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老戲院大多已經不在了。然而,即使老戲院已改建成了停車場、民宅,即使網路新媒體發達,3D、4D電影技術推陳出新,問起每位老新竹人,他們大多還能細數年輕時在大街上排隊看戲,或者趕散場前,擠進裡頭看免費電影的鮮活記憶。「看電影」這檔事在新竹,可是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從電影技術發明一開始就不落人後,跟隨世界潮流的娛樂體驗。 透過電影,我們也得以走進上一代,上上一代新竹人最真實的城市記憶。從初見「活動寫真」的驚嘆,黑白默片與辯士的說書旁白,到台語片《風城情波》、《難忘的鳳凰橋》,每段轉折都彷彿當時社會的縮影。漫長的新竹電影史不可能盡數呈現,本次專題讓我們用七組關鍵字,穿梭於老照片和報導之間,記錄七段時代的切片。 01|活動寫真:在戶外觀賞的科技奇景 1895年,盧米埃兄弟於法國巴黎公開放映《火車進站》等黑白短片,成為公認的電影技術濫觴。1895年也是清日甲午戰爭的發生年,因而,台灣的電影放映可以算是透過日人引進的。 臺灣日日新報1901年的報導,是新竹現存最早的放映紀錄。 日本早期稱電影為活動寫真,傳入台灣後也稱為「活動幻燈」。新竹首次放映電影的紀錄有多種版本,根據《風城影話》的整理,第一次「活動幻燈會」的放映紀錄,出現在1901年的11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了以下報導:「月之十七日,新竹北門竹陽軒特設活動幻燈會,邀請各紳縉於午後六時至場觀會。至時新竹廳長並守備隊長廳內諸屬員及諸富紳人民等,足有二百餘人入會。其幻燈比往常各公學校迥異⋯⋯會中諸人以為似此活動得未曾有,每觀到入神處,群拊掌叫妙不絕云。」 第一次看到電影的人們,看到「電火」和「西洋鏡」竟然可在白布幕上創造這般奇景,都大為驚奇。戶外觀賞的形式,也為後續巡迴放映的宣傳模式奠定基礎。從台灣人自組的美台團,到日本政府的社會教化工作,都透過行走台灣各地的放映隊,攜帶膠卷到各城鎮的廟口或大街上,一邊為人們帶來科技奇觀,一邊傳遞思想。 02|高松豐次郎:台灣電影史的關鍵人物 堪稱台灣電影之父的高松豐次郎。 出生於日本的高松豐次郎,是真正將「電影」帶入台灣的關鍵人物。他年輕時攻讀法律,致力於勞工運動,期間半工半讀追隨單口相聲藝人「三遊亭圓遊」,擔任演出時的助理。1900年後,決心改以電影推動勞工議題,運用無聲默片播映前的空檔進行演說。 日本正式接手台灣後,出現龐大的治安工作需求。和高松豐次郎頗有淵源的後藤新平,希望以電影放映來「教化宣撫」,就此成為豐次郎來到台灣的機緣。他組織「台灣同仁社」,受「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的邀請,來台在各地巡迴放映活動寫真,以達社會教化的效果,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新竹。 高松豐次郎放映電影時,大多會找地方人士合作,在舊孔廟前的廣場連映數晚,觀眾眾多。除了巡迴放映電影,他也接受總督府委託拍攝台灣的紀錄片,例如1907年進行拍攝的《台灣實況之紹介》。來台數年後,他與友人合作,改建了台北的「朝日座」,從此多了放映電影的固定據點。可演戲又可放電影的「座」,轉型了過去以歌舞演出為主的劇場,也讓之前到處流浪放映的「活動寫真」有固定、週期性的放映場所。朝日座之後,高松豐次郎分別在台北、基隆和新竹都興建了戲院。1908年起與地方人士合資興建的「新竹座」,位於現在大遠百的位置,是新竹第一間木造戲院。 1908年興建的新竹座是新竹最早的木造戲院,1917年遭遇大火燒毀。 高松豐次郎的貢獻在於結合劇院,創造了台灣新一代的娛樂事業,不只放映活動寫真,更確立了台灣戲院最早的定期發行制度,並熱衷於邀請日本的表演團體和一流藝人來台。 03|美台團:用電影打開文化窗口 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在民族自決的潮流下,創辦了「臺灣文化協會」。文化協會的運作,在新竹電影史裡,為新竹人打開一扇觀看西方文化的窗口。「文化醫師」蔣渭水當時為台灣開出「智識的知識不良」的診斷,然而,最初推廣的文化活動,卻受限於農民與勞動者的理解力,成效不如預期。有鑑於此,蔡培火決定運用彼時新穎的聲光技術「活動寫真」(電影),來達成啟蒙大眾的效果,於是募得資金後,便開始著手組織「美台團」。 臺灣文化協會裡頭,特別設立了「活動寫真部」。 美台團由受過教育的青年三人組成,一人操作放映機器、二人擔任辯士(負責講解電影劇情),美台團成立後,首先於台南「大舞台」首映,爾後旋即於全台展開巡迴宣傳。美台團到達新竹站時,透過新竹州文化協會支會安排了放映時間及地點。當時電影仍是新奇、高消費的娛樂,不過美台團基於啟蒙台灣人的初衷,觀影門票僅收成本價十錢而已,因此所到之處,皆有萬人空巷的陣仗。 在全台巡迴的美台團,都播了哪些電影呢?從日治時期的《台灣民報》尋找蛛絲馬跡,除了有像是探索頻道的《丹麥農村情況》、《北極動物之生態》外,也有卓別林等幽默卻寫實的黑白默片。 值得一提的是,美台團在電影公播前,團員們都會以台語,一起合唱一首由蔡培火所作的團歌:「美台團、愛台灣,愛伊風好日也好,愛伊百姓品格高!…」那時旋律和氣氛都激昂,儘管日本警察密切監視放映活動,卻反讓前來觀影的台灣人,一鼓作氣把鬱悶的心情也一起唱了出來。 04|辯士:插科打諢,說唱俱佳 美台團由放映技師、解說電影的「辯士」組成。為什麼播電影需要一個人特別解說電影呢?那是因為當時的電影技術還停留在無聲的默片,沒有聲音,亦聽不到演員對白,儘管有些電影配有字幕,但普遍識字不多的台灣人民卻也未必能夠讀得懂——所以「辯士」這一行,也就應運而生啦! 辯士們以個人的知識涵養與流利的口才,充分掌握住觀眾的喜怒哀樂,甚至可以以自己的想法詮釋電影劇情,賦予影像故事全新的意義。美台團的辯士就是意識到了這一層的政治意義,因此經常在電影播放的演說中,將電影故事與日本殖民下的不公不義連結起來——例如,當美台團放映《丹麥農耕情況》時,辯士也會趁機告訴觀眾日本政府如何剝削台灣農民,偷渡些民族意識,達到文化協會最初文化宣傳目的。 由於每次電影放映都有警察駐守,日本政府當然注意到了美台團散播反抗意識的伎倆,因此當時要做辯士這一行,還必須赴各州警察課考試。如被認定思想不當,就會失去檢定資格,而及格者才能獲得執業許可證。 鄭衍宗辯士說書時的扮相。 新竹也出過有名的辯士呢!1915年出生於新竹北門外後街仔、清代明志書院鄭用鑑的後裔——鄭衍宗,就是彼時的一代名辯士。由於出生書香名門,自幼即在各種中國典籍的薰陶下學習,因此他擁有深厚的學識涵養,可以為觀影氣氛大大加分。除此之外,鄭衍宗還因為語言天份,而講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客語,讓他得以因此穿梭於新竹地區的戲院,成為觀眾的寵兒。 05|有樂館:影像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不少人知道,新竹影像博物館在日治時期是「有樂館」劇院。有別於電影與戲劇通用的新竹座,有樂館是新竹第一座專門為播放電影興建的歐式劇院。由於三零年代,台灣的電影放映業,在需求增加、政府推廣的情況下日趨興盛,然而相對應真正合適看電影的劇院卻一直沒有出現。1933年,為放映電影而生的「有樂館」於是就在新竹市助役(市長助理)劉萬的提議下興建,並於年底開幕了。 有樂館由市役所經營管理,管理人員幾乎都是日本人。這座戲院設備豪華,座位寬敞,二樓放映室前還設有榻榻米席的包廂,可一邊飲酒、談天,一邊欣賞演出,十分愜意。然而也正因如此,票價並非一般民眾可以支付,大眾席三十錢。 有樂館戲院,過去還曾附設「有樂飲食堂」。 1944年,有樂館在二次大戰中遭受轟炸,二樓損毀了約三分之一,主要為中央屋頂、座位的破損,有樂館的營運,自然也因日本政府的全面參戰而停擺。國民政府來台後,政權移轉的同時,原本隸屬日治市役所的有樂館也被新竹市政府接收,改名為「國民大戲院」,在經理林清秀的領導下全面整頓。然而在1991年,國民大戲院卻因不敵市場競爭,暫停營業,直到1998年,才透過文建會的「歷史建築再利用」計畫,讓歇業的國民大戲院得以用「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的樣貌,重回新竹人的生活之中。 現在,影博館典藏了許多電影相關文物,也常不定時舉辦相關講座、以及大劇院看不到的文藝影展。下次路過中正路時,不妨拐個彎,去影博館走走吧!當連鎖電影院的聲光技術日新月異推陳出新,影博館也曾是七、八十年前,最潮的電影院呢! 06|日治時期新竹人追什麼星?李香蘭 「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著夜鶯歌唱/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憑一首〈夜來香〉,鄧麗君便悄悄把夏日晚風唱來。但你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誰嗎? 一代女星李香蘭。 李香蘭,一位二十世紀初風靡台灣、日本、上海的日本女星,她演出過無數紅遍大街小巷的電影,且許多至今仍膾炙人口、被翻唱無數的歌曲,如〈夜來香〉、〈何日君再來〉,原唱都是她,可說是當時的「天后」! 李香蘭的日文本名叫「山口淑子」,但她的日本籍,卻一直被悄悄隱藏起來,不為人知;外加她講得一口道地的京片子,也令她一直被誤認為是北京人。原來,她與中國的淵源是因為她的父親,在日本扶植滿洲國時,便舉家遷至撫順工作多年。 講著流利京片子的她,通常飾演一位崇尚日本皇軍的中國女子,從如此的劇情安排來看,日本於電影文化中的政治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在當時日本大東亞共榮圈下,李香蘭特殊的身份與才能,順理成章地令她成為中日間「親善大使」的角色。 1943年,李香蘭在新世界館登台,造成轟動。 1941年與1943年,李香蘭分別因新片而受邀到當時同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做巡迴公演。那時台北街頭掛滿了「世紀之寵兒李香蘭來台」的橫幅,街頭巷尾掀起一陣追星的風潮,而這份潮流亦吹到了新竹——當時新竹的「新世界館」戲院,也邀請到了李香蘭前來登台演唱!當時購票人潮不見首尾,戲院門前的長安街還需派員管制交通,據說人潮之多,還把員警佩刀都擠彎了。而當天新世界館戲院的票價,也因為李香蘭的蒞臨而從三十五錢提高到兩元,以當時的物價水準來看,是極高的數字呢!再高昂的價格,也澆熄不了新竹人追星的熱情。 07|風城情波:新竹人的第一部台語電影 早期在新竹播映的電影,大多是從國外進口的電影膠卷,要不就是由日本政府製作的紀錄片或宣教片,一直到1950年代,台灣才開始大量出現本土製作的台語片,新竹更從1956年便有台語片的產出。《新竹電影史》一書中提到了許多台語片在新竹興起的背景:除了經濟逐漸發展,也因為新竹蓬勃的歌仔戲、布袋戲團社群,很快就投入編製工作,將演出「電影化」。運用在地語言的台語片,也讓過去必須依賴辯士解說的電影體驗,變得更為親切。 《風城情波》是這波台語片高峰中的指摽性電影。1957年,過去曾有歌仔戲、新劇演出經驗的許來富、林福、黃錦波等人,受到台語鉅片《桃花過渡》的啟發,想讓戲劇電影化。他們於是邀請台北南光新光劇團團長和許成邦和新竹人陳炎基擔任編劇和導演,準備拍攝一部愛情偵探片《風城情波》。 消息登報後大受注目,不僅迅速招募到股東,公開招募演員也是十分踴躍。許多民眾抱著一舉成名的明星夢,前來應徵。最後由在新竹被稱為「美男子」的周宜得擔任男主角,女主角則由周瑛脫穎而出。 《風城情波》演員赴各地隨片登台時的合影。 《風城情波》是台灣首部台語愛情偵探片,整整在台灣巡迴放映了三年。巡迴各地時,創下了不少劇院第一次有演員「隨片登台」的紀錄。追星的人潮幾近瘋狂,每到一地,萬人空巷,民眾沿路貼紅紙、鳴放炮竹歡迎。在高雄六龜放映時,還因為人潮過多,把劇院的舞台都壓垮了。《風城情波》的拍攝資料大多獲得良好的保存,不僅是新竹市重要的文化資產,也為台灣的電影史記錄了台語片的重要章節。 之後呢?從劇院的黃金歲月到連鎖影城 1960年代初,台灣各大電視公司陸續開播,逐漸開始衝擊到電影事業。但那段時間也是現代新竹人印象最深刻的電影黃金時期。1964年《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映,在樂民劇院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與新竹、新世界及中央劇院,一同標誌了南門里曾經的風華繁景。隨後新竹各地接續興建了各式各樣的劇院,從竹蓮/日新劇院、新新劇院到更晚期的華揚、清華/嘉華劇院、紅藍寶石劇院和新復珍劇院。這些劇院的負責人,有不少是早期的劇院老闆,也有的是受到年輕時的觀影經驗啟發而投入。 在最後這段黃金歲月中,劇院服務了新竹各族群的娛樂需求。例如關東橋地區曾經人聲鼎沸的「介壽堂」便是軍民合作,以服務部隊弟兄的大型電影院(現老爺酒店舊址)。當時也是歌舞秀大為流行的時代,民族路的來來劇院到後期,甚至專心經營歌舞表演。歌舞秀成為許多劇院面對生意衰退的最後努力,隨著全國連鎖的大型劇院進駐,以價格高昂的放映設備攻佔市場,上述劇院逐漸消失於歷史洪流中,或轉型為二輪影院。新一代的年輕人,已很難有地方劇院的觀影經驗,但透過這些關鍵字,或許我們能重新找回那段啟迪無數電影人,屬於新竹的電影記憶。 劇院的歷史身影:新竹電影院設立年表 1908 新竹座(1917年燒毀) 1917 竹塹俱樂部 1933 有樂館 1936 世界館(新世界劇院前身) 1946 新華劇院(中央劇院前身) 1947 新舞臺劇院、樂民劇院 1951 義和劇院(南寮劇院前身) 1953 新新劇院 1955 國際大戲院(現國際戲院前身) 1969 竹蓮/日新劇院 1970 華揚劇院 1976 介壽堂劇院 1981 來來劇院 1982 國賓、新復珍、紅藍寶石、清華、嘉華劇院 1989 年代金像獎劇院 2002 大遠百威秀影城 2003 風城威秀影城 2004 中興百貨國際影城 2012 巨城威秀影城 2014 新竹世博館國賓影城 特別致謝 本專題資料整理自葉龍彥著《新竹市電影史 1900-1995》以及潘國正主編《風城影話》,專題內老照片均翻攝自《風城影話》一書中,特此說明。 文/謝爾庭、蕭皓瑋 照片/皆翻攝自《風城影話》