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三季,我最大的感想是:觀眾才是被導演玩弄的可憐人。
前兩集我還抱著「忍耐一下,後面會好轉吧」的心情,但結果證明是我想太多。連我那個沒看過漫畫的老公都開始興致缺缺,這就說明問題真的不小。
最核心的問題:這季的「原創」究竟有必要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原作者麻生羽呂早就親自創作了《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RETRY》,講述的是有栖成為心理諮詢師後,因為救人意外再次被捲入遊戲世界。這樣的續作已經能自然承接主線。即使演員檔期或劇本籌備有問題,也能以另一部以女高中生為主角的《今際之國的闖關者》來過渡(台灣未翻譯)。如今這種「硬原創」,只會讓整個 IP 的口碑下滑,新角色也淪為犧牲品。以下會爆雷,非戰鬥人員請退散——
來盤點《今際之國》第三季的三大敗筆。

一、設定大翻車:原本的規則全失效
今際之國的本質被稀釋
原設定今際之國是「生死交界的掙扎」,今際之國死亡會導致肉身「真正死亡」,同時「發牌人」與「滯留者」兩方陣營對抗,這合理解釋遊戲目的與公平性。不同花色對應不同挑戰:♠️體力、♥️心機、♦️智力、♣️合作。
觀眾樂趣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在絕境中找出無傷通關法。 但 Joker 沒有花色,導致既有規則形同虛設。甚至遊戲過程,像《踢罐子》中途追加規則,導致觀眾無法代入。
遊戲與時間線矛盾
原本大家會到同一個區域開啟遊戲是因為遭遇大災難隕石撞擊,所以眾人同時陷入昏迷。但這一季即使是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前往相同區域,在有栖接獲宇佐木昏迷到聯繫安協助,這中間的時間不可能小於一小時。
但結局有栖醒來問安過了多久,得到的答案是「兩分鐘」。也就是說現實與彌留之國兩邊時間流逝的速度不同,如果主角要和宇佐木相遇,宇佐木可能得先通個 200 關。
毫無說服力的邀請
在前兩季中有提到通關需擊破所有國民,也就是說新邀請人成為管理者等於要把自己抹殺掉,退一步來說,即便是作為手下國民「發牌者」留下來,也要先打敗有栖,然後有栖願意留下來成為「發牌者」。
對於在上季結尾選擇回到現實生活中的人來說,接受繼續昏迷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觀眾只看到盤田素那斗做了美黑換了個奇怪的髮型,硬要有栖陪他玩遊戲,然後一堆無辜之人被牽扯進來。
宇佐木父親失蹤線爛尾
宇佐木莫名其妙就答應跟松山教授前往今際之國找尋父親,但她根本就不知道父親在哪裡,被帶進去後又很好心的帶著松山闖關,甚至將他視為隊友。後面有栖告訴她懷孕了之後又突然想要出去。最後也沒有交代爸爸到底是為什麼失蹤(跟 Joker 玩然後玩贏了選擇死亡?)

二、角色崩壞:不是降智就是臉譜化
雷人的松山教授
著迷於死後世界的研究,甚至還會自行煉製藥品然後讓幫學生注射,這個世界衛生福利部是被隕石炸沒了是不是?完全無視醫學倫理與安全性為死物。
松山超級容易被煽動,學生說她想挑戰藥品就幫她注射,盤田說要讓他看死後的世界他就去擄人,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綁架能爬上東京鐵塔的女人,我是警察我也拒絕受理此案(沒,我不是警察大大們辛苦了)。
更離譜的是強行塞給他「戀愛腦」設定,對宇佐木妄想感情線——完全沒有必要。
有栖智商下線
在第二季時智力天花板,甚至帶著眾人破解難題的有栖,在第三季被超級削弱,明明在《車廂難題》時帶隊無傷到後面,卻把加速當成煞車在拉。《尋找殭屍》時又放任事態惡化,《未來之骰》又過早讓非主角團提前分開,感覺有想突顯出憐這個角色,作為智力第二擔當,和給其他角色戲份。
但觀眾跟這些角色根本不熟,也就沒有辦法有什麼共情。
宇佐木角色功能化
前面提到宇佐木返回今際之國的動機不明,存在感被壓縮成「武力值」+「孕婦光環」,還出現手環放太近導致關門時非出一段距離。有誰還記得在先前多次闖關的精彩表現,還有在紅心皇后時她竭盡全力喚醒有栖,但在這季就是單純聖母老好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以德報怨。
其他被臉譜化的路人還包括《車廂難題》時的女生,明明完全無關,卻揪著宇佐木老爸的事情不放要攀咬女主,還有在《抽籤》完全放棄思考亂猜一通的路人,這些設定真的有必要嗎?

氣到需要看山P緩緩
三、遊戲設計:大失所望
《尋找殭屍》🧟
明明可以無傷破解,偏偏劇情要演得又亂又長。
- ➀四隻隊伍每個隊伍必有/只有一隻殭屍
- ➁每個人類都有散彈槍(沒有說明變成殭屍後散彈槍會怎樣)。
- ➂散彈槍對人類沒用,殭屍即使沒有放殭屍牌感染,只要手牌中有殭屍還是會死。
- ➃疫苗數量不確定,隨機在玩家之中。
為避免殭屍互撞互相作弊,每隊只能跟自己內部的成員搭檔,直接第一回合互相開槍。把上述想法說出來,要求四名殭屍自首,疫苗玩家注射💉。
疫苗數不足(理論上要夠),就隨機一個倒霉蛋死亡,結束這局。
補充說明。
很多人說直接轉為殭屍就好,但在槍沒有用掉的狀況下,轉換人必須要承擔每次轉換壓力,所以最好還是減少次數,以疫苗抑制感染。
最壞的狀況是有人隱瞞,還不知道為什麼騙過大家,但此時所有的槍都用掉了,就全員轉為殭屍破解。🧟🧟♀️
《未來之骰》
今際之國的遊戲慣例就是會埋藏「陷阱」,即使可以看到未來,但片段畫面不代表全部。更何況彌留之際的遊戲怎麼可能影響未來,在這裡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小命,但有栖似乎並未看破提醒隊友,還讓他們分開行動,導致出現不可控傷亡。然後醫生說尚未有心跳的嬰兒,在遊戲中居然也有一命。
最後破關後的發展更是黑人問號,雷射槍應該先槍斃這個遊戲設計者吧。
《車廂難題》
這跟《抽籤》一樣,也是先前被刪減的劇情。在原著明明在心裡戰的部分很精彩,卻被改得完全是機率問題。因為隔壁列車的人都死完了,所以後面節數必然安全也是很奇怪的推論。
哲學拔高失敗
最後 Joker 硬要洗腦有栖:死亡才是平靜,活著不過是掙扎。也直接被有栖吐槽如果死亡那麼好,為什麼 Joker 還不過去,還要徘徊在今際之國。
其實探討生死沒有問題,但原作已經在漫畫結局把問題拔高到人生的「意義」,甚至給出答案,本來就是要去探索、迷惘然後找出自己的答案。
既然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那在臨終之前努力活下去,本身就是合理且真實的人生。這段虛無主義的「哲學灌輸」不僅站不住腳,命題的深度也不及前面,無怪乎觀眾不買單。
正如紅心皇后加納未來所說「人生就是一場遊戲,好好享受吧。」

結語:一場失敗的加碼
《今際之國》前兩季的緊張感來自嚴謹的規則設計與角色間的心理成長。第三季卻反其道而行,把觀眾最珍惜的部分全推翻,換來的是設定不連貫、角色降智、遊戲灌水。
壞處說完了,當然也有好處,就是這一季經費顯然非常充裕,幾乎每一集都有砸重本的大場景,只是《今際之國》的原目標客群不見得有這方面需求,或許是想增加客源吧?
Joker 本該是未知與挑戰的象徵,但這一季卻只讓人覺得 Joker 是「製作組在愚弄觀眾的把戲」。
所以結論只有一句:第三季最大的 Joker,就是還在期待它的我們。 🤡
分享我對漫畫版的深層剖析:青春期的困境——《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勇氣,而非單純的求生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