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Bloomberg截圖
大家好,我是小編六爺,近期半導體圈最火熱的標的,竟然不是輝達或台積電,而是已經積弱不振好一段時間的英特爾(Intel)!
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什麼事吧!來看看這篇新聞「英特爾股價暴漲 250 億美元,估值攀升至網路泡沫時代水準」(Intel’s $25 Billion Rally Sends Valuation to Dot-Com Levels)相關報導。新聞原文: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8-19/intel-s-24-billion-rally-sends-valuation-to-dot-com-era-levels
1. 英特爾本月股價大幅上漲
英特爾(Intel)本月的股價暴漲約 28%,使市值大幅提升了約 240 到 250 億美元 。
2. 漲幅背後的推動因素
主要因為美國政府正討論入股英特爾約 10% 的股份。以及日本軟銀(SoftBank)可能投資 20 億美元的消息。
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週二在 CNBC 的訪談中表示,這項談判的目標,是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已撥給英特爾的補助,轉換為無表決權股權。
3. 估值恢復至網路泡沫時代高點
根據彭博資料,英特爾的本益比(P/E ratio,預期未來 12 個月盈利)已高達 53 倍,這是自 2002 年初以來的最高水準 。
- 短期雖飆漲,但市場對英特爾後市普遍仍偏保守看待
根據彭博彙整的數據,英特爾在過去四個季度虧損約 13 億美元,但預計在未來四個季度將產生超過 10 億美元的調整後獲利。從 2018 年到 2021 年,該公司平均每年創造超過 200 億美元的利潤。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 執行長 Nancy Tengler 表示:「我們完全無法預測英特爾能帶來多少獲利成長,因為它在技術上嚴重落後,而且你無法靠削減成本來實現成長。對這些預估數字很難有信心,也因此很難判斷估值。我認為英特爾被高估了,但同時情況又如此不確定,以至於在任何價格下都不會具有吸引力。
華爾街大致上也呼應了她的謹慎態度。在彭博追蹤的分析師中,建議買入英特爾股票的不到 8%,而近 80% 給出的評級相當於「中立」。此外,英特爾週二收盤價為 25.31 美元,明顯高於平均目標價約 22 美元,顯示其在納斯達克 100 指數成分股中回報潛力最弱。
總結
英特爾本月股價迎來強勁反彈,核心利多來自政府可能介入及大型投資傳聞。然而,估值上升至網路泡沫時期的高點,及後續獲利能力的不確定性,正引發市場對其價格合理性與後續走勢的疑慮。
大家覺得呢?英特爾即將再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