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後第一天,車流比想像中還多。
早上七點四十幾分,我還卡在交流道前,往常這個時間我早就應該在公司附近。可能是昨天太晚睡,今天又太晚起,一整個早晨都像是拖著慢半拍的步伐在走。
不過這個連假還算是過得挺舒服的。三天假期、兩天出遊,一天睡到自然醒。去了金山、三芝、大尖山,也和朋友在汐止聊了一個下午。他最近被資遣,那氣氛有點沉重。
我們坐在咖啡店裡,一邊聊天、一邊等著情緒自己沉澱。
洗車倒是個有趣的小插曲。
週六上午帶我爸去洗車,幾十年來他的習慣從未改變,方式一成不變。
我看著他,忽然意識到某些「不是最好(甚至不太正確),但他堅持」的事,是怎麼伴著我們長大的。

我很想跟他說,輪框不要猛猛的用水沖啊!!
在開高速公路的途中,眼神不自覺地又落在路上的車。
自從自己開始開車後,在路上看別的車成為一種習慣:有些車我可以一眼認出型號,有些只是看著尾燈也能辨識世代。
我常常想,車燈就像是人的臉——有的俏皮,有的嚴肅,有的老了,有的車燈長得……就像是翻了個白眼。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當你買了某台車之後,它好像會開始在路上「出現給你看」。
Mondeo原本就少,路上更稀有。ㄟㄟ,但剛剛居然遇到一台和我一樣的,默默開在我後面,直到我切了車道才注意到他,是MK4.5。
不過我們沒有打招呼,可能是他也認錯我吧~
最奇妙的還是Toyota。
不知道是不是注意力偏誤的關係,我最近發現Yaris、Altis、Wish,竟然常常是「成雙成對」地出現,一前一後,連世代和車色都一致,像是默契出遊的伴侶。
反倒是Mazda……我好像總是避開去看它們。
不是討厭這一台車,就只是,記憶裡有個我很不喜歡的人買的新車就是Mazda 6,自此之後,這個車標就染上一點情緒色彩。
人心真是難以預測的感光板,一點小事就能讓你對整個品牌退避三舍。
我還注意到這幾年灰色車變多了,尤其是那種水泥灰、鈦灰、鋼鐵灰——大家都愛低調又耐看的色系。
說真的,我還是覺得Volvo的灰最好看,別問為什麼,就是一種「冷靜的有型」吧。
今天路上看到一台皮膚色的賓士老車,橘中帶粉,像剛從膚色粉餅盒裡挖出來的顏色!
這種特別的老車,偶爾出現在車海裡,真的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他們,就像旅途中的老朋友,不一定熟,但總覺得有些故事。
快八點,我已經快到公司。
雖然還是會小小地堵一下,但這樣的通勤,也不是壞事。至少我可以在這段慢速時光裡,想想昨天沒寫完的稿子、想想朋友的失落、想想那台沒有打到招呼的Mondeo。
嗯,也許我們都只是努力在路上,做一台能被看懂的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