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與海風——站在海邊想通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當煩惱來敲門

為什麼明明努力準備的提案,最後卻輸給了一個倉促拼湊的方案?

為什麼那個總是遲到的同事,反而得到了升遷的機會?

為什麼精心規劃的旅行,偏偏遇上颱風取消,而臨時起意的出遊卻意外美好?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什麼都不做,好事卻總是找上門;而自己拼了命,卻總是卡在瓶頸?

我們習慣把這些歸咎於「運氣不好」或「運勢不佳」。翻開農民曆看吉凶、找老師算命盤、戴上開運手環、調整家裡風水——彷彿只要找到那個「對的方法」,就能扭轉局勢。

但,運氣真的是隨機的嗎?運勢真的能被改變嗎?

或者,這一切本來就有跡可循?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越是在意的事情,越容易出錯;越是不在乎的,反而順利得讓人意外。於是我們開始懷疑——這世界到底有沒有規則?還是一切都只是運氣的遊戲?


回到大海

我們又回到我最喜歡的大海,看著大寬闊的海洋,常會生出一種感觸:世間萬物,似乎早已注定,沒有真正的隨機。即便是所謂的偶然,也只是「因緣網絡」的一部分。

命運與運氣,看似變幻無常,其實多半是由我們自身的習氣所導引。習氣推動選擇,選擇積累結果,於是「必然」便顯現,像命中早已安排。

習氣是什麼?

  • 總是遲到的人,不是每次都「剛好」遇到紅燈,而是他從來不提前出門
  • 總是遇到爛桃花的人,不是運氣差,而是他總被同一種特質吸引
  • 總是存不到錢的人,不是賺得少,而是花錢的習慣從未改變

我們以為的「運氣」,其實是「習氣的結果」。

那個總是遲到的同事得到升遷,或許不是運氣好,而是他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建立了某種人際網絡。你的提案輸掉,或許不是努力不夠,而是方向一開始就偏了。旅行遇到颱風,或許不是運勢差,而是你習慣性的「過度規劃」這次剛好碰上了「不可控因素」。

好壞也是如此。對大多數眾生來說,大便是不淨之物;但堆糞蟲就超級喜愛。是善是惡,是利是害,全在於因緣立場,並無絕對。

隨機亦然。樂透開獎的號碼,看似隨機滾動,卻絕不會超出球池的範圍。玻璃杯摔落,碎片形狀不可預測,但無論如何散裂,仍然只是玻璃本身。

佛法說「因緣和合,假名為實」,科學說「守恆與系統性」。殊途同歸:混亂只是假象,秩序自始存在。

所謂隨機,不過是我們尚未洞見的規律。所謂運勢,不過是習氣與因果的流轉。

raw-image



從理論到生活

這些看似玄妙的道理,其實可以很生活化地理解。

「海洋汙染實則無汙染」——這不是否認環境問題,而是更深的洞見:

  • 所謂「汙染」,是以人類需求為標準的判斷
  • 對海洋系統而言,一切物質只是在循環、轉化
  • 就像生活中的得失:得到是交換,失去是避開

有人會說,那些塑膠不能分解會破壞大自然。沒錯,這就是代價。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做的每個選擇,都有其對應的結果——享受便利的同時,承擔環境的負荷;追求成功的同時,付出時間與健康。這不是要我們冷漠,而是理解:平衡從來不是免費的,而是一種交換。

就像那個升遷的同事——你看到的是他遲到,但你沒看到的是:

  • 他每次遲到都會主動補上進度
  • 他在茶水間跟每個人都聊得來
  • 他從不在背後說人壞話

不是他運氣好,是他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種下了不同的因。

這讓人想起《莊子》的「無用之用」:

  • 樗樹因「無用」而免於斧斤,反得天年
  • 失去某個機會,或許是避開了某條歧路

一切終會回歸到平衡,如同有出生就有死亡,中間過程不過是加加減減而已。


關鍵的轉身

那是否就意味著放棄或擺爛?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那還努力什麼?

不是的。恰恰相反。

這正是許多人誤解「空性」或「無常」的地方——以為看透了就該躺平。但真正的洞見恰恰相反:

  • 正因為萬物終將歸零,當下的體驗才彌足珍貴
  • 正因為得失只是交換,才能全然投入而不執著
  • 正因為一切都會過去,每個瞬間才值得細細品味

理解平衡法則,不是為了坐著不動,而是為了更自由地舞蹈——知道跌倒了會站起來,知道浪來了會退去,所以可以盡情地感受。

那該怎麼做?

不是去算命改運,而是:

  • 觀察自己的習氣:我總是在什麼情況下做出什麼選擇?
  • 理解因果的延遲:今天的結果,可能是三個月前、三年前種下的因
  • 接受當下的狀態:不抗拒、不逃避,但也不放棄調整

這不是宿命論,而是清醒地活著


回到感官本身

每年當放長假時,我一定帶著孩子往墾丁跑。

站在南灣的沙灘上,我看著大海。孩子們在身邊追逐浪花,笑聲被海風吹散。我脫下鞋子,讓腳趾埋進細沙裡,感受太陽曬過的溫度。

海風拂面——帶著鹹濕的氣息,不是想像中的清新,而是真實的、略帶黏膩的海洋味道。我閉上眼睛,這是真實的觸感,不是概念。

海浪聲音——一波接著一波,規律中帶著變化。有時是溫柔的拍打,有時是猛烈的撞擊。我聽見浪花碎裂的瞬間,那是當下的震動,不是記憶。

海潮味道——鹹澀中混雜著海藻、沙子、陽光的氣味。我深吸一口氣,這是現在,不是未來。

孩子跑過來,手裡抓著一把濕漉漉的沙,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蹲下來,和他一起看著那些細小的沙粒,在陽光下閃爍著。

這就是答案本身。

不是在頭腦裡推演「隨機與定數」,不是焦慮地算著運勢吉凶,而是站在海邊,讓海風吹過


見山還是山

所以那些煩心事呢?

提案輸了,或許讓你重新思考方向。 同事升遷了,或許提醒你該調整策略。 旅行取消了,或許避開了一場意外。

不是說這些就不重要,而是——當你理解了因果與平衡,你會發現:

每件事的發生,都在推動你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不是更好,不是更成功,而是更完整

當我們能安住於此,就會發現——無論命運、運氣、好壞、隨機,皆是幻化無常的影子,而真實,唯有一源。

禪宗說:「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從看著大寬闊的海洋生出感觸,到理解平衡的本質,最後回到「感受海風、海浪、海潮」——這是從觀念體驗的完整迴圈。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海邊。

但這次,是真的在感受海了。


海風依舊吹拂,海浪依舊翻湧。那些曾經的煩心事,也只是浪花翻起又落下。不是為了證明什麼哲理,只是單純地——站在那裡,和孩子一起,感受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52會員
205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覺行の靜心創作的其他內容
2025/09/11
透過與AI的對話實驗,探討「等待」的本質,並以五層反思,結合禪宗故事,引導讀者體驗漸悟的歷程。文章深入剖析等待的表象、期望的流動、時間的幻象、選擇的相對性,最終點出等待的本質是完整的歷程本身。
Thumbnail
2025/09/11
透過與AI的對話實驗,探討「等待」的本質,並以五層反思,結合禪宗故事,引導讀者體驗漸悟的歷程。文章深入剖析等待的表象、期望的流動、時間的幻象、選擇的相對性,最終點出等待的本質是完整的歷程本身。
Thumbnail
2025/08/21
如果你讀完了上一篇關於虛假社交的文章你是否也厭倦了戴著面具的社交? ,你可能會問:那我該怎麼找到真正的朋友?這篇文章將帶你進入更深層的心靈探索。 重新定義「朋友」這個詞 在開始尋找之前,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大多數人對朋友的定義是: 經常聯絡的人 一起玩樂的夥伴 互
Thumbnail
2025/08/21
如果你讀完了上一篇關於虛假社交的文章你是否也厭倦了戴著面具的社交? ,你可能會問:那我該怎麼找到真正的朋友?這篇文章將帶你進入更深層的心靈探索。 重新定義「朋友」這個詞 在開始尋找之前,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大多數人對朋友的定義是: 經常聯絡的人 一起玩樂的夥伴 互
Thumbnail
2025/08/21
當你開始覺醒,世界會悄悄地把你推開 本文是這篇的前傳 但這篇文章的觀點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你已經感受到社交中的虛假和疲倦,也許這裡的話語能給你一些共鳴... 那個總是對你「很關心」的朋友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 見面時總是熱情洋溢地問你「最近怎麼樣?」
Thumbnail
2025/08/21
當你開始覺醒,世界會悄悄地把你推開 本文是這篇的前傳 但這篇文章的觀點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你已經感受到社交中的虛假和疲倦,也許這裡的話語能給你一些共鳴... 那個總是對你「很關心」的朋友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 見面時總是熱情洋溢地問你「最近怎麼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在發了願之後,即使遇到困難擋在前面,也只會認為這只是一時受阻而已,反而能夠讓自己更加堅強起來,勇於突破。所以說,在身處逆境之時,也能夠反覆實踐心想事成的法則,讓自己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能好好的運轉。而不會是一遇到逆境,就認為心想事成的法則失效了,開始怨天尤人,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在發了願之後,即使遇到困難擋在前面,也只會認為這只是一時受阻而已,反而能夠讓自己更加堅強起來,勇於突破。所以說,在身處逆境之時,也能夠反覆實踐心想事成的法則,讓自己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能好好的運轉。而不會是一遇到逆境,就認為心想事成的法則失效了,開始怨天尤人,這
Thumbnail
最近的一些自我覺察感覺是,當你調好自己狀態與周遭環境應對時,你帶著樂觀善意的面對,周遭通常也會善意的回應給你。
Thumbnail
最近的一些自我覺察感覺是,當你調好自己狀態與周遭環境應對時,你帶著樂觀善意的面對,周遭通常也會善意的回應給你。
Thumbnail
S判金句[反思]「幸運」真的是個好東西嗎? 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學習課題,這些課題可能是關於愛、寬恕、勇氣、信任或其他各種價值觀和品質。當我們無法學會這些課題時,我們往往會陷入重複的困境和挑戰中。 這種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困惑,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S判金句[反思]「幸運」真的是個好東西嗎? 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學習課題,這些課題可能是關於愛、寬恕、勇氣、信任或其他各種價值觀和品質。當我們無法學會這些課題時,我們往往會陷入重複的困境和挑戰中。 這種情況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困惑,但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大家覺得自己的運氣如何?會不會覺得有些人就是天生好運,他們從來都不用努力,就擁有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但自己卻是運氣帶屎,明明已經努力到沒日沒夜了,但是還是啥都不是?       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所長以前經常這樣想,每次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都會躲起來睡覺,不想做事也不想見人,當然這
Thumbnail
      大家覺得自己的運氣如何?會不會覺得有些人就是天生好運,他們從來都不用努力,就擁有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切,但自己卻是運氣帶屎,明明已經努力到沒日沒夜了,但是還是啥都不是?       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所長以前經常這樣想,每次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都會躲起來睡覺,不想做事也不想見人,當然這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為什麼成功人士總說「我很幸運」,但你卻不會遇上這種好運?
Thumbnail
★為什麼成功人士總說「我很幸運」,但你卻不會遇上這種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賺錢不如預期或產品銷售不佳而抱怨,但作者提出,我們的環境是由自己投射出去的,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應氣餒,而應該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文章中也提到了解決財務、工作和人際關係問題的建議,呼籲讀者去享受並欣賞身邊的人和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賺錢不如預期或產品銷售不佳而抱怨,但作者提出,我們的環境是由自己投射出去的,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應氣餒,而應該思考自己的言行舉止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文章中也提到了解決財務、工作和人際關係問題的建議,呼籲讀者去享受並欣賞身邊的人和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