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寫作:為了那一點點還沒熄滅的火光,選擇繼續創作

沒事走走-avatar-img
發佈於短篇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夜裡,電腦螢幕映著自己的倒影。白天的疲憊尚未退去,但手指卻又忍不住滑進了創作平台的後台,像是回到某個熟悉又陌生的空間。

這裡不喧鬧,沒有績效、沒有交辦、沒有會議,只有一個聲音在心底輕輕說著: 「你還想寫。你還想創作。你還有話要說。」 是的,創作這件事,不見得能讓人發財,不一定能讓人出名,但它能讓人在生活的夾縫中,保有一點自由,一點意志,一點對世界說話的權利。 當工作與生活把人壓得喘不過氣,創作像是一條暗河,靜靜流動,帶走我們無處安放的情緒,也滋養著那一點點還沒熄滅的火光。 於是我選擇繼續寫,在一個開放又溫暖的平台,嘗試一篇篇貼近自己心意的故事,甚至是一則則小小的四格漫畫。也許沒人看見,也許只有自己按了愛心,但每次發表,都是對自己的承諾: 「我還在創作,我還在說話,我還在相信。」 為什麼還在這裡繼續創作? 不是為了紅,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 1. 想說的故事: 把腦海裡的角色與情節釋放出來,讓他們有機會活在世界上,而不是只困在資料夾裡。 2. 釋放情感: 透過創作,消化那些不能說出口的情緒,讓喜怒哀樂都有出口,不只是沉默地累積。 3. 自由書寫: 練習用更簡潔、流暢、有節奏的方式說故事,讓每一篇文字、每一句對白都更接近自己的理想。 4. 連結共鳴: 與讀者產生共鳴,找到對同樣議題、角色、情感有感的人,一起在創作的旅程上前行。

5. 未來自己: 為未來的自己,留下創作的足跡。哪怕只是幾行字、幾張圖,也可能是未來某個轉機的起點。 每一次發表不是任務,不是比賽,而是一場與自己內在的創作。 如果你也正在思考是否該繼續創作,或許可以問問自己: 「你是不是也有一點點還沒熄滅的火光,想試著守住它?」 如果是。那就繼續創作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事走走
33會員
275內容數
沒事走走~
沒事走走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在遠古森林裡,有隻兇猛的暴龍號稱無敵,連雷龍也怕他三分。但某天,牠遇見了一隻迷路的小刺猬。刺蝟圓滾滾地縮成一團,身上佈滿尖刺,暴龍好奇地用鼻子湊近聞一聞,結果被刺得跳了起來,嚇得狂奔逃走。從此以後,森林裡流傳著「暴龍最怕刺蝟」的故事,小刺蝟也因此成了暴龍唯一的天敵!
Thumbnail
2025/07/26
在遠古森林裡,有隻兇猛的暴龍號稱無敵,連雷龍也怕他三分。但某天,牠遇見了一隻迷路的小刺猬。刺蝟圓滾滾地縮成一團,身上佈滿尖刺,暴龍好奇地用鼻子湊近聞一聞,結果被刺得跳了起來,嚇得狂奔逃走。從此以後,森林裡流傳著「暴龍最怕刺蝟」的故事,小刺蝟也因此成了暴龍唯一的天敵!
Thumbnail
2025/07/26
一個早晨,爸爸正準備發號施令,結果媽媽、兒子、還有貓咪小圓集體宣布「罷免爸爸的家中總指揮職務」!他們不滿爸爸老是指定誰要洗碗、誰要倒垃圾、連貓都得配合開冷氣的時機!一家人坐在餐桌前開會,媽媽提議投票表決是否改為輪值制。三票贊成、一票落敗,爸爸哭笑不得,只好戴上圍裙乖乖去刷馬桶,家庭就和平。
Thumbnail
2025/07/26
一個早晨,爸爸正準備發號施令,結果媽媽、兒子、還有貓咪小圓集體宣布「罷免爸爸的家中總指揮職務」!他們不滿爸爸老是指定誰要洗碗、誰要倒垃圾、連貓都得配合開冷氣的時機!一家人坐在餐桌前開會,媽媽提議投票表決是否改為輪值制。三票贊成、一票落敗,爸爸哭笑不得,只好戴上圍裙乖乖去刷馬桶,家庭就和平。
Thumbnail
2025/07/26
公園裡,一位穿著黃色雨衣的小男孩,緊握著一張皺巴巴的彩券。他聽說,只要中獎就能買一整年的冰淇淋。路過的大人們都笑他傻,但他小心翼翼地將彩券放入口袋,彷彿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寶物。天空飄起小雨,他撐著破傘奔向便利商店
Thumbnail
2025/07/26
公園裡,一位穿著黃色雨衣的小男孩,緊握著一張皺巴巴的彩券。他聽說,只要中獎就能買一整年的冰淇淋。路過的大人們都笑他傻,但他小心翼翼地將彩券放入口袋,彷彿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寶物。天空飄起小雨,他撐著破傘奔向便利商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紀錄一下 <你的話,傷到我了>創作記錄 在腦中想像作品的畫面後,開始畫下草稿時 是創作美好的時刻 草圖雖然不是精緻的完成品 但像重要第一步,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 雖然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但總給創作的人許多驚喜與期待
Thumbnail
紀錄一下 <你的話,傷到我了>創作記錄 在腦中想像作品的畫面後,開始畫下草稿時 是創作美好的時刻 草圖雖然不是精緻的完成品 但像重要第一步,就像還沒長大的孩子 雖然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但總給創作的人許多驚喜與期待
Thumbnail
放一點圖證明我會畫畫 其實我一直很想放出來講一點自己對滿版圖的心得(?)
Thumbnail
放一點圖證明我會畫畫 其實我一直很想放出來講一點自己對滿版圖的心得(?)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回顧一年在方格子的創作歷程,作家深刻感受到創作時環境和支持的重要性。雖然在平臺創作速度和品質都有所提升,但作家也提出了對方格子的友好程度和讀者體驗的質疑。作家雖希望平臺變得更好,但也尊重其營運策略。希望方格子能在支持創作者的同時,提供更良好的讀者體驗,找到盈利和夢想的平衡點。而作家以科技力量助手,
Thumbnail
回顧一年在方格子的創作歷程,作家深刻感受到創作時環境和支持的重要性。雖然在平臺創作速度和品質都有所提升,但作家也提出了對方格子的友好程度和讀者體驗的質疑。作家雖希望平臺變得更好,但也尊重其營運策略。希望方格子能在支持創作者的同時,提供更良好的讀者體驗,找到盈利和夢想的平衡點。而作家以科技力量助手,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其實想了蠻久要不要創帳號的。 一開始只是單純會在心情不好時寫寫東西,現在也是。但我漸漸的覺得,好像需要一個地方來將這些「努力過的痕跡」統整起來,存放於一個特別的地方。我開過其他平台的帳號,或許之後會跟IG做連結吧,可能再一陣子。 我喜歡寫字,漫無目的的。不是像那種「我今天就是要寫故事」的熱忱,而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恩...該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恩...該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