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整理人生:從外在混亂走向內在清明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
當你開始願意整理環境,你同時也在清理自己。與過往的回憶、傷痛、角色與人際關係告別,正是轉化的第一步。每一次選擇留下什麼、放下什麼,都是一次價值的排序,一次心的誠實對話。
日本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Kondo Marie)在影音平台上有一部影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he Life 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影集裡她協助許多有居家收納困擾的家庭做物品的整理收納,經過她重新整理過後的家,呈現了不一樣的面貌,由於家庭成員都參與,成員們也在過程中體驗到新的生活哲學。怦然心動整理術的核心思想是「只留下令你心動的物品,無法引起怦然心動的東西全部斷、捨、離」、「與東西對話,對丟不下手的東西說聲:『謝謝!』」。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了一個混亂不堪的境界,我們也該運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好好地整理我們人生。
隨著時間的流轉,我們在生命中留下了許多軌跡,也累積了許多人脈、能力與資產。從過去經歷的事件中,可以獲得許多寶貴的線索,讓我們重新再審視我們重視的人是誰,哪些事情對我們造成深刻的衝擊。
▍回顧與感恩練習
透過以下兩組問題,引導自己釋放恩怨,重啟連結:
感謝與愛的回顧:
- 我曾受到誰的幫助?那時的我感受到什麼?
- 有哪些話我還沒來得及說出?可以寫一封信給他(或自己)嗎?
- 我願意把這份愛傳遞給誰?
如果沒有機會,你可以每天為他們祈福,將你感恩的正面能量傳達給他們,這些正向的能量終將會傳到你要感恩的對象,也會回到你的自己。
釋放與寬恕的對話:
- 哪些人、事、話語曾讓我受傷?我是否仍困在這段情緒裡?
- 我曾經傷害過誰?我是否願意誠實面對?
- 即使無法道歉或原諒,我可以為彼此祈福嗎?
如果沒有機會,你可以寫封信表達你心中對他們的歉意,找個空曠的地方,把這封信燒掉,也可以像《命運航班》裡面米凱爾與澤克所用的方式,誠摯地唸出這封跟對方與自身靈魂告解的信之後,綁在氣球上,讓這些帶著你真誠意念的訊息,升空後,隨風帶走,你已在靈魂深處裡誠摯地向他們道歉,告訴他們,你的靈魂已經選擇放下,這些心靈的波動終將會傳到你要道歉的對象,而你的靈魂也終將會釋放這些負面能量,騰出更多空間來承載正面能量,你的面對與處理,已將這些負面能量轉化成人生前進的動力。
▍寫下你的故事
將回憶、對話、遺憾與願望,寫下來。不為了文筆完美,而是為了情緒被看見。當你看見過往,也就開始擁抱未來。
過去的那些觸動我們內心的重大事件,如果沒有寫日誌的習慣,要在短時間內回想起所有的事件,並不是那個容易,但我們可以嘗試著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在沒有任何干擾的狀況下,將這些回想起來的深刻生命片段記錄下來,不需要太詳細的細節,只要能列出這個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即可。
Part 2|重構人生:畫出你的人生航海圖
▍啟動你的心智圖探索
如果你對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沒有概略的輪廓,可以試著先做一些分析,或藉由人際參考點先來定位自己。你的人格特質、能力、興趣都表現在過去的每一步軌跡中,現在的人力招募網站上都會提供一些免費分析工具,你可以運用這些測驗工具加以分析,例如人格特質分析、興趣分析、職業性向分析等,客觀地去評估,讓你以客觀的角度去了解自己。
回想你的過去,你是否有獨特的能力,獲得別人讚賞的;而你過去累積的關係,包括與親友、師長、同學、同事、客戶、供應商等建立的關係,都是你的人脈資產,也是很好的諮詢者,他們曾經對你的評價是什麼,你對他們的評價又是什麼,這些人脈帶給自己深刻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人生比喻為一趟海上航行,在你的腦海記憶中,你曾經有哪些難忘的風景?你曾停留過哪些港灣?有難忘的人、事、物嗎?你曾經改搭別的船隻,開始新的冒險嗎?
心智圖 (Mind mapping)軟體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協助我們來做人生的整理,進一步探索我們的心靈,進行這樣的探索時,盡量要找到一個不受打攪的時段與寧靜的空間。
▍透過自由聯想與提問,畫出屬於你的人生航海圖
想像自己的就像在畫一張人生航海圖,在圖畫紙中央劃一個圓圈或方框,寫上現在的我,接著以此為中心來聯想,對自己最重要的人、事、物,曾經對自己影響自己很深或很具指標意義的事件 ,並將所有浮現出來的意念全部寫下,或許你的愉悅、痛苦記憶已經被壓在很深層,腦筋一片空白,你可以先思考以下的問題:
情感記憶類:
l 我做過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當時有什麼感覺?
l 什麼樣的人、事、物會讓我感到愉悅或興奮?
l 是否有一段記憶,至今想到還會微笑?為什麼?
l 我曾經最被感動的一次經驗是什麼?
能力自覺類:
l 別人曾說我在哪些方面特別有天分?我自己是否也這麼認為?
l 有哪些事情我做起來特別順手,彷彿不費力?
l 有什麼是我樂於持續學習、鑽研,即使沒人鼓勵我也會主動去做的?
價值導向類:
l 在我心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我為什麼這麼看待?
l 過去的人生經驗中,有沒有哪一段特別有意義?那段經驗教會了我什麼?
l 我願意為什麼堅持到底?我的行動是否真能體現這些價值?
l 如果我能對世界留下些什麼,我希望那是什麼?為什麼那麼重要?
把這些線索視覺化,用圖像、色彩、符號記下來,讓潛意識浮上水面。
▍建構你的故事網絡
除了吃喝玩樂,你是否曾做過某件事,讓你沉浸其中、忘記時間的存在?那份專注與喜悅,也許正是你人生熱情的線索。
試著問問自己:
l 如果人生中失去了某樣東西,會讓我感到特別空虛,那會是什麼?
l 什麼事情能實質提升我的生活品質?
l 我有哪些天賦或能力,可以用來回饋社會或幫助他人?
l 回顧過去,哪件完成的事情讓我最有成就感?
l 未來,我希望完成什麼樣的目標,再次體會那種自我實現的滿足?
l 我是否曾因幫助他人、完成某個挑戰或表達自我而感到特別充實?
l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最常給予哪方面的協助?這是否透露了我的核心能力?
l 若有一個舞台讓我發光發熱,我希望在那上面呈現的是哪一面的自己?
這些問題只是引子,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獨特的疑問與線索。你也許早已有一些想要探索的命題,那就寫下來,讓這些問題帶領你深入探尋內在的脈絡。
你可以用「關鍵字」來捕捉腦中的意念,也可以用圖畫、符號、色彩記錄思緒,激發右腦的聯想力。接著,透過「線條」將這些片段連結起來,分類、整理它們之間的關係,建立屬於你自己的心智圖。
現在有許多好用的心智圖軟體,可以協助你視覺化這些思緒,並加上代表性的優先順序、圖示與註解。不僅能整理混亂的頭緒,還能幫助你更清晰地看見,自己人生故事中,真正值得延續與深耕的主題。
當你概略完成自己的人生航海圖之後,自己在過去、現在與未來所處的位置,哪些人、事、物是你讓你印象深刻,其間的關聯又是什麼,審視自己的人生航海圖,你隱約已了解過去驅動你人生的動力是什麼。進一步,你可以創建或思考類似下列幾個問題,深入去了解你重視的價值觀,以及你的人生目標與方向,這裡面也隱含你的能力、興趣等相關訊息,以及靈魂的渴望。
- 有哪些人、事、地點,構成了我的關鍵記憶?
- 哪些轉捩點改變了我?它們教會了我什麼?
- 我的故事主軸是什麼?它正在往哪裡前進?
- 我的人生渴望再體驗什麼呢?
整理自我的過程,並不像整理房間,可以一口氣完成,這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去建構,它是一個持續行動的過程,考驗著自己的意志力,大部分的人,很可能會有一開始的熱度,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找藉口去忘記這件事。
透過經過深度思考並分類整理之後的心智圖,可以讓我們探索過去自己從未注意到的那個意識層面下更深層的自我,在這整理過程中,用心體會,你的靈魂將會給出你從來沒有留意過的訊息。
這不只是整理,而是「認可」。讓你開始相信:你的經歷有其意義,你的未來可以由你決定。
Part 3|與靈魂對話:走向新的創造篇章
為了能讓自己保有持續的動力,在這個對於人生經歷進行整理並執行斷、捨、離的過程,每天抽出一些不受干擾的時間與空間,試著練習與自己的靈魂對話,與自己的靈魂產生和諧的共鳴,以協助我們能將人生做個整理。
你可以這樣對自己說:
「親愛的自己,
謝謝你一直撐著。
那些你不願面對的、無法原諒的、害怕想起的,都已經過去了。
現在,我允許自己療癒,我允許自己重新開始。
我會牽著你的手,一起往回走,也一起往前走。
你不是一個人。」
你也可以進一步,這樣對你的靈魂傾訴:
「親愛的靈魂,過去的我總是忙著奔跑,未曾像現在這樣停下腳步,好好地與你對話。如今,我願意靜下心來,傾聽你的聲音,請在我迷惘時引領我前行。無論你以什麼方式與我溝通,我都深深感謝你的陪伴與協助。」
「致敬我永恆的靈魂,感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舞。回顧過去,那些我努力實現的成就,若也是你的渴望,那麼讓我們再攜手創造更多充滿光芒的體驗。」
「如果人生像是一座衣櫃」,那麼裡面儲藏著的衣服、圍巾、飾品數量之多,可能會讓人驚訝。幸好大腦並不會隨時清點這些記憶,否則我們將無法專注於眼前的每一件事。然而,當我們試圖整理這些記憶時,這並非易事。記憶不像衣服可以一口氣全拿出來分類,久遠的片段往往模糊,需要耐心挖掘。
這個過程如同中醫調理體質,得長期服用不甜的藥方,雖然不那麼愉悅,卻能逐漸改善根本。等你回頭看,會發現那段苦澀,像極了一杯咖啡,雖苦卻富有香氣與層次,最終甚至回甘。
靜心書寫、默禱、冥想、與內在對話——這些簡單的練習,就是你人生新劇本的開場白。你正在寫的不只是未來的劇本,也是在療癒過去的殘頁。
你準備好了嗎?
從現在開始,拿起筆,畫出你的航海圖。替你的人生故事,寫下一個值得你靈魂讚嘆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