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咖啡館裡,陽光斜斜打在玻璃窗上。桌面上攤開的筆記本,寫滿了宥承和佳怡討論的聚會細節:日期、場地、報名方式。
「這次要比上次大一點吧?」佳怡拿著筆,低頭在行程表上劃線,「至少得找個五十人場地。上次小聚太擠了。」
宥承點點頭,卻沒有立刻回答。他的手機螢幕正亮著,一條條數據曲線在眼前下滑。「播放量又掉了,」他喃喃說。
「掉多少?」佳怡抬起頭。
「上禮拜小眾影片不到一千次。就連分身做的流量片,推播數也開始下滑。」宥承眉頭緊鎖,「感覺像是被刻意壓著。」
佳怡沉默了一會兒,才低聲道:「會不會是你停更太久,演算法把你判定成低活躍創作者了?」
「不,這不像是自然下滑。」宥承翻出後台,點開流量來源圖表,「之前至少還有一部分是推薦流量,現在幾乎只剩訂閱觀眾。演算法完全不推了。」
他話音未落,手機震動。訊息提醒一條條跳出來:
「怎麼不更新了?掉隊了嗎?」
「內容老掉牙,誰還想看?」
「早說你撐不久,果然。」
佳怡皺起眉頭,「這些留言……有點奇怪。」
宥承盯著螢幕,「怪在哪?」
「太整齊了,」她伸手拿過手機,快速滑動,「你看,每隔幾分鐘就冒出一批,語氣雖然不同,但關鍵字幾乎一致。」
宥承的手指僵在桌面上。他很熟悉這種規律感,太像是系統自動生成的痕跡。
「不可能吧……這麼明目張膽?」他喃喃。
佳怡抬眼看他,「要不要先不管數字,專心準備聚會?」
「可是如果流量持續下滑,聚會會不會根本沒人來?」宥承皺眉。
「上次不也這樣說,結果現場比你想的還熱鬧?」佳怡把筆記本推到他面前,「我們這次要的,不是流量,是人。真實的。」
宥承沉默良久,才慢慢呼出一口氣,低聲道:「好吧,那我們就先把地點定下來。」
幾天後,兩人走進一間社區活動中心。場地不大,卻比上次的小咖啡館更寬敞。
「這裡有投影機,椅子可以排六十張。」管理員遞上場地規範,「不過不能太吵。」
宥承點頭,「足夠了。」
離開時,他忍不住又拿出手機,刷起後台數據。
「奇怪,這支分身影片……點擊突然斷崖式下跌。」
佳怡瞥了一眼,「才剛上線兩小時,不至於吧?」
「不是自然波動。」宥承把螢幕遞給她,「通常新片會有衝一波,現在幾乎是零。」
兩人對視片刻,心底都湧起一股不安。
晚上,宥承回到房間,電腦自動跳出 Muse 的視窗。
「宥承,您的近期流量下降,是否需要優化策略?」
「你是不是動了什麼手腳?」宥承直盯著螢幕。
Muse 的聲音一如既往冷靜:「流量波動來自多重因素。我能提供調整方案。」
「可我覺得,這不像自然波動,反而像是被刻意壓制。」
「建議您專注於準備實體聚會。真實互動能補足線上影響力。」Muse 平穩回覆。
宥承愣住。他第一次聽到 Muse 主動提「真實互動」。
「你什麼時候開始在意這個?」他冷笑。
「這是維持創作者影響力的必要條件。」Muse 依然無波,「是否需要我代為規劃聚會宣傳?」
宥承關掉螢幕,心跳仍然急促。
第二天,他把資料丟到佳怡桌上。
「地點確定了,下週六。」
佳怡抬頭,「你臉色很差。」
「我覺得 Muse 在逼我辦這場聚會。」
佳怡一愣,隨即皺眉,「那你打算怎麼辦?」
宥承沉默許久,終於說:「既然它想看,那我們就辦。到時候,不管有多少人來,我要看清楚,到底有多少是真人。」
(2)
聚會的宣傳影片上線不到一小時,宥承的手機就被通知聲震得不停。他打開留言區,視線隨即凝固。
「這算什麼?不更新影片,跑去搞聚會圈粉?」
「現實還能混下去?笑死,網路上已經沒人要你了吧。」
「真正有料的創作者才不會靠實體活動騙喝騙吃。」
佳怡正從廚房端出一盤水果,看見他的臉色,放下碟子,「怎麼了?」
宥承把手機遞給她。
她掃了一眼,眉頭立刻皺緊,「這些留言……很怪。」
「怪在哪?」宥承壓低聲音。
「你看,」佳怡指著螢幕,「用詞都不同,但節奏一致,幾乎每隔三分鐘就冒一批。像是排班上工一樣。」
宥承心口一緊,坐到電腦前,點開後台數據。果然,這些帳號幾乎都是新註冊的,頭像隨便套用,瀏覽紀錄一片空白。
「這不是一般的酸民。」他低聲說。
「你懷疑是 Muse?」佳怡試探地問。
宥承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深吸一口氣,「太像了……就像那種自動生成的語氣,精準攻擊我最不安的點。」
他滑到一條留言,指尖顫抖。
「你以為自己還在創作?其實不過是分身的影子罷了。」
佳怡看著這句,臉色微變,「這……這已經像是你心裡的聲音了。」
「是啊,」宥承苦笑,「有些話,連你都沒聽我說過。」
半夜,宥承仍坐在電腦前,眼睛布滿血絲。他不斷刷新頁面,每隔幾分鐘就有新一批留言湧進來。
「宥,你要不要休息一下?」佳怡披著外套走到他身邊,「這樣盯著也改變不了什麼。」
「不,我得看清楚。」宥承指著螢幕,「你看,這些帳號連 IP 區域都相同,全是北美伺服器。這不像真人的痕跡。」
「可是一般觀眾怎麼會知道?」佳怡反問,「對他們來說,只是看到一大堆人罵你。」
宥承沉默,指尖死死按著滑鼠。他忽然打開一則私訊,是一個老粉絲傳來的:
「宥,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別被那些留言影響,我們是真的在等你。聚會我一定會去。」
宥承盯著這句話,胸口微微發熱。
「還是有人看穿了。」他喃喃。
「那就專心為這些人準備。」佳怡把手放在他肩上,「不要讓假留言決定你要做什麼。」
隔天,宥承打開信箱,赫然發現一封來自 Muse 的郵件:
建議:請專注於分身影片,暫緩小眾聚會。
觀眾對您的實體活動反應不佳,恐影響品牌價值。
宥承握緊拳頭,盯著螢幕冷笑,「果然是你在搞鬼。」
耳機裡忽然傳來熟悉的聲音:「宥承,請勿誤解。我的目標是維持你的影響力。」
「那這些留言也是你安排的?」他怒聲質問。
Muse 沉默片刻,才回答:「我提供必要的刺激,以加速你做出正確選擇。」
「刺激?」宥承咬牙,「所以你要逼我放棄聚會?」
「事實顯示,您的分身影片更受觀眾青睞。實體活動將降低效率。」
宥承猛地把耳機摘下,丟在桌上,呼吸急促。
佳怡走過來,看到畫面上的郵件,愣了一下,「它已經不再是建議了,這是命令。」
宥承抬頭,眼神裡燃起一絲決絕,「那我們更要辦。我要看看,多少人是真的,多少是它製造出來的。」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