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該加實驗室?

2020/04/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少理工科系大學生都會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時候該加實驗室?或者是我這麼廢真的能加實驗室嗎?雖然每個科系、每個老師的規定不同,但在這邊我想以這學期加入清大焦傳金老師實驗室的經驗,跟大家說明其實可以不用想那麼多,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肯學,那做就對了。

初步瞭解

以清大生科為例,每個教授專長不同,實驗室目標也百百款,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生科院網站,大概瀏覽羅列其上的教授專長,以大方向(例如:動物行為、生物化學)選出幾個有興趣的主題,再來就能寄信跟老師約時間問深入的問題。
清大還有一門課叫「生科研究導讀」,每堂課會有不同老師講自己的研究專長,也都會給機會發問,像這樣的課堂就蠻適合想加實驗室,卻被網頁資訊搞得暈頭轉向的人,也能趁機問求學、加實驗室、人生方向等問題,跟一般只傳遞知識的課堂很不一樣。

深入訪談

做完這些功課後,下一步就是實際與老師面談。當初我比較深入瞭解與對話的有做烏賊行為和視神經的焦傳金老師、計算神經的羅中泉老師、生醫電子的葉世榮老師、遺傳演化的黃貞祥老師、合成生物學的林玉俊老師、研究神經退化的汪宏達老師,還有跟從事記憶研究的Tim Tully教授討教,綜合多方資訊跟我個人興趣,最後我向焦老師提出加入實驗室的想法。

加入實驗室

正式面談時,老師問我喜歡什麼,有沒有什麼專長或想學的東西,我說未來希望可以從事神經科學研究,對認知方面特別有興趣,除了生科以外還有二專電機,希望未來還能發展腦機介面的研究。大致瞭解後,老師說像我這樣對動物行為、神經、程式都有興趣的話,應該蠻適合加入花枝組做烏賊實驗,聽完老師說明花枝組目前的實驗內容,各種針對烏賊行為做的觀察實驗,配合一些儀器與分析軟體,讓我滿心熱血,而且養烏賊真的很有趣ㄝ!
不管如何,這場面談的種種驚奇,自此開啟了我的實驗室之旅。

心得結論

在實驗室待差不多一個月了,每個禮拜大概待10個小時左右,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待更久,因為10個小時實在做不完所有的事。加入實驗室後,終於讓我有應用所學的踏實感,觀察烏賊、思考實驗的過程,跟實驗室學長姐和老師討論常使我產生說不盡的新奇想法,雖然時不時會有自己很弱的即視感,但對知識的渴望會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弭這些憂愁。
最後我的建議是,
只要想就不要怕,詢問老師自然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真心推薦早點加實驗室喔!

2.7K會員
175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