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新趨勢:藥物塗層氣球 (DCB) 技術的進展與應用潛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心血管介入新趨勢:藥物塗層氣球 (DCB) 技術的進展與應用潛力

微創血運重建原則與傳統支架的限制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基本原則始終一致:首先評估病灶,其次是精確的病灶準備,最後選擇終點治療,無論是金屬支架還是藥物塗層氣球(DCB)。

然而,使用傳統支架並非萬無一失。單純依賴血管攝影可能無法準確判斷血管直徑、病灶長度或定位,導致支架可能無法完全擴張或定位不當。即使是新型藥物洗脫支架,其年事件發生率仍約為 2% 左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小口徑支架存在固有的限制。在優良支架植入的分析中發現,當最終最小支架面積(MSA)低於 5.24 毫米平方(mm²)時,目標病灶失敗的風險會穩定增加。例如,植入 2.5 毫米的支架,其初始面積僅約 4.9 毫米平方,這使患者一開始就處於危險範圍

DCB 策略的核心優勢與高應用價值場景

DCB 策略是備受推崇的「無金屬 PCI」方法,其優點在於如果病灶準備充分,DCB 可作為終點治療。小型研究表明,DCB 策略至少是非劣效的,且顯示出較少的管腔遲失。由於血管未被金屬支架鎖住,後續血管造影追蹤甚至可能顯示管腔有所增益。若在準備後出現回彈或嚴重剝離,仍可隨時轉換使用藥物洗脫支架,因此沒有懲罰性風險。

DCB 目前最常見的應用領域是支架內再狹窄(ISR),這約佔 PCI 術的 5% 到 10%。雖然歐洲學會(ESC)在 2024 年對此情況的指引略有調整,傾向使用藥物支架,但 DCB 仍是 ISR 治療的有效策略。

在小血管(直徑小於 3 毫米)中,數據強烈支持 DCB 的有效性與支架相當。由於 2.5 毫米支架存在固有的 MSA 限制,有觀點建議應停止常規使用此類支架,而應將 DCB 作為治療小血管的首選。小血管病灶約佔臨床工作的四分之一。

複雜病灶管理與藥物技術的演進

DCB 在處理複雜病灶方面也顯示出潛力,尤其是在分岔病灶的處理上。傳統支架處理分岔需要複雜的多步驟程序,例如 POT-Recross-Kiss-POT 等,且存在損傷支架的風險。DCB 則能提供更簡化的解決方案。歐洲分岔俱樂部已開始進行一項針對主血管 DCB 的研究。

針對大型新發病灶(De Novo),大型試驗如 Cage-free 顯示,DCB 的效果不如支架,但仍有約 94% 的患者在兩年內沒有發生事件。這項試驗存在如低影像使用率和開放標籤設計等限制。

在藥物選擇上,紫杉醇因其快速吸收和親脂性,非常適合氣球應用。然而,過去的支架試驗普遍偏愛雷帕黴素(Limus)及其類似物,因為它們更具細胞靜止性且不易引起介質壞死。

新一代技術正在解決雷帕黴素不易進入動脈壁的問題。例如,某些裝置採用細胞黏附技術和微型儲存器,使雷帕黴素在組織內停留約 90 至 120 天,實現類似支架的藥物洗脫曲線。Solution De Novo 試驗正是比較這種新型雷帕黴素 DCB 與藥物支架的策略性隨機試驗。該試驗涵蓋了超過 3,000 名患者,其中近六成的血管直徑超過 3 毫米。

展望未來:DCB 主導的混合策略

未來的趨勢將是朝向最小化金屬足跡發展。如果將 DCB 用於再狹窄、小血管、分岔、STEMI(約 15%)以及部分大型新發病灶,預計 DCB 在未來的市場佔有率可能高達三分之二。純粹使用支架的比例可能降至約 10%。

在進行 DCB 介入時,特別是針對關鍵病灶(例如左主幹),影像引導(Intracoronary Imaging)至關重要,用來確認病灶準備是否完善、無嚴重剝離且管腔足夠大。未來的臨床實踐很可能是 DCB 和支架相結合的混合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5會員
293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10/02
冠狀動脈異常起源的運動風險管理:系統性評估與限制 診斷的複雜性與高風險特徵 先天性冠狀動脈起源異常(ACA)被認為比普遍認知更為常見且常被低估診斷。確定這些患者在何種情況下進行何種運動會構成風險,是一項重大挑戰。 針對ACA患者的管理,必須採取系統化和團隊合作的方法。標準化的評估流程通常涉及超
2025/10/02
冠狀動脈異常起源的運動風險管理:系統性評估與限制 診斷的複雜性與高風險特徵 先天性冠狀動脈起源異常(ACA)被認為比普遍認知更為常見且常被低估診斷。確定這些患者在何種情況下進行何種運動會構成風險,是一項重大挑戰。 針對ACA患者的管理,必須採取系統化和團隊合作的方法。標準化的評估流程通常涉及超
2025/10/02
靶向炎症:低劑量秋水仙素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新定位 殘餘發炎風險:動脈粥狀硬化治療的新視角 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發展是高血脂與慢性炎症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全球臨床實踐普遍關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降低,但對於許多接受積極指導的藥物護理(包括史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來說,仍存在著殘
2025/10/02
靶向炎症:低劑量秋水仙素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新定位 殘餘發炎風險:動脈粥狀硬化治療的新視角 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其發展是高血脂與慢性炎症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全球臨床實踐普遍關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降低,但對於許多接受積極指導的藥物護理(包括史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來說,仍存在著殘
2025/10/02
保留射出分率心臟衰竭(HFpEF)的診斷與治療新策略 疾病的複雜性與生物學基礎 保留射出分率心臟衰竭(HFpEF)是一個複雜的醫學議題。這個概念在數十年前首次提出時,曾有導師對其真實性持保留意見,將其比作「腎功能正常但腎衰竭」。然而,HFpEF並非新概念,它通常與多種臨床狀況共同存在,包括老化本
2025/10/02
保留射出分率心臟衰竭(HFpEF)的診斷與治療新策略 疾病的複雜性與生物學基礎 保留射出分率心臟衰竭(HFpEF)是一個複雜的醫學議題。這個概念在數十年前首次提出時,曾有導師對其真實性持保留意見,將其比作「腎功能正常但腎衰竭」。然而,HFpEF並非新概念,它通常與多種臨床狀況共同存在,包括老化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薛冠群醫師說。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文章顯示,動脈內膜切除手術的粥狀斑塊中含有塑膠微粒的患者,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未含塑膠微粒的患者高 [N. Engl. J. Med., 390, 900 (2024)]。
Thumbnail
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文章顯示,動脈內膜切除手術的粥狀斑塊中含有塑膠微粒的患者,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未含塑膠微粒的患者高 [N. Engl. J. Med., 390, 900 (2024)]。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科目標題(MeSH)與其他國際標準詞彙等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
Thumbnail
這裡將陸續針對新冠科普中常用術語,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醫學科目標題(MeSH)與其他國際標準詞彙等陸續更新建立索引。並輔以知識本體(ontology)知識樹協助讀者快速進入知識單元的架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
Thumbnail
先進性血管性傷口是一種複雜的慢性傷口,需要多學科團隊合作的綜合治療。及早發現、進行詳細血管評估和適當的藥物和手術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素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提高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建立完善的護理標準,加強教育宣傳,以減輕這類傷口帶來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先進性血管性傷口是一種複雜的慢性傷口,需要多學科團隊合作的綜合治療。及早發現、進行詳細血管評估和適當的藥物和手術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素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提高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建立完善的護理標準,加強教育宣傳,以減輕這類傷口帶來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對於末期腎臟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維持患者生存的治療方式,也因此需要建立自體動靜脈瘻管或人工動靜脈瘻管作為進行置換的血管通路。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李明家老師的研究團隊透過3D列印與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打造可針對生物體血管大小量身訂製的人工動靜脈瘻管,並以兔子為動物模型驗證其成效。
Thumbnail
對於末期腎臟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維持患者生存的治療方式,也因此需要建立自體動靜脈瘻管或人工動靜脈瘻管作為進行置換的血管通路。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李明家老師的研究團隊透過3D列印與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打造可針對生物體血管大小量身訂製的人工動靜脈瘻管,並以兔子為動物模型驗證其成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