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網路上,看見幾篇報導情慾文章遭罰款的新聞,讓我當時就開始產生疑慮。
這些寫給成年人的故事,真的能在網路上公開嗎?後來看到許多人在網路上依舊寫得熱火朝天,加上現代社會風氣,我一度以為應該合法。
最近,我又重翻了那些網路舊新聞,大部分被定義違法的問題,好像都來自「公開散布」這四個字。沒設好年齡防線,沒隔出屬於成人的專區,就像把限制級小說的封面,擺進幼兒園的故事書櫃裡,沒做好分級管制。
有些平台會出現「18禁」的警語,那或許是一道保護創作者的盾牌,也是保護未成年的一種措施,雖不代表出問題時創作者可以完全免責,但至少不是全然無防。
我近幾個月總以為只要標上限制級,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年滿十八歲,就能任意暢寫情慾細節。
可惜法規卻不是這樣。
法規其實沒有說不能寫,它所針對的是「不能公開散布猥褻作品」。至於「猥褻」的限度,它沒有明確解釋。同樣一個強暴劇情,單純粗暴寫出和以正面劇情需要寫出,在法規上所面臨的,就可能完全不同。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大約二十多年前一部名為《台灣水電工》的成人影片。片中的男主角走紅,但也因此惹上法律麻煩,如今有一位台灣男子拍成人影片,甚至還上了新聞卻都沒事。
相隔了數十幾年,這世界沒有比較自由,只是隨著社會的風向改了。法律沒有變,只是換了審查標準。
有些題材,就算你再怎麼註明十八禁,還是可能踩線。亂倫、強暴、人獸交、未成年、性虐待……
它們就像一串串牽著鞭炮的詞語,只要哪一個細節點燃了法規,就足以炸掉你整部作品,因為有些題材即使標示限制級,也可能被認定為「猥褻」或「不當內容」。
有時並非為了挑戰界線,而是故事裡真的走到了那裡。至於為什麼突然說起這個話題,因果就是自己創作的二創作品裡,剛好就有一些牽扯到法規敏感的部分。
我已經下架幾篇過於敏感的作品了,那些寫下的字句,就像我養大的小孩,我可不忍心看他們出問題。考慮未來再重新改寫它,讓限制級劇情不違反界線。這是我對法律的尊重,也是對自己作品的負責。另外,二創也同樣飽受爭議,但非是這篇文章要聊的內容。
可能有人會認為事情有這麼嚴重嗎?
我只能說一句:「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未必不代表沒有違法。」
這世界從來都不是看人數來決定對錯。至於要如何選擇,那就自行判斷。
我不是想故意正經八百聊這個話題。試問一句,假如你的小孩不小心看到限制級內容,然後天真說出「原來愛就是亂倫」、「喜歡動物就可以和牠發生關係」。
到時出了問題該誰來負責呢?
是怪他去偷看?怪父母沒教好?還是怪創作者有問題?
小孩可能會無辜說:「我不是故意偷看的。」
爸媽或許會氣憤說:「這些平台怎麼允許放這種交壞小孩的內容?」
平台會說:「真是非常抱歉。您可以聯繫創作者。」
創作者說:「欸?我不知道啊!我以為平台有R18標語,就可以寫啊!」
於是,這是誰的錯呢?真是堪比柯南查案還複雜。
那小孩真的錯了嗎?
小孩的錯,其實從來都不是錯。而是還在他還懵懂時,看到了一個扭曲的「正常」。
這就好比一個未成年小孩到便利商店買香菸,店員明知對方未滿十八歲卻照賣不誤。等出事後,是怪小孩偷買?怪父母沒教好?怪店員沒拒賣?還是怪整個社會明知道香菸有害,卻照樣販售?
作品上附註「未滿十八歲請勿閱讀」的標語,不就像那張「不得販售菸酒予未成年」的貼紙一樣嗎?
說穿了,或許早就沒有人在乎。只有留給上面那串冷冰冰的文字在防守,假裝自己還有用。
寫限制級內容並不犯法,本是創作自由的一環,日後,我仍會寫繼續寫。但如何「安全寫」才是重點。只是這所謂的「安全寫」在法規上的規範與界線,就好比馬賽克一樣模糊。一個本身就模糊不清的法規,究竟要創作者如何安心創作?「字」信心是要如何堅持?
這就好比病人問醫生:「醫生,你多開的藥是什麼時候吃?」
醫生卻回答:「等你痛到受不了再吃。」
「那是多痛才算?」
「等到你真的受不了的時候,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