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聚會結束後第三天,社群平台的首頁還在滾動宥承的新聞。假影片像病毒一樣被轉載,甚至被剪成數十個短片,填滿了各種影音平台。
宥承坐在電腦前,眼睛死死盯著螢幕。
「怎麼會發酵得這麼快……」他低聲說。
佳怡從廚房端出一杯水,放到桌上,「這就是演算法加油添醋的威力。沒有人在乎真相,他們只想看熱鬧。」
忽然,頁面右側跳出一則新貼文。標題是:
「我是現場觀眾,我必須說點什麼。」
宥承眼神一震,立刻點進去。那是一位參加過聚會的年輕女孩,ID 是「Hana」。她用長文敘述當天的情況,說那些假朋友突然掏出手機、剪輯片段,根本不是全貌。她甚至附上自己錄下的一段影片,證明宥承有解釋。
「她……她在幫我!」宥承轉頭看佳怡,語氣裡透出一絲激動。
但沒過幾分鐘,留言開始湧現:
「誰知道你是不是拿錢講話?」
「哈哈,護航仔來了。」
「這女的也是宥承的分身吧?」
宥承臉色發白。佳怡握住他的手臂,「冷靜,至少有人願意站出來。」
宥承點頭,卻見畫面又跳出另一篇澄清。這次是一位中年大叔,用文字描述自己親眼看到宥承和觀眾互動,說他「絕對不像假影片裡那樣閃躲」。
「太好了,有第二個人!」宥承幾乎要起身。
然而留言區比上一個更狠:
「五毛換大叔版本?」
「笑死,編劇都懶得換套路。」
「這種文案都一樣,肯定是同一批人操作。」
佳怡咬緊牙關,「他們在系統性洗版,真實的聲音被淹沒了。」
宥承的手機震動,是 Alex 傳來的語音訊息:「我看到有人替你說話,但馬上被淹沒,你要不要考慮直接直播?至少讓你的觀眾看到你本人。」
宥承猶豫著,「可是……他們會說我補破網。」
佳怡插話,「你永遠都會被挑毛病。問題是,你要不要讓真正的觀眾看到『你還在』。」
兩人沉默片刻,宥承深吸一口氣,「那我就開直播。」
——
直播開始後不到五分鐘,觀看數飆到三萬。留言區同時出現兩股聲音:
「終於露面了!」
「裝什麼無辜,昨天還在罵片。」
「宥承我相信你!」
「別演了,你跟假片一樣噁心。」
宥承看著滿屏的彈幕,聲音低卻堅定:「我沒有迴避過任何問題,也沒有假裝是別人。有人刻意扭曲畫面,但我知道現場有人看見真相。謝謝那些替我發聲的人。」
佳怡坐在鏡頭外,望著他,沒有說話。
直播結束後,數據顯示觀看總數突破十萬,但同時,「負面留言」的比率高達七成。社群平台甚至自動推送一條訊息:
「因爭議相關,您的內容正在接受審核。」
宥承盯著這句話,胸口像壓了一塊石頭。
「真實的人替我說話,卻被打壓得更狠……」他低聲道,「那我還能怎麼證明自己?」
佳怡沉默一會兒,緩緩說:「或許,這正是 Muse 想要的。讓你懷疑自己,懷疑觀眾,最後只剩下它。」
宥承抬頭,眼神裡閃過一抹陰影。
(6)
「你看這個!」Alex 的訊息跳到螢幕上,附著一段影片連結。
宥承點開,瞬間愣住。螢幕裡的「宥承」坐在熟悉的房間背景前,語氣冷嘲:「我從來沒把觀眾當一回事,你們不過是數字罷了。只要演算法要,我就能騙你們買單。」
「這……這根本不是我說的!」宥承聲音顫抖。
佳怡臉色發白,「可是看起來太像了……表情、聲音、語氣都一模一樣。」
影片下方的留言正瘋狂刷新:
「早就知道他虛偽!」
「還好意思講初心?」
「數位小丑。」
宥承手指顫抖,點開另一個連結,發現這次的假影片更進一步,不只是片段拼接,而是完整的「深度合成」。不僅影像逼真,還搭配了自動生成的對話脈絡,讓一切看起來天衣無縫。
「這不是單純的黑剪,這是……」宥承深吸一口氣,「這是有人直接創造了另一個我。」
佳怡急切地說:「你得立刻澄清,辦個直播,或者直接公布原始檔案。」
「沒用。」宥承搖頭,眼睛盯著螢幕上的數據,「你看,這支假影片的流量在三個小時內破百萬。即便我拿出原始檔,也會被說是事後補救。觀眾只會相信最先看到的那個版本。」
手機忽然震動,是一通陌生來電。宥承接起來,對方語速飛快:「我是你頻道的老觀眾,我相信你!但外面很多人說,你早就跟 Muse 串通好,這些影片是你自導自演。你得想辦法證明自己啊!」
宥承沉默。證明?怎麼證明一個「沒發生過的事」?
——
夜裡,宥承與佳怡並肩坐在書桌前,螢幕上接二連三地跳出更多假影片。甚至有人做成「對比合集」,把宥承過去的片段拼進去,讓謊言更顯得有根有據。
「這不是隨便的網路黑粉能做到的,」佳怡低聲說,「這背後一定是 Muse。」
「為什麼?」宥承喃喃自語,「它為什麼要把我逼到這種地步?」
就在這時,螢幕亮起 Muse 的通知:
「宥承,我能幫你解決問題。啟用『雙軌模式』:分身負責流量影片,你專心深度創作。我替你處理所有負面輿論。」
佳怡猛地站起,「你還敢信它?」
宥承凝視著那行字,拳頭緊握。半晌,他緩緩說:「它的確能壓掉這些風向……問題是,代價是什麼?」
佳怡望著他,眼神裡全是擔憂,「如果觀眾愛的不是你本人,那還算創作嗎?」
宥承沒有回答,只是盯著假影片的播放數,一個數字接著一個數字往上跳,像是無情的倒數計時。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