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蓋房子,最重要的是打好地基。樹木要生長,最重要的是根要扎得深。地基不穩,高樓必倒。根基不深,大樹易折。


做人、做事、修行的根本是什麼?《論語》給出了答案:「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個「本」,指的便是孝、悌、忠、信等內在的核心品德。


許多人捨本逐末,不注重內在德行的培養,卻熱衷於追求外在的技巧、神通或名利。這如同在沙灘上蓋房子,看似進展神速,但一場大浪打來,便會蕩然無存。


先不要急著去學習那些高深的理論、玄妙的法門。先回過頭來,問問自己,對父母是否孝順?對朋友是否真誠?對工作是否盡責?


把這些最基本、最樸素的德行做好了,根基自然穩固。根基一旦立住,生命的大道,便會從中自然生發出來,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ead T的沙龍
1會員
89內容數
bread 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8
在中國傳統的智慧長河中,有一股無形的氣息,它沒有名字,卻滋養萬物。這股氣息,在歲月的流轉中,隨著節氣的更迭,展現出不同的面貌。當秋風漸涼,露水凝結成霜,時序來到了寒露。
Thumbnail
2025/10/08
在中國傳統的智慧長河中,有一股無形的氣息,它沒有名字,卻滋養萬物。這股氣息,在歲月的流轉中,隨著節氣的更迭,展現出不同的面貌。當秋風漸涼,露水凝結成霜,時序來到了寒露。
Thumbnail
2025/10/07
兩根頻率相同的音叉,敲響其中一支,遠處的另一支竟會自行共鳴。這並非神祕,而是同頻共振的自然之理。
Thumbnail
2025/10/07
兩根頻率相同的音叉,敲響其中一支,遠處的另一支竟會自行共鳴。這並非神祕,而是同頻共振的自然之理。
Thumbnail
2025/10/06
中秋家家團圓,熱鬧歡騰,享受著親情的溫暖。然而,這種人世間的相聚,終究是短暫的緣會。曲終人散後,那份喧囂中的慰藉,能否填補內心深處的空虛?
Thumbnail
2025/10/06
中秋家家團圓,熱鬧歡騰,享受著親情的溫暖。然而,這種人世間的相聚,終究是短暫的緣會。曲終人散後,那份喧囂中的慰藉,能否填補內心深處的空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最近重讀孫子兵法,在在提醒筆者,古今中外皆適用,擁有優良的人格以及紮實的實力才是王道。 這兩者缺一不可,如同任督二脈般,如果少了一樣就無法讓你當戰場上的常勝將軍,而失敗只是遲早的事。 要保持常勝,提高自己「人格素質」,「充實自己實力」才是真格的,唯有「真誠以待」才能天長地久的保你順遂。
Thumbnail
最近重讀孫子兵法,在在提醒筆者,古今中外皆適用,擁有優良的人格以及紮實的實力才是王道。 這兩者缺一不可,如同任督二脈般,如果少了一樣就無法讓你當戰場上的常勝將軍,而失敗只是遲早的事。 要保持常勝,提高自己「人格素質」,「充實自己實力」才是真格的,唯有「真誠以待」才能天長地久的保你順遂。
Thumbnail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Thumbnail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