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broke into a million pieces, and I can't go back
But now I'm seeing all the beauty in the broken glass"
這首《What It Sounds Like》從第一句就毫不掩飾地剖開了自我。一句「我支離破碎,無法回到過去」,道出多少人內心那段塵封又不敢面對的崩塌。而最令人動容的,是緊接著那句:「但如今我能看見那破碎玻璃中的美。」
這是一首唱給「不完美的自己」的歌,獻給所有在創傷中找尋出口的人。
🎙️ 聲音,是什麼模樣?
「My voice without the lies, this is what it sounds like」
這句副歌,是全曲最具靈魂的一句。 沒有謊言的聲音,是什麼模樣? 也許顫抖,也許粗糙,也許並不動聽,但它真實。那是一種在經歷迷惘、痛苦、掙扎後,終於發出的聲音。不是為了迎合,不為了表演,只為了說:「這才是我。」
🌈 隱藏的色彩,終將重見天光
"Why did I cover up the colors stuck inside my head?
I should’ve let the jagged edges meet the light instead"
這一段詞刺痛又溫柔。
我們曾以為只有「完美的樣子」才值得被愛,所以用謊言遮蓋真正的自己,用假裝來拼湊被期待的模樣。直到有一天,我們無法再忍受,那些「卡在腦海裡的色彩」再也壓不住,開始渴望見光。
而這首歌做了一件美麗的事:它鼓勵我們,不再藏匿那些鋒利與破碎,而是「讓不完美迎向光明」。
🤍 接納自己,是一種魔法
歌詞中唱道:
「The scars are part of me, darkness and harmony」
傷痕是我一部分,是黑暗,也是和諧。
從來沒有一個人是純粹光明的。
黑暗與傷痕,也能成為和聲中的一軌旋律。真正的力量,不是去掩蓋陰影,而是讓陰影也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 這就是它的聲音:脆弱,但真實;破碎,卻閃耀。
聽這首歌的過程,就像照鏡子——不再是完美濾鏡下的自己,而是那個哭過、怕過、失敗過,卻仍願意前行的自己。
“This is what it sounds like”
這就是我的聲音,不完美,卻是我。
💬 私人感想:我也曾這樣問過自己——
「支離破碎的我,還會被接受嗎?」
答案是:「會。」
這首歌給了我答案。不是因為我完美,而是因為我誠實。
當我們停止掩蓋自己腦海中的色彩,當我們讓那些鋸齒邊緣迎向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這世界,也會為我們亮起一盞燈。
📌你是否也曾經破碎?你是否也在尋找自己的聲音?
或許你也該聽聽這首歌。 也許,這正是你此刻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