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etflix影集《彌賽亞》(Messiah)中,有一句台詞悄悄穿越畫面,鑽入我心底最深的角落:
「You become what you believed.」
你會成為你所相信的樣子。
這句話不是神的宣言,也不是先知的預言,而是對我們每一個人內在世界的溫柔提醒。信仰不是用來證明世界的真相,而是照見自己選擇相信什麼樣的世界,然後,那個信念會慢慢雕刻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 彌賽亞來了嗎?還是我們從未離開祂?
這部影集並不告訴你誰是神,誰在說謊,誰是救主。
它做了一件更深邃的事:讓你回望自己的信仰,讓你在混亂與矛盾之中,看見「你相信什麼」的那一刻決定了你是誰。
有人把祂當作神蹟降臨,有人認為祂是騙子操弄人心。
同樣的面容,不同的視角。 同樣的事件,不同的詮釋。 最終,沒有一個答案由祂揭示,而是由每一個人內心的選擇所定義。
你信了,祂就是真的。你不信,祂就什麼也不是。
這或許正是信仰的奧祕:
神不會證明祂的存在,而是在我們相信的瞬間,讓祂在我們心中誕生。
✧ 神沒有計劃,人卻有自由意志
影集裡有個令人震撼的觀點:「神從未計劃任何事,只有人擁有選擇。」
這話一出,打破了我們習慣依賴的安全感。
我們總以為命運是神安排好的,一切有神聖的時間點、安排與旨意。
但如果神沒有劇本,那我們的人生,不再是等待安排的信徒,而是必須承擔選擇後果的創造者。
這樣的自由令人害怕,也令人覺醒。
我們會選擇什麼樣的信仰,就會擁有什麼樣的靈魂軌跡。
你相信愛是最終答案,那你的一言一行便會朝著慈悲靠近;
你相信世界是殘酷的,那你的心便會日漸硬化,步步提防; 你相信自己是無能為力的,那你將逐漸放棄選擇與改變的能力; 但若你相信,你就是那道光,那麼即使在黑暗中,你也能照亮世界。
✧ 祂就是你所相信的樣態
我曾經問自己:
神到底是什麼?是全知全能的創造主?是悲憫人心的守望者?還是,一個象徵、一種渴望?
然後我想起劇中那句沒有被高聲喊出,卻格外刺心的默語:
「神是你相信的樣態。祂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賦予了祂生命。」
信仰從來不是證據,而是一種信任。
當我們渴望被愛、被救贖、被理解的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創造一個可以依靠的形象。
祂或許是耶穌,是佛陀,是真主,是宇宙,是那個在黑夜裡擁抱我們的靜默力量。
祂沒有名字,卻在每個名字中都閃著光。
你願意祂是什麼,祂就會以那種方式陪伴你。
✧ 選擇,才是真正的信仰實踐
於是我開始明白,信仰不是接受一套教義,而是在每一個當下,選擇哪一種信念來形塑你的人生。
它不是外在的信條,而是內在的方向感。 信仰,不是因為看見了奇蹟才相信,而是在混亂之中選擇相信,然後,奇蹟才會發生。
也許這正是《彌賽亞》最深層的啟示:
那位救世主,不一定是誰的兒子,也不一定能翻轉世界,而是你心中那個選擇相信、選擇愛、選擇光的你自己。
當你願意相信某個價值,你就開始活出那個信念的樣子。
而當你活出了它,那份信仰就落實在現實當中,化為真正的力量。
✧ 結語:你就是你生命中的彌賽亞
所以親愛的你,
無論你現在在人生哪個轉角、哪個傷痛、哪個混亂的路上, 請記得——你不是在等待神的出現,而是正一步步成為那個你所信仰的樣子。
你相信你是值得被愛的,你就會活出愛;
你相信你是被祝福的,你就會開始感受祝福的痕跡; 你相信你可以創造,那麼你就是創造者。
你是你自己的彌賽亞。
那份信仰,不在遠方,也不來自天空,而是在你每一個微小但堅定的選擇裡。
你會成為你所相信的樣子。
而那個樣子,會為這世界,帶來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