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什麼時候應該拒絕做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各位女生,九月五號以後就不要做家事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這麼呼籲。

raw-image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以家務分配的時間計算,女生在九月五號,就做完男生一整年的份量了。所以女生九月五號之後就不要做家事,男女之間才會平等。

這日期有比前一年進步。如果在去年,「女生停止家務日」是八月二十九日。

這個統計,還只針對煮飯菜、清理打掃的家務事,還沒包括照顧小孩、照顧先生家人的時間與精力上的差距。

這樣的呼聲越來越大,一部分是因為男生不再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美國的統計,異性戀婚姻裡男生是主要經濟來源的,從50年前的85%,降到現在的55%。夫妻收入相當的,從1972年的11%,增加到29%。

但即使是夫妻收入相當的家庭,每星期女生還是比男生多花兩個半小時做家事、多花兩小時照顧小孩。

英國也有類似的統計數字:女性就業率是72%,男性79%,婚後家庭女性工作負擔家計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在家務分配上,有63%的女性覺得她做的比應該做的還多。

在其他一些統計裡,即使男生做家事的時間在12年來增加了12分鐘,但女生做家事的時間並沒有減少,反倒還增加了5分鐘。或許這一部分是因為女生對家務事的自我要求比較高,即使男生做家事的時間增加了,這只是讓整體的品質變好,但無法減少女生做家事的時間。

整體來說就是,走入家庭的現代女性,常要滿足職業婦女、太太與媽媽的三重角色,然後就把時間精力耗在這裡。先生就比較有時間用在興趣、社交、甚或享受慵懶。

所以啦,越來越多女生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因為她們希望在工作勞累之餘,還能享有與自己的付出相稱的生活品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606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各位女生,九月五號以後就不要做家事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這麼呼籲。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以家務分配的時間計算,女生在九月五號,就做完男生一整年的份量了。所以女生九月五號之後就不要做家事,男女之間才會平等。
Thumbnail
各位女生,九月五號以後就不要做家事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這麼呼籲。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以家務分配的時間計算,女生在九月五號,就做完男生一整年的份量了。所以女生九月五號之後就不要做家事,男女之間才會平等。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在美國,第一次結婚的人,未來大概有45%會離婚。而這些離婚事件,有三分之二是女生發動。也就是說,在婚前,是女人比較想結婚。婚後,是女人比較想離婚。
Thumbnail
在美國,第一次結婚的人,未來大概有45%會離婚。而這些離婚事件,有三分之二是女生發動。也就是說,在婚前,是女人比較想結婚。婚後,是女人比較想離婚。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天哪上班要遲到了孩子又把早餐吃得到處都是」 「今天要加班來不及趕上垃圾車怎麼辦?」......  超夯日據《月薪嬌妻》引起一波有關「家事有酬」的討論,然而契約結婚、家事作為有薪資的工作畢竟仍未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妨來看看在台灣的「嬌妻」們在家事上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女性投入職場比例提
Thumbnail
「天哪上班要遲到了孩子又把早餐吃得到處都是」 「今天要加班來不及趕上垃圾車怎麼辦?」......  超夯日據《月薪嬌妻》引起一波有關「家事有酬」的討論,然而契約結婚、家事作為有薪資的工作畢竟仍未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我們不妨來看看在台灣的「嬌妻」們在家事上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女性投入職場比例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