀滅一切不具適應力的事物,其中包括你我那永不改變的生活。


我是雲山,感謝大家看這篇末日前廢文,讓我們末日後再會。


末日後也請大家多多支持我的貓小說《小黑貓不想被剪蛋蛋》,最近我們才被選為法蘭克福書展以及瓜達拉哈拉書展的年度書呢,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漂浮海月-avatar-img
2025/07/04
我要幫這篇文章評分5分!!!
avatar-img
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
70會員
420內容數
一年一本,做好故事。 我們研究故事。 我們撰寫故事。 我們尬聊故事。 同時也幫助所有寫不出故事的人,完成故事。
2024/09/23
今回ご紹介するのは、東京神保町の片隅にひっそりと佇む一軒の書店。見た目こそ一般的な神保町の書店と大差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その中身は猫一色の特異な書店です。そう、十年前に普通の書店から猫専門書店へと変貌を遂げた「神保町にゃんこ堂」、あるいは「姉川書店」のお話です。
Thumbnail
2024/09/23
今回ご紹介するのは、東京神保町の片隅にひっそりと佇む一軒の書店。見た目こそ一般的な神保町の書店と大差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その中身は猫一色の特異な書店です。そう、十年前に普通の書店から猫専門書店へと変貌を遂げた「神保町にゃんこ堂」、あるいは「姉川書店」のお話です。
Thumbnail
2024/09/23
位於神保町的姐川書店,十年前遇到了重大的危機,那就是日本的出版業開始衰退,普通書店的營業額直線下降,眼看著就要收店。當時的店長想著,反正都要收店了,不如問問看喜歡書的女兒有什麼意見?而女兒當時提出的想法,就是把姐川書店變成一間「專賣貓咪書」的書店。 這就是神保町貓咪堂的誕生
Thumbnail
2024/09/23
位於神保町的姐川書店,十年前遇到了重大的危機,那就是日本的出版業開始衰退,普通書店的營業額直線下降,眼看著就要收店。當時的店長想著,反正都要收店了,不如問問看喜歡書的女兒有什麼意見?而女兒當時提出的想法,就是把姐川書店變成一間「專賣貓咪書」的書店。 這就是神保町貓咪堂的誕生
Thumbnail
2023/06/06
大家好,我是正文不寫寫廢文的雲山。 話說日前也是前日,總之就是2023的6/2這一天,我去台北美術館參加了一場很稀有的座談會。這場座談會的名稱是「將軍之劍」。由一間名為KKH的公司與台北市立大學主辦,邀請到了柳生新陰流的二蓋笠會來台灣這裡,講演柳生新陰流。
Thumbnail
2023/06/06
大家好,我是正文不寫寫廢文的雲山。 話說日前也是前日,總之就是2023的6/2這一天,我去台北美術館參加了一場很稀有的座談會。這場座談會的名稱是「將軍之劍」。由一間名為KKH的公司與台北市立大學主辦,邀請到了柳生新陰流的二蓋笠會來台灣這裡,講演柳生新陰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言預告:計畫已久或期待已久的事即將撥雲見日,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驚嚇,好消息是停滯期總算看到盡頭。
Thumbnail
前言預告:計畫已久或期待已久的事即將撥雲見日,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驚嚇,好消息是停滯期總算看到盡頭。
Thumbnail
我在想,如果明年再回過頭來看的話 人家還會以為,這是明年6月的,因為標題沒日期 去年也有好幾篇,標題是寫7月的 人家還以為今年的,都不知道當時提的
Thumbnail
我在想,如果明年再回過頭來看的話 人家還會以為,這是明年6月的,因為標題沒日期 去年也有好幾篇,標題是寫7月的 人家還以為今年的,都不知道當時提的
Thumbnail
好啦~~接下來就是「展望」啦!既然2023年「預示了過去人生的一個結束,新一段人生的開始」,那2024會如何呢?
Thumbnail
好啦~~接下來就是「展望」啦!既然2023年「預示了過去人生的一個結束,新一段人生的開始」,那2024會如何呢?
Thumbnail
上一次的跨年,我列了新年目標希望自己開始寫作,且至少產出15篇文章。 然而直到2023最後一天,我才寫了第一篇。 新年願望在這一年間,被我不斷拖延、忽略,最後放棄。 好在12月中,我有了動力要慢慢改變,為自己找回生命力。 這次我們不訂目標,而是
Thumbnail
上一次的跨年,我列了新年目標希望自己開始寫作,且至少產出15篇文章。 然而直到2023最後一天,我才寫了第一篇。 新年願望在這一年間,被我不斷拖延、忽略,最後放棄。 好在12月中,我有了動力要慢慢改變,為自己找回生命力。 這次我們不訂目標,而是
Thumbnail
這些那些關於即將成為過去的那一年 在這個名之為我的小宇宙 泛起過一片漣漪 和其他生命的交會與告別 或久別重逢 或不如歸去 留下些什麼 我們就逐漸長成那個模樣 記憶的刻痕是我們選擇的事實 似真還假 孰是孰非 有何干係 物質構築的既成事實 缺席的不在場證明
Thumbnail
這些那些關於即將成為過去的那一年 在這個名之為我的小宇宙 泛起過一片漣漪 和其他生命的交會與告別 或久別重逢 或不如歸去 留下些什麼 我們就逐漸長成那個模樣 記憶的刻痕是我們選擇的事實 似真還假 孰是孰非 有何干係 物質構築的既成事實 缺席的不在場證明
Thumbnail
在今天就要度過今年的最後一天, 今年是轉折非常大的一年,甚有意義。 在前年裸辭之後,我的人生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 一開始先慢慢的往上爬,做了很多自己以前想做或有興趣的事情, 到了以為是人生的快樂學習巔峰之後, 咻- 往下迅速的、急促的掉落谷底,掉落黑暗裡, 現在似乎要出了黑暗,再度慢
Thumbnail
在今天就要度過今年的最後一天, 今年是轉折非常大的一年,甚有意義。 在前年裸辭之後,我的人生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 一開始先慢慢的往上爬,做了很多自己以前想做或有興趣的事情, 到了以為是人生的快樂學習巔峰之後, 咻- 往下迅速的、急促的掉落谷底,掉落黑暗裡, 現在似乎要出了黑暗,再度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我要跟大家聊聊我在2024的寫作展望。包含新作書寫、電子書計畫,以及對社群經營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我要跟大家聊聊我在2024的寫作展望。包含新作書寫、電子書計畫,以及對社群經營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